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43112发布日期:2023-07-12 23:0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引导用穿戴设备,具体的,涉及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


背景技术:

1、病人去医院核医学科就诊时,在控制区有前进方向的要求,以注射核素18f为例,病人在注射室完成核素注射以后要前往候诊室观察等待,无异常后进入pet/ct机房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从特定出口离开核医学科。就诊期间,患者不可以乱跑,否则会给其他工作人员及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辐射。实际中,对于老年人检测时,认不清方向和和位置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还会存在有人误入不安全的危险区域,造成了很多隐患,且影响了正常的秩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老年人没有信号装置进行引导,在检测时认不清方向和位置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包括手环和收发机,所述手环为若干个,存储于所述收发机内;所述手环包括表头,

4、左带体和右带体,所述左带体和右带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表头两侧,所述左带体的端部具有插槽,所述右带体的端部具有插头,所述插头用于插入所述插槽中,所述插槽的内壁还具有导向槽,所述插头的侧面中部位置具有卡槽,

5、滑动卡头,所述滑动卡头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且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插槽的长度方向,

6、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滑动卡头,提供所述滑动卡头伸至所述插槽中实现卡至所述卡槽中的力,

7、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卡头内,

8、所述收发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具有上腔、中腔、下腔和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上腔的下方、位于所述下腔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中腔的一侧,所述通孔用于人手的穿过,所述通孔内壁的下部具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下腔连通,

9、料位杆,所述料位杆设置在所述下腔中,且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用于放置一个所述手环,

10、头部吸料盘,所述头部吸料盘升降移动在所述出料口的上方,升降后靠近或远离所述出料口,

11、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设置在所述通孔壁中,动作后吸住第一磁性件,使得滑动卡头缩回至所述导向槽中,

12、带部吸料盘,所述带部吸料盘横向移动在所述出料口的上方的一侧,移动后靠近或远离所述右带体。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卡头具有第一环形限位凸沿,所述导向槽具有第二环形限位凸沿,所述第二环形限位凸沿挡住所述第一环形限位凸沿,避免所述滑动卡头从所述导向槽中滑出。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收发机还包括第一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上腔中,驱动所述头部吸料盘升降,

15、第二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二线性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中腔内,驱动所述头部吸料盘横向移动,

16、第一定位磁铁,所述第一定位磁铁设置在所述右带体中,

17、第二定位磁铁,所述第二定位磁铁设置在所述带部吸料盘中。

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和所述滑动卡头的端部均逐渐变小。

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定位模块、语音提示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定位模块、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均设置在所述表头上。

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设置在所述下腔内,包括

21、送料杆,用于挂设多个所述手环,且通向所述料位杆,

22、推动板,所述推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送料杆上,滑动后推动所述手环,

23、第三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三线性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动板移动,

24、上料环件,所述上料环件滑动设置在所述送料杆上,且位于所述送料杆与所述料位杆之间,所述上料环件滑动后靠近或远离所述料位杆,

25、第四线性驱动件,所述第四线性驱动件驱动所述上料环件移动。

2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料位杆具有若干圆周排列的让位缺口,所述上料环件具有若干圆周排列的第一弧形件,所述上料环件移动后,所述第一弧形件移动至所述让位缺口中或从所述让位缺口中移出。

2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让位缺口由若干个第二弧形件间隔设置形成,

28、所述送料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毛和第二挡毛,所述第一挡毛和所述第二挡毛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弧形件的两端,所述第一挡毛更靠近所述料位杆,所述第二挡毛更靠近所述送料杆,所述第一挡毛和所述第二挡毛之间用于容置一个所述手环,

29、第三挡毛,所述第三挡毛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件的端部。

3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挡毛的硬度高于所述第一挡毛的硬度,低于所述第二挡毛的硬度。

3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收发机还包括道闸,所述道闸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一侧。

3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3、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老人在进行核检测时,被很好的引导,专门设计了佩戴后进行方向位置引导的手环,并且可以通过收发机自动的将手环佩戴至被检测者手腕上,以进行引导,从而避免迷路,还可以设计上与道闸联动,达到不佩戴不能进入检测区的目的,实现所有人都能够被引导而避免出现误走至不合适的危险区域。其中,为了实现收发机自动的将手环戴至手腕上,在机体上设计了通孔,当测试者的手腕伸入至通孔被传感器检测到之后,收发机将会送出一个手环套在人的手腕上,并将右带体的插头插入至左带体的插槽内,从而完成佩戴,之后将联动的道闸打开,检测者方可进入检测区,由表头通过定位播放和显示方向和位置信息,从而进行引导检测。具体的,收发机的通孔的高度位于人手方便伸入的高度,以方便手腕伸至通孔中,在检测者的手腕伸至通孔之前,料位杆会送入一个手环,头部吸料盘下移将手环的表头吸住,并带着手环上移,使得手环位于通孔中,此时右带体的插头并未插入至左带体的插槽内;当检测者的手腕伸入至通孔后,通过红外传感器判断手腕已伸入,第一电磁铁开启,动作后吸住第一磁性件,使得滑动卡头缩回至导向槽中;之后,控制带部吸料盘吸住右带体的插头旁位置,带部吸料盘移动带着插头插入至左带体的插槽内;之后第一电磁铁关闭,此时,第一磁性件将不会被吸引,从而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滑动卡头伸出导向槽实现卡至卡槽中,从而达到检测者不能自行摘下表头的目的,避免出现检测者将表头丢落和给其他人佩戴的情况,当检测者进行完所需的操作后,可以通过另一个收发机进行手环的收回,并在手环收回后,联动道闸开启,从而实现检测者的管理,达到规范化引导,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特征:

1.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环(2)和收发机(3),所述手环(2)为若干个,存储于所述收发机(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卡头(208)具有第一环形限位凸沿(211),所述导向槽(206)具有第二环形限位凸沿(212),所述第二环形限位凸沿(212)挡住所述第一环形限位凸沿(211),避免所述滑动卡头(208)从所述导向槽(206)中滑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3)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205)和所述滑动卡头(208)的端部均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模块、语音提示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定位模块、所述语音提示模块和所述显示模块均设置在所述表头(2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组件(4),所述送料组件(4)设置在所述下腔(304)内,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位杆(307)具有若干圆周排列的让位缺口(315),所述上料环件(404)具有若干圆周排列的第一弧形件(406),所述上料环件(404)移动后,所述第一弧形件(406)移动至所述让位缺口(315)中或从所述让位缺口(315)中移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缺口(315)由若干个第二弧形件(316)间隔设置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毛(409)的硬度高于所述第一挡毛(407)的硬度,低于所述第二挡毛(408)的硬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3)还包括道闸,所述道闸设置在所述机体(301)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引导用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患者核检测用引导手环系统,包括手环和收发机,手环为若干个,存储于收发机内;手环包括表头、左带体和右带体,左带体的端部具有插槽,右带体的端部具有插头,插头用于插入插槽中,插槽的内壁还具有导向槽,插头的侧面中部位置具有卡槽,滑动卡头,滑动卡头滑动设置在导向槽内,且滑动方向垂直插槽的长度方向,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作用于导向槽的内壁,另一端作用于滑动卡头,提供滑动卡头伸至插槽中实现卡至卡槽中的力,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滑动卡头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老年人没有信号装置进行引导,在检测时认不清方向和位置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兴,王瑞军,杨金政,杨明,孙禄建,李超,张春雷,宋振涛,王浩然,汪哲,许欢欢,高芳莹,王宏伟,胡维,王永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