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用单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6454发布日期:2023-06-08 13:3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用单开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总地涉及集装箱结构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用单开门。


背景技术:

1、随着集装箱用途越来越广泛,其功能不仅仅局限于运输货物,利用其进行设备安装也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当集装箱安装了设备后,就需要配备供人员进出集装箱进行设备操作的门。此门至少需要具备防水可靠等功能,普通的集装箱门已不能满足。相关技术中的单开门要么价格太高,要么不能完全防水。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用单开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用单开门,所述集装箱用单开门包括:

3、门框,所述门框的外边缘用于连接至所述集装箱,所述门框包括:

4、环形的第一防水框,所述第一防水框包括第一防水槽;

5、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呈环形连续地设置至所述第一防水框的内边缘;和

6、门扇,所述门扇绕枢转轴线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门框,所述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门扇的高度方向,所述门扇包括:

7、环形的第二防水框,所述第二防水框包括第二防水槽,所述第二防水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对应设置;

8、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连接至所述第二防水框的内边缘并与所述第一防水槽的槽口对应设置,

9、其中,当所述门扇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抵接至所述第二防水槽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密封件抵接至所述第一防水槽的内表面,且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

10、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件分布于所述第二防水框的顶部和侧部,当所述门扇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防水框、所述第二防水框、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围合形成导流腔室,所述第二防水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防水框之间形成流体连通至所述导流腔室的排水口。

11、可选地,所述门框还包括:

12、框本体,所述框本体的外边缘用于连接至所述集装箱,

13、所述第一防水框构造为第一折弯板,所述第一折弯板包括:

14、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位于所述框本体的内侧;

15、第一外侧壁,所述第一外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框本体之间,且所述第一外侧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底壁的外边缘和所述框本体的内边缘;

16、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连接至所述第一底壁的内边缘,并与所述第一外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一外侧壁和所述第一底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防水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对应设置至所述第一内侧壁背离所述第一底壁的一端,

17、当所述门扇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件抵接至所述第一底壁。

18、可选地,所述第一折弯板进一步包括:

19、第一挡水壁,所述第一挡水壁连接至所述第一内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底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挡水壁、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第一底壁之间形成第一导水槽,所述第一导水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外侧壁,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挡水壁。

20、可选地,位于所述第一防水框底部的所述第一外侧壁构成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向下倾斜于所述框本体的高度方向。

21、可选地,所述门扇还包括:

22、门本体,所述门本体适配于所述第一防水框内侧的门洞,

23、所述第二防水框构造为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二折弯板包括:

24、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的内边缘连接至所述门本体的沿厚度方向朝外的表面;

25、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二外侧壁连接至所述第二底壁的外边缘,并与所述门本体的顶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二底壁和所述门本体的顶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防水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对应设置至所述第二外侧壁背离所述门本体的顶壁的一端,

26、当所述门扇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抵接至所述第二底壁。

27、可选地,所述第二折弯板进一步包括:

28、第二挡水壁,所述第二挡水壁连接至所述第二外侧壁并与所述第二底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挡水壁、所述第二外侧壁和所述第二底壁之间形成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导水槽的槽口朝向所述门本体的顶壁,所述第二密封件连接至所述第二挡水壁。

29、可选地,当所述门扇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二底壁不凸于所述框本体的外表面。

30、可选地,所述集装箱用单开门还包括:

31、雨檐,所述雨檐连接至所述框本体的顶部的外侧,所述雨檐沿所述门框的宽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防水框的外侧。

32、可选地,所述集装箱用单开门还包括:

33、逃生锁,所述逃生锁设置至所述门本体的远离所述枢转轴线的侧部;和

34、手柄,所述手柄设置至所述门本体的内侧,所述手柄连接至所述逃生锁,所述手柄在被操作时用于解锁所述逃生锁。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用单开门,通过在门框设置具有第一防水槽的第一防水框,在第一防水框的内边缘设置第一密封件,同时,在门扇设置具有第二防水槽的第二防水框,在第二防水框的外边缘设置第二密封件,当门扇位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密封件密封在第一防水框的内边缘和第二防水槽的内表面之间,第二密封件密封在第二防水框的外边缘和第一防水槽的内表面,从而在门扇和门框之间形成两道密封,能够获得更好的防水效果。而且,通过第一防水槽和第二防水槽的配合,在门扇外至门扇内形成了曲折的防水路径,使得雨水不易通过,而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位于曲折的防水路径中,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用单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用单开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用单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分布于所述第二防水框的顶部和侧部,当所述门扇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防水框、所述第二防水框、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围合形成导流腔室,所述第二防水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防水框之间形成流体连通至所述导流腔室的排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用单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用单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板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用单开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防水框底部的所述第一外侧壁构成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向下倾斜于所述框本体的高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用单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用单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板进一步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用单开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扇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二底壁不凸于所述框本体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用单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用单开门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用单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用单开门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用单开门,集装箱用单开门包括门框和门扇,门框包括环形的第一防水框和第一密封件,第一防水框包括第一防水槽;第一密封件呈环形连续地设置至第一防水框的内边缘;门扇绕枢转轴线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可枢转地连接至门框,门扇包括环形的第二防水框和第二密封件,第二防水框包括第二防水槽,第二防水槽的槽口与第一密封件对应设置;第二密封件连接至第二防水框的内边缘并与第一防水槽的槽口对应设置,其中,当门扇位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密封件抵接至第二防水槽的内表面,第二密封件抵接至第一防水槽的内表面,且第二密封件位于第一密封件的外侧。根据本技术的集装箱用单开门,能够获得更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存,李庆,栾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中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