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收片装置及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6481发布日期:2023-07-06 10:14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片收片装置及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硅片收片装置及分选机。


背景技术:

1、在将硅片制成电池片之前,首先需要完成对硅片的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对硅片实施收片。

2、现有的硅片收片方式为,利用设置在主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的顶升换向机构将硅片顶升出主输送线,并将硅片换向输送至位于主输送线边侧的下料输送线上,硅片经下料输送带输送至料盒中,完成收片。但是这种收片方式,顶升换向机构的顶升可能会影响后续硅片的输送,进而降低收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片收片装置,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硅片收片装置,包括主输送线、吸取输送机构及下料输送线,其中:

3、主输送线用于将硅片输送至下料工位;

4、吸取输送机构位于下料工位的上方,用于从下料工位处吸取硅片,并将吸取的硅片输送至下料输送线上;

5、下料输送线位于主输送线的两侧,并与吸取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对接设置,用于接收由吸取输送机构输送的硅片并将硅片输送至位于下料输送线的下料端的料盒内;

6、吸取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包括第一出料端和第二出料端,第一出料端和第二出料端分别对应设置有下料输送线,吸取输送机构用于将吸取的硅片输送至对应第一出料端或第二出料端的下料输送线上。

7、通过主输送线、吸取输送机构和下料输送线的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硅片收片装置能够将硅片自动地收片至主输送线边侧的料盒内。由于吸取输送机构以向上吸取的方式从主输送线上吸取硅片,因此其在实施对当前硅片的吸取过程中并不会影响主输送线对后续硅片的正常输送,从而提升收片效率。

8、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取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支架、至少两条输送带及吸盘组件,其中:至少两条输送带并排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各条输送带的下侧输送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低于安装支架的底部;吸盘组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并位于相邻两条输送带之间,吸盘组件的吸附面高于输送带的下侧输送面,吸盘组件用于向上吸取位于下料工位的硅片,使得硅片吸附在输送带的下侧输送面上;输送带用于将硅片输送至对应第一出料端或第二出料端的下料输送线上。

9、提供了一种吸取输送机构的实现方式,其通过吸盘组件和输送带配合,从主输送线上吸取硅片,并将硅片自动输送至下料输送线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带至少为三条,各相邻输送带之间均设置有吸盘组件。

11、通过设置三条以上的输送带,并在各相邻输送带之间均设置吸盘组件,使得硅片能够更将牢固、稳定地吸附在输送带上,防止硅片因受力不均从输送带上坠落。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吸盘组件包括第一侧吸盘和第二侧吸盘,其中:第一侧吸盘靠近吸取输送机构的第一出料端设置,第二侧吸盘靠近吸取输送机构的第二出料端设置;输送带在将硅片朝向对应第一出料端的下料输送线输送时,第一侧吸盘保持为开启状态,第二侧吸盘保持为关闭状态;输送带在将硅片朝向对应第二出料端的下料输送线输送时,第一侧吸盘保持为关闭状态,第二侧吸盘保持为开启状态。

13、当输送带将当前吸附的硅片朝向对应的下料输送线输送时,吸盘组件需保持开启。因此,如果主输送线上输送的后一片硅片在此期间到达下料工位,则可能会被吸附在输送带上,最终导致后一片硅片也被输送带输送至下料输送线上,最终导致误收片。而通过将吸盘组件设置成包括第一侧吸盘和第二侧吸盘,并对第一侧吸盘和第二侧吸盘的状态进行控制,可实现:输送带在将当前硅片朝向对应第一出料端或第二出料端的下料输送线输送时,主输送线上输送的后一片硅片不会被吸附至输送带上,从而避免了误收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硅片收片装置还包括间隔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带向第一出料端输送的硅片,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带向第二出料端输送的硅片。

15、通过设置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可实现对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的自动检测,从而将第一侧吸盘、第二侧吸盘切换至合适的开启或关闭状态。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取输送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输送带同步输送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转轴驱动件、转轴及与输送带一一对应设置的输送带轮组,其中: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并与转轴驱动件传动连接,转轴驱动件用于驱动转轴旋转;输送带轮组包括主动轮及若干从动轮,其中,主动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若干从动轮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各输送带分别套装在对应的输送带轮组上,转轴驱动件驱动转轴旋转,以带动各输送带同步输送。

17、通过设置统一的驱动机构,实现对各输送带的输送。一方面可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成本及结构复杂度,另一方面可保证各输送带的输送一致性,最终保证对硅片的稳定输送。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硅片收片装置还包括料盒升降机构,料盒安装在料盒升降机构上,料盒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料盒升降,以使得料盒与下料输送线的下料端对接或错开。

19、当料盒在料盒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与下料输送线的下料端对接时,能够实施对硅片的收料。当收满硅片的料盒在料盒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与下料输送线的下料端错开时,则可从料盒中取走硅片。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料盒升降机构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料盒。

21、通过在料盒升降机构上安装至少两个料盒,可以实现,同一时刻,一个料盒与下料输送线的下料端对接,实施收片时,另一个收满硅片的料盒则位于错开位置处。如此,向料盒内收片和从料盒内取片操作可同步实施,从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收片效率。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料盒倾斜设置,下料输送线朝向料盒倾斜设置,下料输送线的倾斜方向与料盒的倾斜方向相同。

23、料盒和下料输送线按同一倾斜方向倾斜设置,使得下料输送线上的硅片能够顺利地滑落至料盒内,并自动堆叠成摞。

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分选机,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检测装置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硅片收片装置,上料装置用于将硅片上料并输送至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对硅片进行缺陷检测,并将检测后的硅片输送至硅片收片装置;硅片收片装置用于对检测后的硅片进行收片。

25、通过上料装置、检测装置和硅片收片装置的配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硅片的自动分选,并实现了对经分选后的硅片的自动收片。



技术特征:

1.一种硅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收片装置包括主输送线、吸取输送机构及下料输送线,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支架、至少两条输送带及吸盘组件,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至少为三条,各相邻所述输送带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吸盘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包括第一侧吸盘和第二侧吸盘,其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收片装置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输送带向第一出料端输送的硅片,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输送带向第二出料端输送的硅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输送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同步输送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驱动件、转轴及与所述输送带一一对应设置的输送带轮组,其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收片装置还包括料盒升降机构,所述料盒安装在所述料盒升降机构上,所述料盒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料盒升降,以使得所述料盒与所述下料输送线的下料端对接或错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升降机构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料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倾斜设置,所述下料输送线朝向所述料盒倾斜设置,所述下料输送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料盒的倾斜方向相同。

10.一种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机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检测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硅片收片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硅片上料并输送至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对硅片进行缺陷检测,并将检测后的硅片输送至所述硅片收片装置;所述硅片收片装置用于对检测后的硅片进行收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片收片装置,包括主输送线、吸取输送机构及下料输送线,其中:主输送线用于将硅片输送至下料工位;吸取输送机构位于下料工位的上方,用于从下料工位处、吸取硅片,并将硅片输送至下料输送线;下料输送线位于主输送线的两侧,用于接收由吸取输送机构输送的硅片并将硅片输送至位于下料输送线的下料端的料盒内;吸取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包括第一出料端和第二出料端,第一出料端和第二出料端分别设置有下料输送线,吸取输送机构用于将吸取的硅片输送至第一出料端或第二出料端的下料输送线上。本技术能够将硅片自动地收片至料盒内,由于吸取输送机构以向上吸取的方式从吸取硅片,因此其不会影响主输送线对后续硅片的正常输送。

技术研发人员:闫东,李昶,王美,卞海峰,顾晓奕,徐飞,肖文龙,李泽通,韩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