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9429发布日期:2023-04-20 03:1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机械设备运行时,其一些部件甚至其本身可进行不同形式的机械运动,机械设备由驱动装置、变速装置、传动装置、工作装置、制动装置、防护装置、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机械设备一般适用于大型的生产加工,为了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渐渐的产生了自动上料装置来不断的为机械设备进行原料添加,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工人工作强度。

2、然而目前一些现有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稳定性有所欠缺,一般都是使用一条单边的输送带输送,而在输送一些质量较重的物件,物件处于输送带的侧边时,容易导致装置侧翻等情况的发生,导致不必要的隐患。因此,如何发明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稳定性有所欠缺,导致装置容易侧翻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壳,底壳的内腔左右两侧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辊,两个转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底壳的内腔底面右侧设置有驱动机构,底壳的下端面四周安装有移动轮,底壳的下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吸附机构,底壳的前后端面中部设置有抓槽,每个抓槽的内腔均转动连接有把手。

4、优选的,输送带共设置有2组,输送带分别设置在转动辊的外侧壁前后两侧。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送带共设置有2组,减小了物件给与单个输送带的压力,降低了整个上料装置发生侧翻的概率。

6、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台座、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皮带与第二皮带轮,底壳的内腔底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台座,台座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位于左侧的转动辊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使整个装置实现了自动上料的功能。

8、优选的,底壳的前后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散热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热槽的设置,能够对底壳内运行的驱动电机起到散热的功能。

10、优选的,吸附机构包括传动把手、传动蜗杆、传动蜗轮、螺纹杆、螺套与吸盘座,底壳的下部内腔转动连接有传动把手,传动把手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蜗杆,传动蜗杆的前后两侧啮合连接有传动蜗轮,每个传动蜗轮的内腔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每个螺纹杆的外侧壁下部均螺纹连接有螺套,两个螺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吸盘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吸附机构的设置,增大了整个上料装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保证了整个上料机构运行时的稳定。

12、优选的,每个传动蜗轮均与底壳转动连接,位于前后两侧的螺纹杆螺旋方向相反,螺套与底壳贯穿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使前后两侧的输送带得到同步转动,代替了传统的使用一个输送带输送的方式,减小了物件给与单个输送带的压力,降低了整个上料装置对物件输送时发生侧翻的概率,提高了整个上料装置的安全性,通过把手以及移动轮的设置,方便了工人对整个上料装置进行携带,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便捷性,通过吸附机构的设置,增大了整个上料装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保证了整个上料机构运行时的稳定,进一步提高了整个上料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的内腔左右两侧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辊(2),两个所述转动辊(2)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3),所述底壳(1)的内腔底面右侧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底壳(1)的下端面四周安装有移动轮(5),所述底壳(1)的下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吸附机构(6),所述底壳(1)的前后端面中部设置有抓槽(7),每个所述抓槽(7)的内腔均转动连接有把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3)共设置有2组,所述输送带(3)分别设置在转动辊(2)的外侧壁前后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台座(41)、驱动电机(42)、第一皮带轮(43)、皮带(44)与第二皮带轮(45),所述底壳(1)的内腔底面右侧固定连接有台座(41),所述台座(4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2),所述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3),位于左侧的所述转动辊(2)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45),所述第二皮带轮(45)与第一皮带轮(43)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前后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散热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6)包括传动把手(61)、传动蜗杆(62)、传动蜗轮(63)、螺纹杆(64)、螺套(65)与吸盘座(66),所述底壳(1)的下部内腔转动连接有传动把手(61),所述传动把手(61)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蜗杆(62),所述传动蜗杆(62)的前后两侧啮合连接有传动蜗轮(63),每个所述传动蜗轮(63)的内腔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4),每个所述螺纹杆(64)的外侧壁下部均螺纹连接有螺套(65),两个所述螺套(6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吸盘座(6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动蜗轮(63)均与底壳(1)转动连接,位于前后两侧的所述螺纹杆(64)螺旋方向相反,所述螺套(65)与底壳(1)贯穿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的自动上料装置,属于上料装置技术领域。该技术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内腔左右两侧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辊,两个所述转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底壳的内腔底面右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底壳的下端面四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壳的下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吸附机构,所述底壳的前后端面中部设置有抓槽,每个所述抓槽的内腔均转动连接有把手。该技术通过设置有两组输送带,减小了物件给予一个输送带施加的压力,降低了整个上料设备发生侧翻的风险,通过吸附机构的设置,能够增加整个上料设备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整个上料设备运行时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市伟利机械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