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1337发布日期:2023-04-29 15:2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轿厢架,特别是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


背景技术:

1、轿厢一般由轿厢架、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一般载货电梯的轿厢都比较大,当承重较大的重量时,单套轿厢架受力比较集中,结构强度不足以承担吨位级的重量,轿厢架极易变形,而且当叉车进入到轿厢内时,还容易发生坍塌事故,因此必须保证轿厢架的强度和承重力。而为了提高轿厢架的强度和承重力,现有的大吨位载货电梯一般采用六导轨轿厢架,包括主轿架和位于主轿架两侧的副轿架,主轿架和副轿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但是该六导轨轿厢架,主轿架和副轿架均包括上梁组件、直梁组件和下梁组件,结构复杂,部件较多,占用空间较大,材料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本实用新型具有精简轿厢架结构并保证强度和承重力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包括主架,主架的底部设有轿底板,主架的两侧均设有侧架,侧架的顶面设有副上梁,侧架的端底面设有横梁,副上梁和横梁上下错位分布;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有立柱,立柱的上端与横梁、侧架连接,立柱的下端与轿底板连接,其中一侧的两个立柱上设有门机安装板。

3、前述的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中,所述主架包括主上梁组件、主下梁和两根主直梁,主上梁组件上设有轿顶轮,轿底板安装在主下梁的上方。

4、前述的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中,所述主上梁组件包括两道槽钢,轿顶轮位于两个槽钢之间,轿顶轮的上方设有上防护罩,轿顶轮的下方设有下防护罩,上防护罩和下防护罩均与两个槽钢连接。

5、前述的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中,所述主直梁的两侧均设有两道斜拉杆,斜拉杆的底端与轿底板连接。

6、前述的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中,所述副上梁的两端设有导靴,轿底板的底部设有位于轿底板的四角处设有导靴座。

7、前述的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中,所述轿底板包括由若干道底梁和端梁构成的加强框架,加强框架的表面覆盖有若干长条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本实用新型中,在主架的两侧分别经侧架连接有上下交错分布的副上梁和横梁,在横梁的两端还设有与轿底板连接的立柱,支撑轿厢架结构,使得整体轿厢架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而且省却了传统轿厢架中的副轿架的下梁和直梁结构,精简结构,安装方便,并保证轿厢架的承重力和容量,可供5t的叉车顺利进入轿厢,不会导致轿厢架的变形和坍塌;且立柱还可以用来安装门机,从而大大减少了轿厢架的安装部件,节省材料和成本。



技术特征:

1.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主架(1)的底部设有轿底板(2),主架(1)的两侧均设有侧架(3),侧架(3)的顶面设有副上梁(4),侧架(3)的端底面设有横梁(41),副上梁(4)和横梁(41)上下错位分布;所述横梁(41)的两端均设有立柱(42),立柱(42)的上端与横梁(41)、侧架(3)连接,立柱(42)的下端与轿底板(2)连接,其中一侧的两个立柱(42)上设有门机安装板(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包括主上梁组件(11)、主下梁(12)和两根主直梁(13),主上梁组件(11)上设有轿顶轮(14),轿底板(2)安装在主下梁(1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上梁组件(11)包括两道槽钢(111),轿顶轮(14)位于两个槽钢(111)之间,轿顶轮(14)的上方设有上防护罩(15),轿顶轮(14)的下方设有下防护罩(16),上防护罩(15)和下防护罩(16)均与两个槽钢(1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直梁(13)的两侧均设有两道斜拉杆(17),斜拉杆(17)的底端与轿底板(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上梁(4)的两端设有导靴,轿底板(2)的底部设有位于轿底板(2)的四角处设有导靴座(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板(2)包括由若干道底梁(22)和端梁(23)构成的加强框架,加强框架的表面覆盖有若干长条板(2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包括主架(1),主架(1)的底部设有轿底板(2),主架(1)的两侧均设有侧架(3),侧架(3)的顶面设有副上梁(4),侧架(3)的端底面设有横梁(41),副上梁(4)和横梁(41)上下错位分布;所述横梁(41)的两端均设有立柱(42),立柱(42)的上端与横梁(41)、侧架(3)连接,立柱(42)的下端与轿底板(2)连接,其中一侧的两个立柱(42)上设有门机安装板(43)。本技术具有精简轿厢架结构并保证强度和承重力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屠颖剑,叶宗琰,俞山杰,陆栋,杜思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联合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