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36376发布日期:2023-06-27 12:3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吊管机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吊管机。


背景技术:

1、“十四五”长输管线建设增速显著,将迎来长输管线第五次建设高峰,将大大拉动管道机械需求。管网工程里程长一般上千公里甚至几千公里,跨越多个省份,沿线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有平原、有山区、有沙漠、有丘陵、有沼泽、有雪地,常规设备很难满足多种环境要求,管道施工将面对各种恶劣环境,其中山地大坡道施工是难中之难,坡道起重臂架受到很大侧载容易损坏、同时主机收到较大转矩容易失稳,给我们提出巨大挑战,同时带来引领行业发展机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山地吊管技术难题,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吊管机,能够提高在山地坡道上施工的安全性。

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吊管机,包括:

3、底盘;

4、臂架,设在底盘沿左右方向的第一侧,臂架包括两个纵梁,两个纵梁沿底盘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

5、起升机构,设在臂架上,用于使吊钩进行起升作业;

6、第一调节组件,设在底盘沿左右方向的第一侧,用于调节臂架在前后方向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的角度;

7、变幅机构,用于使臂架进行变幅;和

8、第二调节组件,设在底盘沿左右方向的第二侧,用于调节变幅机构在前后方向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的角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幅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驱动部件,第二直线驱动部件的中心线位于臂架的中心平面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起升机构设在臂架的底部区域,用于通过起升钢丝绳驱动吊钩起升。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幅机构包括:

12、支架,设在底盘沿左右方向的第二侧,且支架与底盘铰接;和

13、第二直线驱动部件,其第一端铰接于支架,第二端铰接于臂架顶端,第二直线驱动部件用于通过伸缩驱动臂架变幅。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两个耳板和连接部,连接部连接于两个侧板的底部,两个耳板沿左右方向间隔设在连接部的底部,第二直线驱动部件的第一端位于两个侧板之间,且于两个侧板铰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调节组件包括:

16、安装平台,设在底盘上,变幅机构的底部以第二铰接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平台,且第二铰接轴沿左右方向设置;和

17、两个第三直线驱动部件,沿前后方向分别位于第二铰接轴的两侧,且第三直线驱动部件的两端分别与变幅机构和安装平台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盘包括:车架和两个履带架,两个履带架分别连接于车架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其中,安装平台包括:

19、水平支撑平台,安装于车架沿左右方向的侧面;和

20、两个纵向支撑部件,分别连接于水平支撑平台沿前后方向的两端,纵向支撑部件从外侧安装于履带架;

21、其中,变幅机构的底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水平支撑平台的上方。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吊管机还包括平衡重,安装于两个纵向支撑部件,且平衡重位于底盘沿左右方向的外侧。

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包括:

24、固定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三角架,第一安装板固定于底盘,三角架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上方;

25、活动架,其沿前后方向的中间区域通过第一铰接轴可转动地安装于三角架的顶部,第一铰接轴沿左右方向延伸;和

26、两个第一直线驱动部件,分别位于三角架沿前后方向的两侧,且每个第一直线驱动部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架和活动架铰接;

27、其中,两个纵梁的底部分别铰接于活动架沿前后方向的两端,且铰接轴沿前后方向设置。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盘包括:车架和两个履带架,两个履带架分别连接于车架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履带架外通过履带包围;

29、其中,第一安装板安装于其中一个履带架,且沿左右方向位于靠近外侧的位置,且三角架和两个第一直线驱动部件均位于履带外侧。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履带架的外侧靠近底部的区域设有两个延伸板,两个延伸板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安装板固定在两个延伸板上。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盘包括:车架和两个履带架,两个履带架分别连接于车架沿左右方向的两侧,履带架外通过履带包围;

32、其中,第一调节组件还包括:连接梁和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安装于车架的侧面,连接梁连接在三角架与第二安装板之间,且连接梁位于履带上方。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架包括安装梁和三角板,安装梁与臂架和第一直线驱动部件连接,且安装梁的中间区域与三角架铰接,三角板的连接侧面安装于安装梁沿左右方向的内侧,三角板与连接侧面相对的顶角设有轴,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安装板。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吊管机处于坡路的情况下,第一调节组件被配置为将臂架调节为竖直状态,第二调节组件被配置为将变幅机构调节至于臂架相适配的状态。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同步调节。

36、在一些实施例中,臂架在前后方向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绕第一铰接轴转动,变幅机构在前后方向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绕第二铰接轴转动,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中心线重合。

37、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垂直于底盘的方向为基准,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的调节范围为-30°~+30°。

38、本公开实施例的吊管机,可使臂架和变幅机构根据坡度进行调平,且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在结构上相互独立,结构简单,控制难度小,便于操作,解决山地复杂环境吊管技术难题。完成调平后在坡路上行驶或进行起重作业时,可防止臂架受到侧载发生损坏,并防止整机受到较大转矩造成失稳,保证坡道起重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而且,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在结构上独立设置,能够灵活地根据吊管机上的空间布局设置其位置,利于根据起升功能和变幅功能就近设置,从而提高作业的可靠性,并降低结构设置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吊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机构(8)包括第二直线驱动部件(81),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件(81)的中心线位于所述臂架(2)的中心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机构(3)设在所述臂架(2)的底部区域,用于通过起升钢丝绳(5)驱动吊钩(6)起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机构(8)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板(821)、两个耳板(823)和连接部(822),所述连接部(822)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821)的底部,两个所述耳板(823)沿左右方向(x)间隔设在所述连接部(822)的底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件的第一端位于两个所述侧板(821)之间,且于两个所述侧板(821)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9)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包括:车架(11)和两个履带架(12),两个所述履带架(12)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11)沿左右方向(x)的两侧;其中,所述安装平台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重(4),安装于两个所述纵向支撑部件(93),且所述平衡重(4)位于所述底盘(1)沿左右方向(x)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7)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包括:车架(11)和两个履带架(12),两个所述履带架(12)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11)沿左右方向(x)的两侧,所述履带架(12)外通过履带(13)包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架(12)的外侧靠近底部的区域设有两个延伸板(121),两个所述延伸板(121)沿前后方向(y)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71)固定在两个所述延伸板(12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包括:车架(11)和两个履带架(12),两个所述履带架(12)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11)沿左右方向(x)的两侧,所述履带架(12)外通过履带(13)包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74)包括安装梁(741)和三角板(742),所述安装梁(741)与所述臂架(2)和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件(70)连接,且所述安装梁(741)的中间区域与所述三角架(72)铰接,所述三角板(742)的连接侧面安装于所述安装梁(741)沿左右方向(x)的内侧,所述三角板(742)与所述连接侧面相对的顶角设有轴(78),所述轴(78)沿左右方向(x)延伸,且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75’)。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管机处于坡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调节组件(7)被配置为将所述臂架(2)调节为竖直状态,所述第二调节组件(9)被配置为将所述变幅机构(8)调节至于所述臂架(2)相适配的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7)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9)同步调节。

16.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2)在前后方向(y)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绕第一铰接轴(a)转动,所述变幅机构(8)在前后方向(y)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绕第二铰接轴(b)转动,所述第一铰接轴(a)和所述第二铰接轴(b)均沿左右方向(x)延伸,且中心线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吊管机,其特征在于,以垂直于所述底盘(1)的方向为基准,所述第一调节组件(7)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9)的调节范围为-30°~+30°。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吊管机,包括:底盘(1);臂架(2),设在底盘(1)沿左右方向(x)的第一侧,臂架(2)包括两个纵梁(21),两个纵梁(21)沿底盘(1)的前后方向(y)间隔设置;起升机构(3),设在臂架(2)上,用于使吊钩(6)进行起升作业;第一调节组件(7),设在底盘(1)沿左右方向(x)的第一侧,用于调节臂架(2)在前后方向(y)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的角度;变幅机构(8),用于使臂架(2)进行变幅;和第二调节组件(9),设在底盘(1)沿左右方向(x)的第二侧,用于调节变幅机构(8)在前后方向(y)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的角度。

技术研发人员:尚君辉,周波,章琢,祝向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