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自动调节放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0313发布日期:2023-07-15 13:0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自动调节放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绕线加工,涉及一种气动自动调节放线机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绕线加工的行业中,主要采用自动化的绕线设备实现绕线工作,在加工的过程中,人工只需要为设备提供原材料即可,无需参与到加工中,而目前,绕线设备的上料工作主要通过放线架配合的设备本身的上线机构实现,而目前,在使用的放线架进行上料时,一般都需要2个人将线轴抬起放置到放线架上,因为离地面有一段距离,而一般满料的线轴的重量能够达到80-120公斤,重工作强度大,并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气动自动调节放线机构,包括:机构机架该机构机架由底架、一对平行设置于底架两侧的升降导柱、设置于两个升降导柱顶端的顶架;

3、两组升降导柱上的下端位置均安装有滑动安装于升降导柱上的滑动座;底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该滑动座沿升降导柱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气缸;

4、滑动座的上成型有半圆形结构的轴套凹槽,两个滑动座之间安装有一根送线主轴,送线主轴上安装有一组承载有线材原料的送线轮,送线主轴的两端分别嵌入至两侧的轴套凹槽中;

5、一侧的升降导柱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机座,驱动机座设置于该侧升降导柱滑动座的上端位置,驱动机座的外端设置有一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驱动机座的内端面位置,且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齿轮;

6、送线主轴与传动齿轮同侧的位置上嵌套设置有从动齿轮,升降气缸带动从动齿轮上升与传动齿轮啮合,实现传动配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底架的一侧位置至少设置有两组升降导柱。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底架上另一侧的升降导柱上固定设置有上轴压块,上轴压块位于该侧升降导柱滑动座的上端位置;上轴压块的下端设置有与轴套凹槽相契合的轴套嵌槽;轴套嵌槽与轴套凹槽配合将送料主轴限位在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机构机架上还设置有一组用于实现线材输送张紧度调节的张紧调节机构,该张紧调节机构包括:导向轮、可调式张紧轮、固定式张紧轮以及一对平行设置的调节滑杆;

10、其中,导向轮及固定式张紧轮均设置于顶架上,导向轮设置于送线轮的上端位置,固定式张紧轮设置于导向轮的前端位置;

11、调节滑杆的两端分别与顶架及底架连接配合,其位于导向轮与固定式张紧轮之间调节滑杆上嵌套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升降座;可调式张紧轮设置于两个升降座之间位置,并与其连接配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张紧调节机构中一侧调节滑杆上分别设置有上接近开关及下接近开关。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可升降式的安装结构实现工人在进行送线轮的更换、安装工作时,升降气缸带动滑动座下降至最低位置,工人只需要将送线轮滚至预定位置中,使送线主轴的两端分别落入至轴套凹槽中,而后驱动升降气缸带动滑动座上升达到工作高度,即可完成上料工作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人员作业强度,减少工作风险;

14、2、配置有张紧调节机构实现线材上料的张紧控制,并且可以实现驱动线架工作或者停止,实现整个线架与机器的配合动作,保证线材不会出现散乱。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自动调节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构机架该机构机架由底架、一对平行设置于底架两侧的升降导柱、设置于两个升降导柱顶端的顶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自动调节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底架的一侧位置至少设置有两组升降导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自动调节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底架上另一侧的升降导柱上固定设置有上轴压块,上轴压块位于该侧升降导柱滑动座的上端位置;上轴压块的下端设置有与轴套凹槽相契合的轴套嵌槽;轴套嵌槽与轴套凹槽配合将送料主轴限位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自动调节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构机架上还设置有一组用于实现线材输送张紧度调节的张紧调节机构,该张紧调节机构包括:导向轮、可调式张紧轮、固定式张紧轮以及一对平行设置的调节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自动调节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张紧调节机构中一侧调节滑杆上分别设置有上接近开关及下接近开关。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自动调节放线机构。两组升降导柱上的下端位置均安装有滑动安装于升降导柱上的滑动座;底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该滑动座沿升降导柱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气缸;滑动座的上成型有半圆形结构的轴套凹槽,两个滑动座之间安装有一根送线主轴,送线主轴上安装有一组承载有线材原料的送线轮,送线主轴的两端分别嵌入至两侧的轴套凹槽中;通过可升降式的安装结构实现工人在进行送线轮的更换、安装工作时,升降气缸带动滑动座下降至最低位置,工人只需要将送线轮滚至预定位置中,使送线主轴的两端分别落入至轴套凹槽中,而后驱动升降气缸带动滑动座上升达到工作高度,即可完成上料工作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人员作业强度,减少工作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明,孙向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力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