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2773发布日期:2023-04-26 17:2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提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搬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的货架仓储系统中,提升设备能够抓取物品以提升或降低至需要的高度,物品重量较重时,提升设备需要功率较高的电机,电量消耗大,设备成本高。因此,亟需一种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升设备。

2、本公开提供的提升设备,包括:

3、立柱;

4、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配合在所述立柱上,并且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立柱的延伸方向运动;

5、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配合在所述立柱上,并且沿着所述立柱的延伸方向运动;

6、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导向组件,以及绕设在所述导向组件上的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承载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装置,所述牵引索被配置为向上牵拉承载装置和配重装置。

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配重装置包括配重座,所述配重座上设置有配重块,以及滑动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轮组件,所述牵引索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配重座上。

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立柱的延伸方向记z轴方向,在与z轴相交的平面上定义相交的x轴和y轴;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与导向槽内壁配合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组件和所述配重块在x轴方向上分布,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转动轴线沿着y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转动轴线沿着x轴方向延伸。

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轮在x轴方向的相对两侧均靠近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所述配重装置运动时,所述第一导向轮被配置为在x轴方向的其中一侧与导向槽的内壁摩擦;和/或,

10、所述第二导向轮至少在y轴方向上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相互远离一侧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摩擦。

1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组件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沿着z轴方向排列成两列,并且在y轴方向上分布,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向轮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轮。

1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组件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沿着z轴方向排列成两列,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有两对,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在两对第一导向轮之间。

1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转动轴线。

1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装置并列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牵引装置在y轴方向上分布。

1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座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导向轮组件的立板,以及用于安装所述配重块的底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立板连接成l形结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牵引索的吊环连接件。

1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环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靠近立板一侧,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避让所述吊环连接件的缺口。

1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包括两个对所述牵引索进行定位的第一滑轮,并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轮设置在靠近所述承载装置的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一滑轮设置在靠近所述配重装置的一侧;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滑轮之间的第二滑轮;所述牵引索绕过两个第一滑轮的顶部,并且绕过第二滑轮的底部。

1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装置和所述配重装置设置在所述立柱的相对两侧。

1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装置的重量大于所述配重装置的重量。

2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挠性传动机构,所述承载装置连接在所述挠性传动机构上,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挠性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承载装置沿着立柱运动。

2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装置上设置有容器位,所述承载装置被配置为将目标位置的容器转移到所述容器位上,或者将容器位上的容器转移到目标位置上。

22、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承载装置提升物品时,配重装置通过牵引索抵消承载装置的一部分重量,能够减少动能装置消耗的动能,从而降低了对动能装置的功率需求,降低设备成本,并且节省了工作时的能量消耗。

23、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11),所述配重装置(3)包括配重座(31),所述配重座(31)上设置有配重块(32),以及滑动配合在所述导向槽(11)内的导向轮组件(33),所述牵引索(4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配重座(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立柱(1)的延伸方向记z轴方向,在与z轴相交的平面上定义相交的x轴和y轴;所述导向轮组件(33)包括与导向槽(11)内壁配合的第一导向轮(331)和第二导向轮(332);所述导向轮组件(33)和所述配重块(32)在x轴方向上分布,所述第一导向轮(331)的转动轴线沿着y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轮(332)的转动轴线沿着x轴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331)在x轴方向的相对两侧均靠近所述导向槽(11)的内壁;所述配重装置(3)运动时,所述第一导向轮(331)被配置为在x轴方向的其中一侧与导向槽(11)的内壁摩擦;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件(33)的第一导向轮(331)和第二导向轮(332)沿着z轴方向排列成两列,并且在y轴方向上分布,每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向轮(331)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轮(33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件(33)的第一导向轮(331)和第二导向轮(332)沿着z轴方向排列成两列,所述第一导向轮(331)设置有两对,所述第二导向轮(332)设置在两对第一导向轮(33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33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导向轮(332)的转动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并列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牵引装置(4)在y轴方向上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座(31)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导向轮组件(33)的立板(311),以及用于安装所述配重块(32)的底板(312),所述底板(312)和所述立板(311)连接成l形结构,所述底板(31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牵引索(42)的吊环连接件(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连接件(34)设置在所述底板(312)的靠近立板(311)一侧,所述配重块(32)上设置有避让所述吊环连接件(34)的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41)设置在所述立柱(1)的顶端,包括两个对所述牵引索(42)进行定位的第一滑轮(411),并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轮(411)设置在靠近所述承载装置(2)的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一滑轮(411)设置在靠近所述配重装置(3)的一侧;所述导向组件(41)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滑轮(411)之间的第二滑轮(412);所述牵引索(42)绕过两个第一滑轮(411)的顶部,并且绕过第二滑轮(412)的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2)和所述配重装置(3)设置在所述立柱(1)的相对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2)的重量大于所述配重装置(3)的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立柱(1)上的挠性传动机构(22),所述承载装置(2)连接在所述挠性传动机构(22)上,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挠性传动机构(22)驱动所述承载装置(2)沿着立柱(1)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2)上设置有容器位(21),所述承载装置(2)被配置为将目标位置的容器转移到所述容器位(21)上,或者将容器位(21)上的容器转移到目标位置上。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提升设备,包括立柱、承载装置、配重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承载装置配合在所述立柱上,并且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立柱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配重装置配合在所述立柱上,并且沿着所述立柱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导向组件,以及绕设在所述导向组件上的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承载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装置,所述牵引索被配置为向上牵拉承载装置和配重装置。本公开的提升设备通过承载装置提升物品时,配重装置通过牵引索抵消承载装置的一部分重量,能够减少动能装置消耗的动能,从而降低了对动能装置的功率需求,降低设备成本,并且节省了工作时的能量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闫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