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衬板及其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1548发布日期:2023-09-09 14:2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内衬板及其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装,尤其涉及一种内衬板及其包装盒。


背景技术:

1、对于控制器类电子产品而言,其在包装出售时,通常还需要在其包装盒中同时放置与之相配套的说明书。此外,有时还需要为该类电子产品配置电池。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该类产品及其说明书,通常零散地放置于包装盒中,而电池单独地放置在包装盒的外部。从而,不利于产品、说明书和电池的整体包装,且容易造成电池的丢失。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内衬板及其包装盒,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内衬板,内衬板上设置有:第一折线、第二折线、第三折线、第四折线、第五折线、第六折线、第七折线、第八折线、第九折线以及第一断线;

4、任一折线沿内衬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至第七折线沿内衬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断线沿内衬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折线、第二折线位于第一断线的一侧,第八折线位于第一断线的另一侧,且第八折线与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之间的区域相对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内衬板的改进,内衬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断线;第二断线与第一折线围成一插舌,第六折线和第七折线之间还开设有能够与插舌相配合的插孔。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内衬板的改进,内衬板上还设置有第三断线;第三断线与第九折线围成一挡片,挡片位于第六折线、第七折线之间的区域,且挡片位于第一断线的延伸线的一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内衬板的改进,第六折线、第七折线的外侧分别延伸设置有耳片。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包装盒,其包括:盒体以及由如上内衬板折叠形成的内衬;内衬位于盒体中,内衬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

10、第一腔体的底面由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之间的部分所限定,第一腔体的一侧壁面由第二折线和第三折线之间的部分所限定,第一腔体的另一侧壁面由第六折线、第七折线之间的部分所限定;

11、第二腔体的底面由第三折线、第八折线之间的部分所限定,第二腔体的侧壁面由第六折线、第七折线之间的部分与盒体内侧壁所限定;

12、第三腔体由第六折线、第七折线之间的部分与盒体内侧壁所限定。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改进,内衬通过第一折线翻折后的部分与第六折线、第七折线之间的部分相连接维持其折叠形态。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改进,内衬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断线;第二断线与第一折线围成一插舌,第六折线和第七折线之间还开设有能够与插舌相配合的插孔;内衬通过插舌与插孔之间的连接维持其折叠形态。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改进,内衬板上还设置有第三断线;第三断线与第九折线围成一挡片,挡片位于第六折线、第七折线之间的区域,且挡片位于第一断线的延伸线的一侧;

16、内衬板折叠形成内衬时,挡片通过翻折位于第一腔体的一侧。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改进,内衬板中,第六折线、第七折线的外侧分别延伸设置有耳片;内衬板折叠形成内衬时,第三腔体的两侧壁面由耳片所限定。

18、作为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改进,第六折线、第七折线之间的部分的边缘还设置有一缺口。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衬板能够折叠形成一内衬,该内衬具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以适于产品及其说明书和电池的整体包装,有利于避免电池的丢失。



技术特征:

1.一种内衬板,其特征在于,内衬板上设置有:第一折线、第二折线、第三折线、第四折线、第五折线、第六折线、第七折线、第八折线、第九折线以及第一断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板,其特征在于,内衬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断线;第二断线与第一折线围成一插舌,第六折线和第七折线之间还开设有能够与插舌相配合的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板,其特征在于,内衬板上还设置有第三断线;第三断线与第九折线围成一挡片,挡片位于第六折线、第七折线之间的区域,且挡片位于第一断线的延伸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板,其特征在于,第六折线、第七折线的外侧分别延伸设置有耳片。

5.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装盒包括:盒体以及由权利要求1内衬板折叠形成的内衬;内衬位于盒体中,内衬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内衬通过第一折线翻折后的部分与第六折线、第七折线之间的部分相连接维持其折叠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内衬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断线;第二断线与第一折线围成一插舌,第六折线和第七折线之间还开设有能够与插舌相配合的插孔;内衬通过插舌与插孔之间的连接维持其折叠形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内衬板上还设置有第三断线;第三断线与第九折线围成一挡片,挡片位于第六折线、第七折线之间的区域,且挡片位于第一断线的延伸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内衬板中,第六折线、第七折线的外侧分别延伸设置有耳片;内衬板折叠形成内衬时,第三腔体的两侧壁面由耳片所限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第六折线、第七折线之间的部分的边缘还设置有一缺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衬板及其包装盒。其中,内衬板上设置有:第一折线、第二折线、第三折线、第四折线、第五折线、第六折线、第七折线、第八折线、第九折线以及第一断线;任一折线沿内衬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至第七折线沿内衬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断线沿内衬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折线、第二折线位于第一断线的一侧,第八折线位于第一断线的另一侧,且第八折线与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之间的区域相对设置。本技术的内衬板能够折叠形成一内衬,该内衬具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以适于产品及其说明书和电池的整体包装,有利于避免电池的丢失。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本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