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漏机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8128发布日期:2023-08-24 23:2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漏机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料检漏,具体为一种检漏机上料结构。


背景技术:

1、节管检漏机是对金属管进行加工成型后检测环节的重要设备,其中节管检漏机分为上料结构、检测结构以及排料结构三个区域性装置组合而成,对于节管检漏机的上料结构,在运输带轮的依次排料下,常采用吸盘式组件以及移动气缸对管道侧壁进行夹持运输。

2、现有的对于节管的检漏检测前的上料运输时,大多采取吸盘式组件对管道侧壁进行夹持,其中吸盘式输料机构的塑胶盘与负压气泵的组合结构的噪音以及空间占比较大,导致上料结构的整体结构冗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漏机上料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对于节管的检漏检测前的上料运输时,大多采取吸盘式组件对管道侧壁进行夹持,其中吸盘式输料机构的塑胶盘与负压气泵的组合结构的噪音以及空间占比较大,导致上料结构的整体结构冗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检漏机上料结构,包括机箱台,所述机箱台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进料台板,所述进料台板前后两端内侧设置有减速电机带轮,所述进料台板外侧支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护杆,所述机箱台顶端固定设置有杆架,所述杆架顶端固定设置有滑槽台板,所述滑槽台板顶部、底部均横向固定设置有水平调节气缸的一侧,所述水平调节气缸的另一端的左侧固定设置有扣盖板,所述扣盖板左端固定设置有环盖钢框,所述环盖钢框左端固定设置有高度调节气缸,所述高度调节气缸底部气缸杆固定设置有平压板,所述平压板底端固定设置有压触夹紧气缸,所述压触夹紧气缸底部夹紧气缸杆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弧贴块,所述机箱台顶部固定设置有排料架,所述排料架内部减速电机链条外侧固定设置有置料盘,所述置料盘中央外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柱。

4、优选的,所述滑槽台板顶部、底部设置的水平调节气缸以滑槽台板的端面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的位置。

5、优选的,所述杆架、扣盖板、环盖钢框、高度调节气缸以及平压板均有两个,且滑槽台板的横向中轴线为对称分布位置的两侧。

6、优选的,所述排料架与进料台板呈水平平行安装设置,所述排料架顶部设置的置料盘的相邻间隔与压触夹紧气缸的间隔距离相同。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机箱台、进料台板、减速电机带轮、护杆、杆架、滑槽台板、水平调节气缸、扣盖板、环盖钢框、高度调节气缸、平压板、压触夹紧气缸、弧贴块、排料架、置料盘以及定位柱,本实用新型的检漏机上料装置是安装于检漏机主体结构的进料结构,其中检漏主体结构位于排料架的后端部分,进料台板内侧设置的减速电机带轮带动管料向右传动,通过进料台板外侧顶板设置的护杆对管料的前后两侧进行接触式的防偏移保护,通过高度调节气缸带动平压板以及压触夹紧气缸向下移动,通过压触夹紧气缸底部设置的弧贴块对管料的顶部圆环部进行前后端向压触卡紧,通过滑槽台板顶部、底部中心对称设置的水平调节气缸带动管料向前后端向分别输送,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现有的对于节管的检漏检测前的上料运输时,大多采取吸盘式组件对管道侧壁进行夹持,其中吸盘式输料机构的塑胶盘与负压气泵的组合结构的噪音以及空间占比较大,导致上料结构的整体结构冗杂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漏机上料结构,包括机箱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台(1)顶部左侧固定设置有进料台板(2),所述进料台板(2)前后两端内侧设置有减速电机带轮(3),所述进料台板(2)外侧支板顶部固定设置有护杆(4),所述机箱台(1)顶端固定设置有杆架(5),所述杆架(5)顶端固定设置有滑槽台板(6),所述滑槽台板(6)顶部、底部均横向固定设置有水平调节气缸(7)的一侧,所述水平调节气缸(7)的另一端的左侧固定设置有扣盖板(8),所述扣盖板(8)左端固定设置有环盖钢框(9),所述环盖钢框(9)左端固定设置有高度调节气缸(10),所述高度调节气缸(10)底部气缸杆固定设置有平压板(11),所述平压板(11)底端固定设置有压触夹紧气缸(12),所述压触夹紧气缸(12)底部夹紧气缸杆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弧贴块(13),所述机箱台(1)顶部固定设置有排料架(14),所述排料架(14)内部减速电机链条外侧固定设置有置料盘(15),所述置料盘(15)中央外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柱(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检漏机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台板(6)顶部、底部设置的水平调节气缸(7)以滑槽台板(6)的端面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检漏机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架(5)、扣盖板(8)、环盖钢框(9)、高度调节气缸(10)以及平压板(11)均有两个,且滑槽台板(6)的横向中轴线为对称分布位置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检漏机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架(14)与进料台板(2)呈水平平行安装设置,所述排料架(14)顶部设置的置料盘(15)的相邻间隔与压触夹紧气缸(12)的间隔距离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管料检漏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检漏机上料结构,包括机箱台,所述扣盖板左端固定设置有环盖钢框,所述环盖钢框左端固定设置有高度调节气缸,所述高度调节气缸底部气缸杆固定设置有平压板,所述平压板底端固定设置有压触夹紧气缸,所述压触夹紧气缸底部夹紧气缸杆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弧贴块,所述机箱台顶部固定设置有排料架,所述排料架内部减速电机链条外侧固定设置有置料盘,所述置料盘中央外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柱,本技术通过进料台板、护杆、滑槽台板、水平调节气缸、扣盖板、环盖钢框、高度调节气缸、平压板、压触夹紧气缸以及弧贴块起到对待检漏管料的双排夹取上料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艾晨光,夏志军,刘宝新,单万福,张宝安,冯书合,李扬,韩凯,王洋,刘宝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建支铸造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