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及转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84114发布日期:2023-09-01 04:4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及转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装箱领域,特别是一种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及转运方法。


背景技术:

1、散状物料一般是指煤炭、铁矿石、粮食等颗粒状物料,也是港口最大宗的货类。传统散货码头作业包括装船和卸船两种形态。装船作业时,堆场上的物料由斗轮取料机挖取后放入皮带机系统,输送到码头前沿的装船机上,通过装船机的移动和输料悬臂的仰俯,将物料装满各个船舱。卸船作业时,码头前沿的卸船机将物料从船舱中取出,抓斗式卸船机抓取的物料放入漏斗后落在皮带机上,输送到码头后方堆场,连续式卸船机挖取的物料经卸船机垂直提升机放入皮带机,输送到堆场通过堆料机进行布放。

2、散改集,即将散状物料改为集装箱的方式进行运输,主要应用于包含海运,河道,铁路,汽运多式联运,其主要是改善散状物料运输中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目前,对于一些散状物料的汽车货运也可以采用散改集的运输模式,然而,港口的散改集设备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散状物料的汽车货运。

4、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11024012.4公开的港口散改集装卸工艺系统及控制方法,港口散改集装卸工艺系统包括卸车系统、堆料系统、装箱系统、送箱系统和转运系统;港口散改集装卸工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ⅰ:卸车;步骤ⅱ:堆料;步骤ⅲ:装箱;步骤ⅳ:送箱。然而该系统卸散状物料时操作麻烦,而且不适应多种方式(如后卸式货车、侧卸式货车)的卸料货车卸料,不能适应多工位装箱操作,装箱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及转运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3、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包括卸料车间和装箱车间以及设置于卸料车间和装箱车间之间的出料带式输送机,所述卸料车间内设有设置于地坑内的地下卸料斗,装箱车间内设有装箱机构;所述出料带式输送机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出料带式输送机的水平段位于地下卸料斗正下方,出料带式输送机的倾斜段顶部延伸至地面上方,所述装箱机构包括缓冲料仓楼、设置在缓冲料仓楼内的缓冲料仓称重器、设置于缓冲料仓称重器上的密闭缓冲料仓、设置于密闭缓冲料仓的出口下方的给料带式输送机、倾斜布置的装箱带式输送机以及集装箱翻转机,出料带式输送机的倾斜段顶部与密闭缓冲料仓相连,装箱带式输送机的尾部通过旋转支座安装于给料带式输送机前端的正下方的地面上,所述装箱带式输送机顶端下方的地面上设置集装箱翻转机,集装箱翻转机一侧设有集装箱货车工位;装箱带式输送机中前部下方的地面设有弧形轨道,所述装箱带式输送机中前部下端通过支架安装有与弧形轨道相配合的行走轮。

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支座正上方的装箱带式输送机上设有进料斗,所述行走轮在弧形轨道上行走时带动装箱带式输送机以进料斗为中心旋转,旋转角度为-45°~45°。

5、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卸料斗设置为多个,多个地下卸料斗沿着出料带式输送机长度方向呈一排分布在出料带式输送机的水平段上方,每个地下卸料斗的出料口设置一个振动给料机。

6、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卸料斗内上部固定有篦子。

7、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翻转机设置为多个,且呈弧形分布在装箱带式输送机转动时其前端运动的弧形轨迹下方。

8、进一步地,所述卸料车间和装箱车间之间的出料带式输送机外设有密封廊道,密封廊道一端连接于卸料车间上、另一端连接于装箱车间上。

9、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转运散状物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普通后卸货车和/或侧卸货车运输散状物料至卸料车间,将散状物料卸料至地下卸料斗中,由振动给料机将散状物料供给出料带式输送机,出料带式输送机将散状物料输送至装箱车间内;

11、s2、出料带式输送机将散状物料输送至密闭缓冲料仓并由缓冲料仓称重器对其中的散状物料进行称重,称重后的散状物料放到定量给料带式输送机上,由定量给料带式输送机定量将散状物料输送至装箱带式输送机,最后由行走轮带动装箱带式输送机转动将散状物料输送至待装料的集装箱货车工位一侧的集装箱翻转机上的竖立的集装箱中,集装箱装满后,由集装箱翻转机称重后,将集装箱翻转成水平状态后装上集装箱货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满足不同规格散料货运车的卸料需求,比如可以采用后卸式货车、侧卸式货车单独或同时卸料;同时由行走轮带动装箱带式输送机转动能实现多工位装箱,通过集装箱翻转机控制集装箱水平取箱、翻转竖立装箱、翻转水平上车,解决了集装箱装箱不满、装箱过程复杂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提高装箱效率;

14、2、在装箱之前设置了定量给料及静态称重,集装箱翻转机也有称重装置满足货运的商业结算需求。

15、3、整个散改集系统位于封闭车间和廊道内,满足环保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包括卸料车间和装箱车间以及设置于卸料车间和装箱车间之间的出料带式输送机,所述卸料车间内设有设置于地坑内的地下卸料斗,装箱车间内设有装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带式输送机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出料带式输送机的水平段位于地下卸料斗正下方,出料带式输送机的倾斜段顶部延伸至地面上方,所述装箱机构包括缓冲料仓楼、设置在缓冲料仓楼内的缓冲料仓称重器、设置于缓冲料仓称重器上的密闭缓冲料仓、设置于密闭缓冲料仓的出口下方的给料带式输送机、倾斜布置的装箱带式输送机以及集装箱翻转机,出料带式输送机的倾斜段顶部与密闭缓冲料仓相连,装箱带式输送机的尾部通过旋转支座安装于给料带式输送机前端的正下方的地面上,所述装箱带式输送机顶端下方的地面上设置集装箱翻转机,集装箱翻转机一侧设有集装箱货车工位;装箱带式输送机中前部下方的地面设有弧形轨道,所述装箱带式输送机中前部下端通过支架安装有与弧形轨道相配合的行走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座正上方的装箱带式输送机上设有进料斗,所述行走轮在弧形轨道上行走时带动装箱带式输送机以进料斗为中心旋转,旋转角度为-45°~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卸料斗设置为多个,多个地下卸料斗沿着出料带式输送机长度方向呈一排分布在出料带式输送机的水平段上方,每个地下卸料斗的出料口设置一个振动给料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卸料斗内上部固定有篦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翻转机设置为多个,且呈弧形分布在装箱带式输送机转动时其前端运动的弧形轨迹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车间和装箱车间之间的出料带式输送机外设有密封廊道,密封廊道一端连接于卸料车间上、另一端连接于装箱车间上。

7.一种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转运散状物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及转运方法,包括卸料车间、装箱车间、出料带式输送机、地下卸料斗、装箱机构、集装箱翻转机,装箱机构包括缓冲料仓楼、缓冲料仓称重器、密闭缓冲料仓、给料带式输送机、装箱带式输送机和集装箱翻转机,装箱带式输送机中前部下方的地面设有弧形轨道,装箱带式输送机中前部下端通过支架安装有行走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满足不同规格散状物料货运车的卸料需求,同时由行走轮带动装箱带式输送机转动能实现多工位装箱,在装箱之前设置了定量给料及静态称重,集装箱翻转机也有称重装置能满足货运的商业结算需求;整个散改集系统位于封闭车间和廊道内,满足环保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勇,孟春燕,程海亮,付强,石鹏,邱忠忠,李超,陶振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焦作市钰欣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