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

文档序号:34602582发布日期:2023-06-29 01:2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楼宇安全领域,特别是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在火灾、地震等灾害情况下有效的利用电梯装置实现人员的防灾庇护方法,在楼宇消防通道失效(防火门被意外关闭或灾情导致原通道不安全)情况下进行了重要补充。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楼宇安全问题变得愈加重要。目前,在发生火灾或地震等灾害时,主要采用楼梯应急通道逃生,但存在这些问题:

2、1、各层的通往楼梯间的防火门(一般要求常闭但不锁闭)可能存在人为的上锁情况,在紧急情况时导致打不开;

3、2、目前在用的电梯绝大多数非消防楼,在发生火灾等情况时,正常运行的电梯易发生停电等故障将人困住,电梯本身不防火、不防烟,其井道及轿厢在较强地震时易变形损坏。现有技术中并未对楼宇电梯进行改良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为现有的紧急逃生提供一种有力补充,从而使得人员能进行很好的防灾庇护和逃生。

2、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所述井道安全屋由电梯井道、轿厢、机房、逃生软梯构成;所述井道安全屋的电梯井道能进行防火、防烟、隔热的功能,防止烟气进入电梯井道,连通新鲜空气;所述井道安全屋的井道每个楼层内设置有可折叠式的安全板,所述井道内设置有逃生软梯,该逃生软梯能实现在各楼层、轿厢以及机房间的移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s1:通过地震检测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地震情况?若发生则进入步骤s4,若未发生则进入步骤s2;

4、步骤s2:通过火灾检测传感器检测是否发生火灾情况?若发生则进入步骤s4,若未发生则进入步骤s3;

5、步骤s3:是否接到上级部门指令?若接到则进入步骤s4,若未发生则进入步骤s1;

6、步骤s4:控制电梯就近平层并保持开门状态,切断电梯主动力回路并机械锁止轿厢,轿内有持续按压紧急开、关门按钮,可控制电梯紧急开、关门;

7、步骤s5、每层安全屋紧急开门装置生效;

8、步骤s6、判断是否接收到紧急开门指令?否,则进入步骤s4,是,则进入步骤s7;

9、步骤s7、展开每层井道的安全板,展开后连接至每层电梯的门口;

10、步骤s8、安全板是否展开完毕?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7,是,则进入步骤s9;

11、步骤s9、操作打开楼层的电梯层门让人员进入井道内的井道安全屋内。

12、进一步的,所述井道固定区域设置有紧急救援物资,所述紧急救援物资包括食物、水、以及医疗药品等,在井道安全屋内的人员可以通过紧急救援物资进行食物补充和治疗操作。

13、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人员有需要从井道安全屋内进行逃生时,通过逃生软梯在各楼层、轿厢以及机房间进行移动,从而进行逃生自救。

14、进一步的,所述井道结构牢固可防御地震。

15、进一步的,所述地震检测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光纤传感器、3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伺服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火灾检测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光电感烟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或者感烟火灾探测器。

16、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轿厢内的人员想要出轿厢或者逃生人员想要进行轿厢内时,能通过持续按压紧急开、关门按钮,控制电梯紧急开、关门,且该持续按压紧急开、关门按钮的方式能触发紧急开门指令;从而电梯接收紧急开门或者关门指令进行操作。

17、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井道安全屋内的每个楼层的安全板平时折叠于井道内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在展开时连接至楼层门口,且该安全板设有围栏防止人员坠落。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为现有的紧急逃生提供一种有力补充;电梯井道及轿厢强度可满足较严重地震,利用传感器采集及接收上级部门指令来触发装置生效,人员可在各楼层安全进入井道的安全板内,井道内有存放应急物资可保障一定时间的生存所需,并且人员可实现各楼层及楼顶机房的移动,通过合适的楼层或楼顶进行逃生。



技术特征:

1.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安全屋由电梯井道、机房、轿厢、逃生软梯构成;所述井道安全屋的电梯井道能进行防火、防烟、隔热的功能,防止烟气进入电梯井道,连通新鲜空气;所述井道安全屋的井道每个楼层内设置有可折叠式的安全板,所述井道内设置有逃生软梯,该逃生软梯能实现在各楼层、轿厢以及机房间的移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固定区域设置有紧急救援物资,所述紧急救援物资包括但不限于食物、水、以及医疗药品,在井道安全屋内的人员可以通过紧急救援物资进行食物补充和治疗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人员有需要从井道安全屋内进行逃生时,通过逃生软梯在各楼层、轿厢以及机房间进行移动,从而进行逃生自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结构牢固可防御地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检测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光纤传感器、3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伺服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火灾检测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光电感烟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或者感烟火灾探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轿厢内的人员想要出轿厢或者逃生人员想要进行轿厢内时,能通过持续按压紧急开、关门按钮,控制电梯紧急开、关门,且该持续按压紧急开、关门按钮的方式能触发紧急开门指令;从而电梯接收紧急开门或者关门指令进行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井道安全屋内的每个楼层的安全板平时折叠于井道内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在展开时连接至楼层门口,且该安全板设有围栏防止人员坠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井道安全屋进行防灾庇护的方法,所述井道安全屋由电梯井道、轿厢、机房、逃生软梯构成;所述井道安全屋的电梯井道能进行防火、防烟、隔热的功能,防止烟气进入电梯井道,连通新鲜空气;所述井道安全屋的井道每个楼层内设置有可折叠式的安全板,所述井道内设置有逃生软梯,该逃生软梯能实现在各楼层、轿厢以及机房间的移动;电梯井道及轿厢强度可满足较严重地震,利用传感器采集及接收上级部门指令来触发装置生效,人员可在各楼层安全进入井道的安全板内,井道内有存放应急物资可保障一定时间的生存所需,并且人员可实现各楼层及楼顶机房的移动,通过合适的楼层或楼顶进行逃生。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华,张健,张小珍,肖婷,陈家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