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0008发布日期:2023-08-24 03:4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叉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


背景技术:

1、在物流作业中通常会采用到集装箱,为了便于运输和管理,从而需要特殊车辆安装叉具机构将集装箱进行集中转移,如申请号为cn201922084289.0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包括叉刀举升机构、叉具回转机构和叉具俯仰支撑机构,叉刀举升机构包括举升油缸、叉刀支架、叉刀和横梁,举升油缸的一端和叉刀支架的底部销接,举升油缸的另一端和横梁连接,横梁上对称设置有叉刀,叉刀举升机构一侧连接有叉具回转机构;叉具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承、回转马达、回转减速机、行星齿轮和行星齿轮支架,回转马达通过回转减速机与行星齿轮连接,行星齿轮设置在行星齿轮支架上,行星齿轮和回转支承内圈啮合连接,且回转支承设置在回转减速机一侧,上述叉具机构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的集装箱装卸和码垛的特点,并结合散货装卸的特殊功能要求,实现3轴叉具,机动灵活;

2、但是现有的叉具机构,一般只能实现将集装箱叉起或是吊起其中一种方式,在转移过程中,一般在高度较低时会采用叉起方式转移集装箱,其更为快捷,但是在高度较高时为了放置时稳定性,从而会改用吊起放置来转移集装箱,如采用现有叉具机构的话,需要在高度升高后改用另一种吊起式叉具结构将集装箱转移,进而使得人员在转移过程中需要更换叉具机构,降低转移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解决了了现有叉具机构不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叉起或是吊起方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用于和外界车辆连接的旋转组件,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组滑轨,所述滑轨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吊装集装箱的叉具组件,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扩展架,所述扩展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叉具组件的正反丝杆。

4、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外界车辆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外壳内部开设有第一转槽,所述安装盘转动安装在第一转槽内部,所述安装盘外侧开设有若干第二转槽,所述第二转槽内部均安装有齿轮,所述第一转槽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和齿轮啮合的齿牙。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槽的一侧开设有扩展槽,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槽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对应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扩展槽内。

6、作为优选,所述叉具组件包括有两个滑座,两个所述滑座分别活动安装在滑轨的两侧,每个所述滑座中部开设有传动孔,所述传动孔与正反丝杆螺纹配合,每个所述滑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架,每个所述活动架内部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集装箱的支板。

7、作为优选,其中一侧所述支板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不同物品的叉杆,另一侧所述支板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夹板。

8、作为优选,另一侧所述支板背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夹板背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滑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液压杆之间通过铰链安装有伸缩杆。

9、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滑槽内部贯穿转动安装有传动杆,每个所述传动杆均贯穿滑块且与滑块螺纹配合。

10、作为优选,每个所述传动杆外端均设置有插孔。

11、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活动架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块,每个所述延伸块内部均开设有插槽,每侧所述插槽之间共同活动安装有稳定架。

12、作为优选,所述稳定架与插槽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弹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为了使得本申请可以进行角度旋转,实现集装箱的多方位放置,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可以带动对应齿轮转动,在当前齿轮的转动下,利用其与齿牙的啮合传动,配合多个齿轮进行稳定,实现外壳的转动整体旋转,进而使得叉具组件的角度随之变化,更加利于人员进行多方位的灵活摆放;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可以带动正反丝杆旋转,在滑轨对滑座的限位下,使得正反丝杆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传动孔螺纹配合,使得两侧的支板可以相对夹持,从而实现对集装箱的固定夹持,并使得本申请可以实现对集装箱的吊装操作。

15、2、为了使得本申请可以适配吊起或是叉起的操作,以防夹板折叠集装箱位置,通过启动液压杆,在转轴对夹板的转动限制下,可以调整伸缩杆一端的位置,实现对对夹板的控制,进而使得本申请可以通过调整夹板的角度实现叉起或是吊起的需求,进而可以在不同放置高度下自行调整所需放置方式,相对于现有设备本申请可以自由调节放置方式,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更换叉具机构,提高转移效率;

16、液压杆在收缩时通过伸缩杆的自适应长度,并利用铰链的转动连接,使得限位块向内拉回,并利用限位槽将夹板拉直,进而不影响对集装箱的叉起作业;

17、其中,通过液压杆在延伸时利用伸缩杆的自适应长度,并利用铰链的转动连接,使得限位块向外推出,进而使得夹板对集装箱进行夹持作业。

18、3、通过使用外界电动工具插入插孔并进行转动,使得传动杆可以旋转,并利用传动杆与滑块的螺纹配合,在滑槽的限位下可以调整滑块的位置,进而使得支板的位置得以调整,使得本申请在夹持时可以根据集装箱尺寸对应调整,增强本申请的适用范围;为了提高在吊装时集装箱的稳定性,防止集装箱活动,通过弹簧实时推动稳定架使得稳定架可以稳稳贴紧集装箱,减少集装箱的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用于和外界车辆连接的旋转组件(2),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组滑轨(3),所述滑轨(3)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吊装集装箱的叉具组件(4),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扩展架(5),所述扩展架(5)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叉具组件(4)的正反丝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有连接轴(202),所述连接轴(202)与外界车辆连接,所述连接轴(2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盘(201),所述外壳(1)内部开设有第一转槽(101),所述安装盘(201)转动安装在第一转槽(101)内部,所述安装盘(201)外侧开设有若干第二转槽(203),所述第二转槽(203)内部均安装有齿轮(204),所述第一转槽(101)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和齿轮(204)啮合的齿牙(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槽(101)的一侧开设有扩展槽(103),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槽(203)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05),所述第二电机(205)的输出端与对应齿轮(20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5)位于扩展槽(1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具组件(4)包括有两个滑座(401),两个所述滑座(401)分别活动安装在滑轨(3)的两侧,每个所述滑座(401)中部开设有传动孔(402),所述传动孔(402)与正反丝杆(7)螺纹配合,每个所述滑座(401)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架(403),每个所述活动架(403)内部开设有滑槽(4031),每个所述滑槽(4031)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块(4032),每个所述滑块(4032)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集装箱的支板(4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所述支板(404)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不同物品的叉杆(4041),另一侧所述支板(404)一端通过转轴(4042)安装有夹板(40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另一侧所述支板(404)背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4044),所述夹板(4043)背部开设有限位槽(4046),所述限位槽(4046)内部滑动安装有限位块(4047),所述限位块(4047)与液压杆(4044)之间通过铰链(4048)安装有伸缩杆(404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槽(4031)内部贯穿转动安装有传动杆(4033),每个所述传动杆(4033)均贯穿滑块(4032)且与滑块(4032)螺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动杆(4033)外端均设置有插孔(4034)。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活动架(403)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块(405),每个所述延伸块(405)内部均开设有插槽(4051),每侧所述插槽(4051)之间共同活动安装有稳定架(405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架(4053)与插槽(4051)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弹簧(405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正面吊用旋转叉具机构,涉及叉具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用于和外界车辆连接的旋转组件,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组滑轨,所述滑轨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吊装集装箱的叉具组件,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扩展架。为了使得本申请可以适配吊起或是叉起的操作,以防夹板折叠集装箱位置,通过启动液压杆,在转轴对夹板的转动限制下,可以调整伸缩杆一端的位置,实现对对夹板的控制,进而使得本申请可以通过调整夹板的角度实现叉起或是吊起的需求,进而可以在不同放置高度下自行调整所需放置方式,相对于现有设备本申请可以自由调节放置方式,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更换叉具机构,提高转移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忠亮,赵庆辉,樊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工重科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