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5093发布日期:2023-03-31 15:2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软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运输液压软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大批量的液压软管只能平置堆叠在一个大木箱里,导致下面的液压软管容易受到上面的液压软管的重压,无法在第一时间取出使用,且由于液压软管无序堆叠,无法从里面精确定位某一根软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管运输装置,以便液压软管能够有序地放置在箱体内,便于快速取用相应的液压软管。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软管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装载液压软管的、整体为矩形盒状结构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每个长边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沿箱体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的、竖直延伸的限位条,任意相邻两限位条之间形成竖直贯通的条形槽,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个长边侧壁的限位条的数量相等且在位置上一一正对;
5.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沿箱体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的隔板,每个隔板的两边分别活动地插配箱体内腔的两长边侧壁的条形槽,任意相邻两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液压软管的、且使液压软管处于直立状态的置管槽。
6.进一步地,所述任意相邻两隔板的间距与液压软管的管径相适配,以使单个液压软管活动插配单个置管槽。
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
8.底板;
9.两个构成箱体的长边侧的侧板;
10.两个构成箱体的短边侧的、可拆卸设置的端板;
11.四个分别构成箱体的四个侧边部的、可拆卸设置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竖直延伸,每根连接柱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相邻的侧板、端板。
12.进一步地,所述侧板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所述侧板由可折叠部和底部组成,所述底部的底边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底部的上边与可折叠部的下边上下转动地连接;
13.在运输、回收箱体本身时所述端板和连接柱均处于拆除状态,两个侧板相对折叠并使两个侧板的可折叠部相互叠合。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设置为方管结构,每根连接柱固定连接有两片定位条板,两片定位条板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垂直于每根连接柱的两相互垂直的侧面,两片定位条板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贴合相邻的侧板内壁板面、端板内壁板面。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采用若干隔板构成若干置管槽,从而便于放置液压软管且使液压软管处于直立
状态,以便液压软管能够有序地放置在箱体内,以便使用时准确定位相应液压软管的位置,能在第一时间随意拿取任何一根液压软管,从而达到快速取用相应的液压软管的效果;
17.2、由于隔板的两边分别活动地插配箱体内腔的两长边侧壁的条形槽,可以任意插拔相应的隔板,能够依据液压软管的管径大小灵活调整相邻两隔板的间距;
18.3、在运输、回收箱体本身时端板和连接柱均处于拆分状态,两个侧板相对折叠并使两个侧板的可折叠部相互叠合,减小箱体的体积,从而减小运输空间,可单次运输更多数量的箱体,降低回收运输的次数。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22.图4是隔板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4.如图1、4所示,一种软管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装载液压软管的、整体为矩形盒状结构的箱体,箱体内腔的每个长边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沿箱体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的、竖直延伸的限位条8,任意相邻两限位条8之间形成竖直贯通的条形槽9,箱体内腔的两个长边侧壁的限位条8的数量相等且在位置上一一正对,也即,箱体内腔的两个长边侧壁的条形槽9的数量相等且在位置上一一正对。
25.如图4所示,上述箱体内设有若干沿箱体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的隔板10,每个隔板10的两边分别活动地插配箱体内腔的两长边侧壁的条形槽9,任意相邻两隔板10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液压软管的、且使液压软管处于卷曲直立状态的置管槽11。任意相邻两隔板10的间距与液压软管的管径相适配,以使单个液压软管活动插配单个置管槽11,从而使得液压软管能够处于直立状态,便于使用时能够迅速抓取、选用。
26.如图1所示,上述箱体包括:
27.底板1;
28.两个构成箱体的长边侧的侧板2;
29.两个构成箱体的短边侧的、可拆卸设置的端板3;
30.四个分别构成箱体的四个侧边部的、可拆卸设置的连接柱4,连接柱4竖直延伸,每根连接柱4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相邻的侧板2、端板3。
31.其中,常规的箱体作为循环利用的运输载具,其本身容易占据一定空间,导致单次回收运输的数量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1所示,侧板2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侧板2由可折叠部2a和底部2b组成,底部2b的底边固定连接底板1,底部2b的上边与可折叠部2a的下边上下转动地连接。
32.在运输、回收箱体本身时端板3和连接柱4均处于拆除状态,两个侧板2相对折叠并使两个侧板2的可折叠部2a相互叠合,从而减小箱体的体积,从而减小运输空间,可单次运输更多数量的箱体,降低回收运输的次数。
33.如图2所示,上述连接柱4设置为方管结构,每根连接柱4固定连接有两片定位条板5,两片定位条板5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垂直于每根连接柱4的两相互垂直的侧面,两片定位条板5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贴合相邻的侧板2内壁板面、端板3内壁板面,从而利用定位条板5对侧板2和端板3的位置进行限定。
34.如图1所示,上述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数个沿箱体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用于支撑箱体的底部支撑板6,底部支撑板6与底板1相互垂直。
35.上述底部支撑板6的数量为三个,以形成两条沿箱体长度方向贯通的、容纳叉车的叉架插入的叉车托槽7,从而便于使用叉车将整个箱体抬起来。
36.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软管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装载液压软管的、整体为矩形盒状结构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腔的每个长边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沿箱体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的、竖直延伸的限位条(8),任意相邻两限位条(8)之间形成竖直贯通的条形槽(9),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个长边侧壁的限位条(8)的数量相等且在位置上一一正对;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沿箱体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的隔板(10),每个隔板(10)的两边分别活动地插配箱体内腔的两长边侧壁的条形槽(9),任意相邻两隔板(10)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液压软管的、且使液压软管处于直立状态的置管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相邻两隔板(10)的间距与液压软管的管径相适配,以使单个液压软管活动插配单个置管槽(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板(1);两个构成箱体的长边侧的侧板(2);两个构成箱体的短边侧的、可拆卸设置的端板(3);四个分别构成箱体的四个侧边部的、可拆卸设置的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竖直延伸,每根连接柱(4)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相邻的侧板(2)、端板(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所述侧板(2)由可折叠部(2a)和底部(2b)组成,所述底部(2b)的底边固定连接底板(1),所述底部(2b)的上边与可折叠部(2a)的下边上下转动地连接;在运输、回收箱体本身时所述端板(3)和连接柱(4)均处于拆除状态,两个侧板(2)相对折叠并使两个侧板(2)的可折叠部(2a)相互叠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设置为方管结构,每根连接柱(4)固定连接有两片定位条板(5),两片定位条板(5)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垂直于每根连接柱(4)的两相互垂直的侧面,两片定位条板(5)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贴合相邻的侧板(2)内壁板面、端板(3)内壁板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数个沿箱体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用于支撑箱体的底部支撑板(6),所述底部支撑板(6)与底板(1)相互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板(6)的数量为三个,以形成两条沿箱体长度方向贯通的、容纳叉车的叉架插入的叉车托槽(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管运输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腔的每个长边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沿箱体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的、竖直延伸的限位条,任意相邻两限位条之间形成竖直贯通的条形槽,箱体内腔的两个长边侧壁的限位条的数量相等且在位置上一一正对;箱体内设有若干沿箱体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的隔板,每个隔板的两边分别活动地插配箱体内腔的两长边侧壁的条形槽,任意相邻两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液压软管的、且使液压软管处于直立状态的置管槽。以便液压软管能够有序地放置在箱体内,便于快速取用相应的液压软管。于快速取用相应的液压软管。于快速取用相应的液压软管。


技术研发人员:叶思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嘉诺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3/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