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0821发布日期:2023-06-03 22:4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尤其涉及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


背景技术:

1、目前来说,一般家用梯都采取无机房的模式,这就涉及一个顶层高度的问题,顶层高度高,有好多种结构可以选择,曳引,钢带等等,往往现在的井道,相同轿厢,谁的结构顶层高度需求低,谁的市场竞争力就比较大。然而现在常规对重后置的上梁为上下连接结构,钢丝绳后置为:上方为上梁本体加下方导向轮梁梯的叠加结构,使的高度方向比较高,增加了对顶层高度的要求,已经无法满足市场要求;

2、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对重后置上梁的高度方向比较高,增加了对顶层高度的要求,为此,我们设计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总的来说,是针对技术问题:现有的对重后置上梁的高度方向比较高,增加了对顶层高度的要求。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包括导向轮梁体,所述导向轮梁体两侧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梁体的内侧螺栓固定有上梁主体,所述上梁主体上安装有用于拉动的提拉机构;

4、所述提拉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上梁主体一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安装有用于定位的第一限位组件,所述上梁主体另一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

5、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压力环、第二凸板和第四固定柱,所述第一转动轴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一转动轴另一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外侧固定有压力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且位于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之间螺栓连接有第四固定柱。

6、优选的,所述上梁主体与导向轮梁体为十字交叉重叠状态。

7、优选的,所述压力环一端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上梁主体的外侧且与压力环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压力传感器。

8、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安装有用于定位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一端的外侧安装有用于连接的传动组件。

9、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凸板、第三固定柱、第五固定柱和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二转动轴一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三固定柱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凸板,且所述第一凸板与第二凸板的凸起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转动轴另一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且位于第三固定柱和第三定位柱之间螺栓连接有第五固定柱。

10、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转动块、定位螺母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凸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凸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螺纹连接有转动块,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邻一端开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段,所述转动块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转动块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均通过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外侧靠近转动块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杆外侧靠近转动块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

11、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定位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部开始有第二腰型槽,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定位板通过第二腰型槽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另一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腰型槽,所述第一腰型槽的内部滑动连接的装配螺栓,且所述装配螺栓与上梁主体螺纹连接。

12、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柱、复位弹簧、轴套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与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轴套与定位板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螺栓连接有第二定位柱,且所述第二定位柱与其中另一个所述轴套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且位于定位板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螺栓连接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定位板接触。

13、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4、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轮梁体、导向轮、上梁主体和提拉机构的配合,能够通过导向轮梁体与上梁主体的重叠交叉安装,减小整个上梁的整体高度,来满足更小的顶层高度要求,从而能够在不降低轿厢空间的情况下使电梯运行满足小顶层井道的结构,降低了井道空间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轮梁体(1),所述导向轮梁体(1)两侧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轮(2),所述导向轮梁体(1)的内侧螺栓固定有上梁主体(3),所述上梁主体(3)上安装有用于拉动的提拉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主体(3)与导向轮梁体(1)为十字交叉重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环(10)一端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上梁主体(3)的外侧且与压力环(10)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压力传感器(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7)的外侧安装有用于定位的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7)一端的外侧安装有用于连接的传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凸板(20)、第三固定柱(21)、第五固定柱(24)和第三定位柱(25),所述第二转动轴(7)一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三固定柱(21),所述第三固定柱(2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凸板(20),且所述第一凸板(20)与第二凸板(22)的凸起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转动轴(7)另一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三定位柱(25),所述第二转动轴(7)的外侧且位于第三固定柱(21)和第三定位柱(25)之间螺栓连接有第五固定柱(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5)、转动块(18)、定位螺母(19)和第二连接杆(26),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一端与第一凸板(2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6)的一端与第二凸板(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与第二连接杆(26)之间螺纹连接有转动块(18),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26)相邻一端开设有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段,所述转动块(18)与第一连接杆(5)之间、转动块(18)与第二连接杆(26)之间均通过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外侧靠近转动块(18)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杆(26)外侧靠近转动块(18)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定位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的内部开始有第二腰型槽(13),所述第一连接杆(5)与定位板(11)通过第二腰型槽(13)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11)另一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腰型槽(12),所述第一腰型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的装配螺栓,且所述装配螺栓与上梁主体(3)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柱(14)、复位弹簧(15)、轴套(16)和第二定位柱(17),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两端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轴套(16),所述轴套(16)与第一连接杆(5)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轴套(16)与定位板(11)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外侧螺栓连接有第二定位柱(17),且所述第二定位柱(17)与其中另一个所述轴套(16)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外侧且位于定位板(11)远离复位弹簧(15)的一端螺栓连接有第一定位柱(14),所述第一定位柱(14)与定位板(11)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十字交叉式家用梯对重后置上梁。包括导向轮梁体,导向轮梁体两侧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轮,导向轮梁体的内侧螺栓固定有上梁主体,上梁主体上安装有用于拉动的提拉机构;提拉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梁主体一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外侧安装有用于定位的第一限位组件,上梁主体另一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本技术通过导向轮梁体、导向轮、上梁主体和提拉机构的配合,能够通过导向轮梁体与上梁主体的重叠交叉安装,减小整个上梁的整体高度,从而能够在不降低轿厢空间的情况下使电梯运行满足小顶层井道的结构,降低了井道空间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丁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银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