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及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55003发布日期:2023-06-29 23:1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及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送或者贮存,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及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用阻燃海绵主要应用于汽车饰品中,在汽车阻燃海绵进行具体加工时,需要根据需要在整块的阻燃海绵中切割出所需形状,然后再将该切割后的阻燃海绵从整块海绵中取出转移到下一工序;然而在阻燃海绵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尤其是厚度较大的带有阻燃剂的阻燃海绵在切割面上会产生一定的粉尘杂质,该粉尘杂质一方面会影响作业环境,另一方面也给转运作业带来了不便;

2、现有技术中,对于汽车用阻燃海绵的切割后转运多通过机械切割人工转运的方式进行,即在整块海绵上通过机械进行设定形状的自动切割,在切割完成后由作业人员从整块海绵中取出切割后的海绵然后贮存在储料箱内以备下道工序使用;然而上述方式在施工时切割产生的细小杂质长期吸入人体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及运送装置,采用转运工装替代人工以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并提供作业效率。

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包括:

3、转运箱,所述转运箱内部具有空腔,所述转运箱侧壁上还具有与内部空腔连通的通气接头,所述转运箱的底部为平面结构,且该转运箱的底部具有弧形的吸附部,所述吸附部上具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吸附孔,所述吸附部被配置为在初始状态时为外凸于所述转运箱底部的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吸附部变形为内凹于所述转运箱底部的结构;

4、插管,贯穿所述转运箱设置,所述插管在所述转运箱的竖直方向上可移动设置;

5、其中,所述转运箱在外力作用下可在竖直和水平的方向上移动,所述通气接头与负压发生器连接,用于产生吸力以吸附杂质并在所述吸附部变形后吸附阻燃海绵,所述插管与正压发生器连接,用于插入海绵底部后吹气以清除底部杂质并辅助阻燃海绵的升起。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管用于插入阻燃海绵的部分为尖端管径较小的锥状结构。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管的外径被配置为在外力消失时,阻燃海绵可依靠自身重力从所述插管上脱落。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插管插入阻燃海绵时,所述插管底部先与阻燃海绵底部接触,并在接触后产生正压气流。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管插入至阻燃海绵底部时,所述吸附部产生负压气流,所述转运箱继续下降,使得吸附部与阻燃海绵接触并发生反向变形,至所述转运箱底部与阻燃海绵表面接触停止下降。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管被配置为从所述吸附部的中心处穿出。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管与所述吸附部在所述转运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管在所述吸附部发生反向变形时,跟随所述吸附部朝上移动。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管与所述吸附部连接,且连接处的位置大于阻燃海绵的厚度。

1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运送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还包括传送平台,所述传送平台上具有放置槽,整块阻燃海绵放置在所述放置槽中,所述放置槽上还具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设置在切割阻燃海绵的底部周围,以在所述插管吹气时将底部的杂质吹入至所述集尘槽中。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插管与转运箱底部吸附部的设置,使得插管插入待转运的阻燃海绵底部实现对阻燃海绵底部的杂质清除,而吸附部通过先外凸再内凹的变形设计,实现了对待转运阻燃海绵表面杂质的吸附以及对转运海绵的吸附转移;通过上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解放了人力,而且将杂质粉尘进行了吸除,提高了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用于插入阻燃海绵的部分为尖端管径较小的锥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的外径被配置为在外力消失时,阻燃海绵可依靠自身重力从所述插管上脱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插管插入阻燃海绵时,所述插管底部先与阻燃海绵底部接触,并在接触后产生正压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插入至阻燃海绵底部时,所述吸附部产生负压气流,所述转运箱继续下降,使得吸附部与阻燃海绵接触并发生反向变形,至所述转运箱底部与阻燃海绵表面接触停止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被配置为从所述吸附部的中心处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与所述吸附部在所述转运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在所述吸附部发生反向变形时,跟随所述吸附部朝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与所述吸附部连接,且连接处的位置大于阻燃海绵的厚度。

10.一种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还包括传送平台,所述传送平台上具有放置槽,整块阻燃海绵放置在所述放置槽中,所述放置槽上还具有集尘槽,所述集尘槽设置在切割阻燃海绵的底部周围,以在所述插管吹气时将底部的杂质吹入至所述集尘槽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输送或者贮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阻燃海绵的转移工装及运送装置,该转移工装包括转运箱,转运箱内部具有空腔,转运箱侧壁上还具有与内部空腔连通的通气接头,转运箱的底部具有弧形的吸附部,吸附部被配置为在初始状态时为外凸于转运箱底部的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吸附部变形为内凹于转运箱底部的结构;插管,贯穿转运箱设置,插管在转运箱的竖直方向上可移动设置;转运箱在竖直和水平的方向上可移动,通气接头与负压发生器连接,用于产生吸力以吸附杂质并在吸附部变形后吸附阻燃海绵,插管与正压发生器连接,用于插入海绵底部后吹气以清除底部杂质并辅助阻燃海绵的升起。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阻燃海绵转运的清洁性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田勇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涵洋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