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0622发布日期:2023-05-25 02:2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管材上料机。


背景技术:

1、切管上料机一般包括半自动上料机和全自动上料机,半自动上料需要人工辅助干预,才能实现与切管机的对接,上料时间长,上料性能不稳定;全自动上料机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工干预,但目前的全自动切管上料机无法实现混搭上料,例如圆管与方管、矩形管等。

2、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管材上料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材上料机,以能够实现圆管与方管、矩形管等管材的混搭上料。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材上料机,包括兜料装置、第一输送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兜料装置连接,所述兜料装置用于放置多个管材,并将多个管材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所述兜料装置包括兜料带、兜料带支架以及兜料驱动机构,所述兜料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兜料带支架的一侧,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兜料带支架的另一侧,所述兜料带的中部区域向所述兜料带支架的底部凹陷形成兜料空间,所述兜料空间用于放置所述多个管材,所述兜料驱动机构与所述兜料带的一端连接,所述兜料驱动机构能够将所述兜料带缠绕在其驱动轴上,以减小所述兜料空间,并使所述兜料空间内的所述多个管材进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

3、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限位机构以及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并用于输送管材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限高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前侧,并突出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限高机构具有限高通道,所述限高机构用于使所述多个管材顺序通过所述限高通道,并再次进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

4、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一侧,管材经过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管材后进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将管材运送至切管装置的主机侧。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两个链轮以链条,所述两个链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所述链条用于连接所述两个链轮;

6、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拨料板,所述拨料板与所述两个链轮中的前侧链轮连接,所述拨料板用于拨动所述管材。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拨料板与所述前侧链轮可拆卸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调整轨道、调整气缸以及调节杆,所述调整轨道用于连接所述兜料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调节杆铰接在所述调整轨道的下方,所述调整气缸铰接在所述调整轨道靠近所述兜料机构一侧的底部,所述调整轨道两端能够在所述调整气缸的作用下摆动。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限高机构包括限高架和第一挡板,所述限高架具有所述限高通道,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限高架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挡板能够沿所述限高通道的高度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限高通道的开口尺寸;

10、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还包括斜坡以及推料气缸,所述斜坡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后侧,并突出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斜坡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上的管材移动,所述推料气缸设置在所述斜坡的下方,以推动所述斜坡前侧的管件越过所述斜坡,并落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伸出臂以及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伸出臂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伸出臂移动至切管装置的主机侧,所述活动支架活动连接于所述伸出臂远离所述兜料装置的一端,所述伸出臂与所述活动支架相对的面均为倾斜面,两个所述倾斜面之间能够形成v形卡槽,以使管材越过所述斜坡后落在所述v形卡槽内。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活动气缸,所述活动气缸底端与所述伸出臂铰接连接,活塞杆端与所述活动支架铰接连接,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所述v形卡槽形成,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所述v形卡槽消失,所述v形卡槽内的管材落料。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链轮以及链条,所述两个链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链条用于连接所述两个链轮,所述伸出臂固定在所述链条上。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还包括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气缸及接料板,所述接料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远离所述兜料装置的一端,所述接料板固定在所述接料气缸的顶部,并且靠近所述v形卡槽设置,所述接料板能够在所述接料气缸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在所述v形卡槽的上下移动,以使管材越过所述斜坡后先落在所述接料板上,所述活动气缸带动所述接料板下降,管材再落在所述v形卡槽内。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所述接料板远离所述兜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材上料机,兜料装置的兜料驱动机构驱动兜料带,使兜料带卷起其输出轴上,从而减小兜料空间,实现兜料,管材在兜料带内相互挤压,向第一输送机构上搬运,并配合限高架,仅允许一个管材通过限高架进入限高通道,并在第一输送机构的驱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后再进入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将管材运送至切管装置的主机侧,完成上料。兜料机构的兜料空间可以放置圆管与方管、矩形管等不同形状的管材,并配合限高架仅使一个管材通过并进入第一输送机构,无需人工干预。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兜料装置、第一输送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兜料装置连接,所述兜料装置用于放置多个管材,并将多个管材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所述兜料装置包括兜料带、兜料带支架以及兜料驱动机构,所述兜料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兜料带支架的一侧,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兜料带支架的另一侧,所述兜料带的中部区域向所述兜料带支架的底部凹陷形成兜料空间,所述兜料空间用于放置所述多个管材,所述兜料驱动机构与所述兜料带的一端连接,所述兜料驱动机构能够将所述兜料带缠绕在其驱动轴上,以减小所述兜料空间,并使所述兜料空间内的所述多个管材进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两个链轮以链条,所述两个链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所述链条用于连接所述两个链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板与所述前侧链轮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调整轨道、调整气缸以及调节杆,所述调整轨道用于连接所述兜料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调节杆铰接在所述调整轨道的下方,所述调整气缸铰接在所述调整轨道靠近所述兜料机构一侧的底部,所述调整轨道两端能够在所述调整气缸的作用下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机构包括限高架和第一挡板,所述限高架具有所述限高通道,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限高架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挡板能够沿所述限高通道的高度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限高通道的开口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伸出臂以及活动支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伸出臂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伸出臂移动至切管装置的主机侧,所述活动支架活动连接于所述伸出臂远离所述兜料装置的一端,所述伸出臂与所述活动支架相对的面均为倾斜面,两个所述倾斜面之间能够形成v形卡槽,以使管材越过所述斜坡后落在所述v形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还包括活动气缸,所述活动气缸底端与所述伸出臂铰接连接,活塞杆端与所述活动支架铰接连接,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所述v形卡槽形成,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所述v形卡槽消失,所述v形卡槽内的管材落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链轮以及链条,所述两个链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链条用于连接所述两个链轮,所述伸出臂固定在所述链条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气缸及接料板,所述接料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远离所述兜料装置的一端,所述接料板固定在所述接料气缸的顶部,并且靠近所述v形卡槽设置,所述接料板能够在所述接料气缸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在所述v形卡槽的上下移动,以使管材越过所述斜坡后先落在所述接料板上,所述活动气缸带动所述接料板下降,管材再落在所述v形卡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材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板远离所述兜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上料机,包括兜料装置、第一输送装置以及第二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与兜料装置连接,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的一侧,管材经过第一输送机构的管材后进入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将管材运送至切管装置的主机侧。本技术的管材上料机能够实现圆管与方管、矩形管等管材的混搭上料。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于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鼎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