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及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1058发布日期:2023-05-24 14:0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及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浮空器作业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及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尤其是巨型射电望远镜维护检修微重力蜘蛛人设备的作业保护机构。微重力蜘蛛人设备是一种应用浮空器原理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反射面维护检修设备。其依靠气球内的浮升气体浮力,抵消作业人员自身重力,实现作业人员在较低重量状态下对反射面的作业。

2、因系统整体净重较小,抗风能力弱,需增设作业保护机构,防止风速过大导致设备及人员脱离反射面,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3、现有技术采用在气球上加装多根保护索具,依靠多名人员远距离牵引,在一定程度可起到抗风保护作用。但一方面保护索具所采用的软式控制方式,偏移量大,稳定性不足;另一方面,索具张力增加了作业负载,对作业人员的移动及作业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及保护系统,以解决索具保护技术存在的人员需求大、控制偏移大,稳定性不足及索具张力对作业人员移动造成影响的问题。

2、技术方案:

3、一种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100,包括:夹紧件1、底座2、两个连接件3、传动板4、多个固定销5、拉伸弹性件6、连接钢索7、盖板8,其中,夹紧件1包括上夹紧臂和下夹紧臂;底座2上设置有多个凸台;两个连接件3的一端分别与上夹紧臂和下夹紧臂的非夹持端通过销轴连接,两个连接件3的另一端分别与传动板4的一端固定;传动板4的另一端与连接钢索7的一端连接;拉伸弹性件6的一端与底座2连接,拉伸弹性件6的另一端与传动板4一端连接;多个固定销5分别穿过盖板8以及底座2上的凸台将盖板8和底座2固定。

4、进一步地,底座2上还设置有滑槽,传动板4能沿着滑槽运动。

5、进一步地,传动板4上设置有扇形槽,连接钢索7一端与扇形槽根部连接,使得连接钢索7能够在扇形槽空间内摆动。

6、进一步地,拉伸弹性件6为弹簧。

7、进一步地,夹紧件1的上夹紧臂和下夹紧臂的夹紧端为弧形。

8、一种浮空器作业保护系统200,包括:微重力蜘蛛人设备210、反射面板索网240、上述的作业保护机构100,其中,

9、作业人员220的作业服分别与微重力蜘蛛人设备210以及作业保护机构100的连接钢索7的另一端连接;

10、作业保护机构100的夹紧件1用于通过反射面板230的间隙与反射面索网240连接。

11、有益效果:

12、与索具保护相比,该作业保护机构可实现自主保护,无需安排专业操作人员;与索具保护相比,该作业保护机构利用弹性机构实现夹紧力的控制调节,其夹紧力与外力(拉力)成正比,实现夹紧保护状态及张开移动状态的自主切换。



技术特征:

1.一种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件(1)、底座(2)、两个连接件(3)、传动板(4)、多个固定销(5)、拉伸弹性件(6)、连接钢索(7)、盖板(8),其中,夹紧件(1)包括上夹紧臂和下夹紧臂;底座(2)上设置有多个凸台;两个连接件(3)的一端分别与上夹紧臂和下夹紧臂的非夹持端通过销轴连接,两个连接件(3)的另一端分别与传动板(4)的一端固定;传动板(4)的另一端与连接钢索(7)的一端连接;拉伸弹性件(6)的一端与底座(2)连接,拉伸弹性件(6)的另一端与传动板(4)一端连接;多个固定销(5)分别穿过盖板(8)以及底座(2)上的凸台将盖板(8)和底座(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底座(2)上还设置有滑槽,传动板(4)能沿着滑槽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传动板(4)上设置有扇形槽,连接钢索(7)一端与扇形槽根部连接,使得连接钢索(7)能够在扇形槽空间内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拉伸弹性件(6)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夹紧件(1)的上夹紧臂和下夹紧臂的夹紧端为弧形。

6.一种浮空器作业保护系统(200),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重力蜘蛛人设备(210)、反射面板索网(240)、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保护机构(100),其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浮空器作业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空器作业保护机构及保护系统。包括:夹紧件(1)、底座(2)、两个连接件(3)、传动板(4)、多个固定销(5)、拉伸弹性件(6)、连接钢索(7)、盖板(8),其中,夹紧件(1)包括上夹紧臂和下夹紧臂;底座(2)上设置有多个凸台;两个连接件(3)的一端分别与上夹紧臂和下夹紧臂的非夹持端通过销轴连接,两个连接件(3)的另一端分别与传动板(4)的一端固定;传动板(4)的另一端与连接钢索(7)的一端连接;拉伸弹性件(6)的一端与底座(2)连接,拉伸弹性件(6)的另一端与传动板(4)一端连接;多个固定销(5)将盖板(8)和底座(2)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杜京纬,刘函,龚远虎,纪章辉,卢欢,代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1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