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硅棒的运输包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16036发布日期:2023-03-22 05:5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硅棒的运输包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硅棒的运输包材。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运输过程中均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在棒体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黑印。运输过程中,硅棒与包装材料直接接触,在车辆颠簸或加速、减速过程中均会使硅棒与包材间发生相对位移,硅棒表面与包材表面发生摩擦,会形成摩擦热,热量足够,会导致硅棒表面一些微小区域发生氧化,形成黑色的划痕。
3.近些年,epp一体化循环包材逐步应用于硅棒的包装,epp材质兼具包装支撑所需要的刚性与棒体保护所需要的缓冲性能。但常规的epp制品表面均不可避免的带有模具蒸汽眼留下的小凸起,在epp包材表面体现为梅花状或点状凸起。在运输过程中,小凸起结构与硅棒表面依然会发生摩擦产生黑印,但仅在有凸起结构的周边位置出现黑印,不会像传统包装导致的大面积连续黑印。
4.可见,无论是传统的纸质、木制包材,还是epp一体化循环包材,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硅棒的黑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硅棒的运输包材,采用爽滑垫层的形式将包材和硅棒隔离开,从而解决或缓解硅棒表面与包材表面发生摩擦产生的黑印难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硅棒的运输包材,包括epp包材制品,所述epp包材制品上能够和光伏硅棒接触的表面分布若干沉槽,沉槽内分布有多个凸点;还包括爽滑垫层,爽滑垫层与epp包材制品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和所述沉槽凸凹配合,爽滑垫层的另一面为光滑平面,其摩擦系数不大于0.8。
7.所述沉槽的深度为1.5-2mm,沉槽直径为4-9mm,相邻沉槽的距离为1.5-2.5cm。
8.所述爽滑垫层的凸起结构表面分布有若干凹坑,凹坑和所述凸点形成凸凹配合。
9.所述的爽滑垫层采用聚乙烯膜、硅油基离型纸或离型膜和聚四氟乙烯片材中的一种。
10.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硅棒表面黑印的产生主要由于硅棒与包材表面的摩擦导致。当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足够小时,就不会形成摩擦热,避免黑印的产生。因此在包材内与硅棒接触的位置,如限位隔档,增加爽滑垫层即可充分缓解黑印问题。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兼顾现有epp包材的基础,对epp包材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并配合以能降低与硅棒摩擦力的爽滑垫层,爽滑垫层将epp包材上因模具蒸汽眼而形成的凸点与硅棒隔离,从而避免凸点摩擦硅棒,而爽滑垫层与硅棒接触的一面为光滑平面,可以进一步有效减少对硅棒的摩擦,从而避免或缓解硅棒表面黑印的产生。
12.本实用新型中爽滑垫层上分布的凸起结构和epp包材上的沉槽凸凹配合,避免因垫层表面摩擦力过小,导致垫层与epp包材间发生滑移,又避免了胶水的使用。同时,凹凸配
合结构的存在,刚好增加了二者之间接触的比表面积,使得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远大于硅棒与垫层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垫层粘接于硅棒上。
13.本实用新型的epp包材的沉槽内分布的凸点和爽滑垫层上凸起结构表面分布的凹坑形成又一次的凸凹配合,可以进一步的增大epp包材和爽滑垫层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16.图中标记:1、epp包材制品,2、爽滑垫层,3、沉槽,4、凸起结构,301、凸点,401、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的依据。
18.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光伏硅棒的运输包材,该包材以epp一体化循环包材为基础,包材中与硅棒接触的epp包材制品1为如图1所示的隔档,该epp包材制品1在成型过程中,模具上蒸汽塞凸出h=1.5-2mm,蒸汽塞直径d为4-9mm,相邻蒸汽塞间距l为1.5-2.5cm,因此在epp包材制品1上对应的部分形成深度为h=1.5-2mm的沉槽3,沉槽3的直径d为4-9mm,相邻沉槽3间距l为1.5-2.5cm,沉槽3内分布有因蒸汽塞上蒸汽眼所形成的多个凸点301,如图2所示。
19.epp包材制品1上能够与光伏硅棒接触的表面覆盖爽滑垫层2,爽滑垫层2的结构如图1、2所示,爽滑垫层2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4,凸起结构4的数量、设置位置、尺寸规格(包括高度、直径、间距)与所述epp包材制品1上的沉槽3保持一致,使得爽滑垫层2铺在epp包材制品1表面上时,爽滑垫层2上的凸起结构4和epp包材制品1上的沉槽3一一对应形成凸凹配合,从而避免爽滑垫层2因摩擦力过小与epp包材制品1之间出现滑动,也省去了胶水的使用。同时,凹凸结构的存在,刚好增加了二者之间接触的比表面积,使得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远大于硅棒与垫层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垫层粘接于硅棒上。
20.进一步的,在爽滑垫层2的凸起结构4的表面也分布有多个凹坑401,且凹坑401的分布位置、数量以及尺寸规格也和所述沉槽3中的凸点301保持一致,这样在凸起结构4与沉槽3凸凹配合的同时,凸起结构4上的凹坑401和沉槽3内的凸点301可以再一次形成凸凹配合,进一步的“锁住”爽滑垫层2。
21.所述爽滑垫层2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与光伏硅棒直接接触,避免或缓解黑印的产生。
22.所述的爽滑垫层2的选材为聚乙烯膜、硅油基离型纸或离型膜、聚四氟乙烯(ptfe)片材等高分子材质。
23.下面的两个实施例和对比例以尺寸为182
×
182
×
830mm、单重65kg的硅棒包材为例进行比对说明。
24.实施例1:爽滑垫层2采用硅油基离型纸,其上表面离型剂的涂布量控制在1.8-2.0g/

,离型力测试结果为15-17g/25mm。epp包材制品与硅油基离型纸下表面分别设计有
凹凸结构,h=1.5mm、l=1.5cm、d=6mm。
25.实施例2:爽滑垫层2采用聚四氟乙烯片材,其上表面摩擦系数μ≤0.1。epp包材制品与聚四氟乙烯片材下表面分别设计有凹凸结构,h=1.5mm、l=2.5cm、d=9mm。
26.对比例:仅采用常规的epp包材,不采用爽滑垫层。
27.上述实施例与对比例在相同运输条件下进行光伏硅棒的运输测试,结果实施例1、2中的光伏硅棒表面黑印问题得到解决,而对比例1中光伏硅棒上仍有黑印出现。
2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参照上述实施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这些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硅棒的运输包材,包括epp包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epp包材制品上能够和光伏硅棒接触的表面分布若干沉槽,沉槽内分布有多个凸点;还包括爽滑垫层,爽滑垫层与epp包材制品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和所述沉槽凸凹配合,爽滑垫层的另一面为光滑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硅棒的运输包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的深度为1.5-2mm,沉槽直径为4-9mm,相邻沉槽的距离为1.5-2.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硅棒的运输包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爽滑垫层的凸起结构表面分布有若干凹坑,凹坑和所述凸点形成凸凹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硅棒的运输包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爽滑垫层采用聚乙烯膜、硅油基离型纸或离型膜和聚四氟乙烯片材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一种光伏硅棒的运输包材,包括EPP包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EPP包材制品上能够和光伏硅棒接触的表面分布若干沉槽,沉槽内分布有多个凸点;还包括爽滑垫层,爽滑垫层与EPP包材制品接触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和所述沉槽凸凹配合,爽滑垫层的另一面为光滑平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爽滑垫层的形式将包材和硅棒隔离开,从而解决或缓解硅棒表面与包材表面发生摩擦产生的黑印难题。发生摩擦产生的黑印难题。发生摩擦产生的黑印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雷 张小兵 李景勇 章晓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道石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3/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