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9313发布日期:2023-06-10 00:4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浸渗又称含浸、浸透、渗透、浸渍,是一种微孔(细缝)渗透密封工艺,将密封介质(通常是低粘度液体)通过自然渗透(即微孔自吸)抽真空和加压等方法渗入微孔(细缝)中,将缝隙充满然后通过自然(室温)冷却或加热的方法将缝隙里的密封介质固定,达到密封缝隙的作用。

2、气孔出现在材料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在压铸件及粉末冶金制造过程由于气孔的残留,晶体收缩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形成大量微孔,砂眼,裂纹等,微孔渗漏会给机器设备的使用带来隐患,即使用于无压力要求的用途也可能因电镀、喷漆及表面处理的电镀液、酸液等进入铸件内部导致内部腐蚀,缩短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因微孔的存在使表面喷漆,电镀等形成气泡或凹凸不平。而通过浸渗后的产品报废几乎为零,大大的节约成本,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制造出的产品更加完美。

3、标准的浸渗工艺一般设为:浸渗、甩胶、洗胶、固化,设备一字排开。在浸渗罐内,利空真空及加压将浸渗胶液注入产品微孔(细缝)内,然后吊入甩胶罐内,产品表面的胶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干,然后进入洗胶罐内清洗干净,最后在固化罐内加温固化,密封完成。

4、现在客户对产品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在标准工艺基础上要求增加浸渗前处理(包含超声波清洗、热水漂洗、干燥、风冷等)和浸渗后处理(包含热水漂洗、真空干燥等),从而造成设备的长度能达到原来标准工艺的双倍。当客户现场长度条件不满足设备摆放时,往往无法布置,这时可以将一体式框架分成两段并排放置,但由于抓取料框的移载小车只能在各自框架内横向直线运动,如果通过人工来实现料框在两段框架内的移动,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5、本实用新型介绍一种料框移位装置,实现料框在并列摆放的两段框架内自动纵向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包括

3、移位输送装置;

4、所述移位输送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直线导轨;

5、移动料台,其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6、所述底盘的侧边设置有齿条;

7、所述移动料台上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上的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

8、优选的是,还包括框架一,所述框架一的一端设置有框架一上料位置。

9、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框架二,所述框架二的一端设置有框架二上料位置。

10、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盘设置在框架一上料位置与框架二上料位置之间。

11、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移动料台采用304钢板焊接而成。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框架一所有工序完成后,移载小车抓取料框到下料位置,放置到移位输送的料台上,料框通过料台移动到框架二的上料位置,移载小车抓取料框完成其余工序,此过程全部实现无人自动化控制,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一(1),所述框架一(1)的一端设置有框架一上料位置(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二(2),所述框架二(2)的一端设置有框架二上料位置(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1)设置在框架一上料位置(3)与框架二上料位置(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料台(9)采用304钢板焊接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包括移位输送装置;所述移位输送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直线导轨;移动料台,其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底盘的侧边设置有齿条;所述移动料台上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上的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该浸渗设备移位输送装置框架一所有工序完成后,移载小车抓取料框到下料位置,放置到移位输送的料台上,料框通过料台移动到框架二的上料位置,移载小车抓取料框完成其余工序,此过程全部实现无人自动化控制,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单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埃克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