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7069发布日期:2023-08-21 20:0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纺纱,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


背景技术:

1、纺织企业使用的自动络筒机,出来的纱管都是很杂乱的落在储管区,纱管为一端大一端小的锥状管体,而且颜色往往存在多种,当这些纱管再次使用时,需要根据颜色的不同,分类收集,以便下次使用,也需要将缠绕有余纱的大纱管分色,目前一些小型纺织企业通常是靠人工去分拣理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为了节省人工成本,目前市面上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对储管区的多种颜色的纱管进行分色,以便对回收得到的纱管进行二次利用。

2、例如申请号为201610792180.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细纱管颜色识别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横向输送机构、工业视觉识别系统和多个分色执行机构,通过在分色识别时采用击打机构,与气缸结构相比大大提高了处理速度,且结构简单、处理高速有效;通过工业视觉系统采用摄像机对纱管颜色进行识别,比原有采用照相机拍照这种方式提高了效率以及识别准确性,节省了时间;通过设置多个分色执行机构,即通过对分色执行机构的模块化管理,可以识别多种颜色不同的纱管。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4、1.在反复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纱管之间会经常撞击,纱管表面的破损度会随着纱管使用时间变久而越来越大,尤其是针对只是在表面喷涂不同颜色涂料的纱管,进而纱管表面的颜色也不会像新的一样易于工业视觉摄像机识别,颜色分类的精度不够高;

5、工业视觉摄像机本身是比较昂贵的设备,需要后续工作人员精细的保护和经常擦拭,购买和维修保养成本都比较高,而且因为镜头上的较多灰尘或者拍摄环境光线不足等问题,同样无法精准识别纱管的颜色,同样存在颜色分类的精度不够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以改善以下技术问题:

2、常见的纱管只能通过工业视觉摄像机或者照相机来拍摄纱管表面的颜色从而在纱管回收整理时实现颜色分类,但是设备昂贵,购买和维修保养成本都比较高,以及颜色分类的精度不够高。

3、本申请提供一种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包括管体和nfc芯片,所述nfc芯片安装于所述管体的内部,所述nfc芯片上记载有与所述管体外表面颜色一致的颜色识别信息。

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相互临近的一端可拆卸装配,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之间形成有夹紧所述nfc芯片的固定结构。

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管临近所述第二管的端部内的第一夹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管临近所述第一管的端部内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nfc芯片的安装间隙。

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nfc芯片的周侧设置有一圈海绵条,所述海绵条位于所述安装间隙内且抵紧所述第一管或所述第二管的内周壁。

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之间螺纹装配,所述第一管临近所述第二管的端部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管的外周壁设置有抵接所述第二管的外台阶,所述第二管临近所述第一管的端部内周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管的内周壁设置有抵接所述第一管的内台阶。

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管与所述外台阶之间夹设有第一密封胶圈,所述第一管与所述内台阶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胶圈。

1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之间插接装配,所述第一管临近所述第二管的端部设置有环形插槽,所述第二管临近所述第一管的端部设置有插接环,所述插接环插接于所述环形插槽内。

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环与所述环形插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胶圈。

12、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体的外直径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步减小,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1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nfc芯片临近所述管体外直径较大的一端,所述nfc芯片位于所述管体的横截面上,所述nfc芯片与所述管体外直径较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h为1-2厘米。

1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5、安装于管体内的nfc芯片,不易因运输或者高频碰撞等原因而损坏,进而nfc芯片上记载的颜色识别信息不易丢失,在需要识别管体外表面的颜色时,只需要拿对应的扫描设备,扫描读取nfc芯片上的颜色识别信息即可,不受管体外表面的颜色的破损程度以及光照条件限制,颜色分类的精度更高;需要用到的扫描读取nfc芯片的扫描设备,相较于工业视觉摄像机而言,精准度更高,购买和维修保养成本都相对较低。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nfc芯片(2),所述nfc芯片(2)安装于所述管体(1)的内部,所述nfc芯片(2)上记载有与所述管体(1)外表面颜色一致的颜色识别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管(11)和第二管(12),所述第一管(11)与所述第二管(12)相互临近的一端可拆卸装配,所述第一管(11)与所述第二管(12)之间形成有夹紧所述nfc芯片(2)的固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管(11)临近所述第二管(12)的端部内的第一夹板(11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管(12)临近所述第一管(11)的端部内的第二夹板(121),所述第一夹板(111)与所述第二夹板(121)之间形成有容纳所述nfc芯片(2)的安装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fc芯片(2)的周侧设置有一圈海绵条(3),所述海绵条(3)位于所述安装间隙内且抵紧所述第一管(11)或所述第二管(12)的内周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11)与所述第二管(12)之间螺纹装配,所述第一管(11)临近所述第二管(12)的端部外周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管(11)的外周壁设置有抵接所述第二管(12)的外台阶(112),所述第二管(12)临近所述第一管(11)的端部内周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管(12)的内周壁设置有抵接所述第一管(11)的内台阶(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12)与所述外台阶(112)之间夹设有第一密封胶圈(4),所述第一管(11)与所述内台阶(122)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胶圈(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11)与所述第二管(12)之间插接装配,所述第一管(11)临近所述第二管(12)的端部设置有环形插槽(113),所述第二管(12)临近所述第一管(11)的端部设置有插接环(123),所述插接环(123)插接于所述环形插槽(11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环(123)与所述环形插槽(113)的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胶圈(6)。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直径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步减小,所述第一管(11)与所述第二管(12)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fc芯片(2)临近所述管体(1)外直径较大的一端,所述nfc芯片(2)位于所述管体(1)的横截面上,所述nfc芯片(2)与所述管体(1)外直径较大的端部之间的距离h为1-2厘米。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包括管体和NFC芯片,NFC芯片安装于管体的内部,NFC芯片上记载有与管体外表面颜色一致的颜色识别信息。本申请的易于分色回收的纱管结构,安装于管体内的NFC芯片,不易因运输或者高频碰撞等原因而损坏,进而NFC芯片上记载的颜色识别信息不易丢失,在需要识别管体外表面的颜色时,只需要拿对应的扫描设备,扫描读取NFC芯片上的颜色识别信息即可,不受管体外表面的颜色的破损程度以及光照条件限制,颜色分类的精度更高;需要用到的扫描读取NFC芯片的扫描设备,相较于工业视觉摄像机而言,精准度更高,购买和维修保养成本都相对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田富民,吕学彬,苏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伟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