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吊装空间内富勒结构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05932发布日期:2023-12-07 09:1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厂房的建造,具体是一种超低吊装空间内富勒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优质钢铁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扩大产线。其中,有部分建设项目是老旧厂房内设备拆除翻新、或预留厂房内开辟新工艺线路。这些项目中阻碍施工作业最大的难点是内部空间小、对新工艺产线的空间限制;以至于采用常规方法不能有效的完成安装任务。在某连续退火炉项目中,单件炉壳体积大、重量相对轻、壳体易变形,受作业空间限制,①无法采用常规的行车-钢丝绳吊装方法(起吊钢丝绳夹角过大、受力集中,可能撕裂吊耳、崩断钢丝绳;起吊至最大高度处,炉壳仍低于放置平台面);②无法采用汽车吊-钢丝绳吊装方法(封闭低跨厂房,汽车吊大臂无法伸展、旋转作业半径有屋面结构阻碍,且道路狭窄,汽车吊无法进入作业位置);③无法采用双机抬吊方法(双行车抬吊法,对两车行动同步性要求极高、对作业人员素质要求极高,并且吊装炉壳时,炉壳吊耳均向外受力、炉壳受向外的撕扯力、壳体易撕裂或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有效降低卧式炉壳吊装作业的危险性、提高了机械安装工具使用效率、降低了对作业人员的硬性要求、降低了作业强度、提高了安装效率,具有可重复性、可操作性的吊装方法。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超低吊装空间内富勒结构的方法,包括利用车间内单台行车、配合吊装工装将大型卧式炉壳吊装在工艺结构平台安装工位上的步骤,其中,吊装工装包括一根主吊梁①、两根次梁②、两根作用梁③、一件u型钢索环④、一件o型钢索环⑤、4-6件副吊耳⑥组合而成,各梁间连接部位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工艺钢结构验收合格、炉壳支座验收合格,临时或永久的安全防护措施已落实,前道工序均完成,具备安装炉壳条件;

5、步骤2、确认炉壳高度尺寸、炉壳吊耳布局尺寸范围、行车钩上极限位置尺寸、炉壳支座上表面尺寸,最重炉壳重量,为工装尺寸提供依据:工装四角的副吊耳布局尺寸;o型钢索环吊挂垂直状态时,主吊梁与炉壳顶部留有一定安全间隙,且o型钢索环顶部距离炉壳尺寸小于1米;

6、步骤3、设置吊装工装,主吊梁①为大h型钢,其上有均匀设置加强筋板、在中心位置上翼缘板内侧设置有紧贴翼缘板的加强厚板,上翼缘板外侧设置有一件u型钢索环④,u型截面穿过上翼缘板与内侧加强厚板熔焊在一起,将穿过位置填充焊接;保证主吊点牢固可靠;在u型钢索环④内设置有一穿过的0型钢索环⑤,便于工装挂接在行车上;在主吊梁①上翼缘板两侧,与u型钢索环④位置对称布置有次梁②,次梁②为h型钢,起吊时次梁②传递下压力在主吊梁①上;次梁②上翼缘板两侧,对称布置有作用梁③,作用梁③为h型钢,起吊时作用梁③传递下压力在次梁②上;两根次梁②与两根作用梁③形成框架。在作用梁③两端沿中心对称设置有副吊耳⑥);

7、步骤4、将专用工装主吊点的钢锁环套挂在行车吊钩上;在工装上吊吊物副吊点处均挂设短钢丝绳;

8、步骤5、行车提挂专用工装至待安装的炉壳顶部,将短钢丝绳与本节炉壳的吊耳相连接;

9、步骤6、行车提起工装及炉壳离地,先试吊,确认行车、工装、炉壳的各连接点均没有问题,制动性能可靠后;确认炉壳入口和出口朝向与工艺的一致性,低空平缓吊运至待安装位置的结构旁;

10、步骤7、行车垂直起吊吊物至上极限位,观察炉壳下底面超过平台高度,平移空间没有任何阻挡物后,操作平移进入炉壳安装位,缓慢放下炉壳;

11、步骤8、断开短钢丝绳与炉壳的连接,即完成一节炉壳在受限空间的安装任务,重复进行下一节的吊装。

12、本发明所提出的超低吊装空间内富勒结构吊装法,充分利用了单台行车的作业能力,使用一种基于富勒张拉整体结构理论的衍生工装,成功且安全高效的将大体积的卧式炉壳安装到位。相比与常规安装方法:①行车-钢丝绳吊装方法,因其起吊钢丝绳夹角过大、受力集中,可能撕裂吊耳、崩断钢丝绳;起吊至最大高度处,炉壳仍低于放置平台面的情况,无法使用;②汽车吊-钢丝绳吊装方法,因作业环境是封闭低跨厂房,汽车吊大臂无法伸展、旋转作业半径有屋面结构阻碍,且道路狭窄,汽车吊无法进入作业位置,无法使用;③双机抬吊方法,因双行车抬吊对两车行动同步性要求极高、对作业人员素质要求极高,并且吊装炉壳时,炉壳吊耳均向外受力、炉壳受向外的撕扯力、壳体易撕裂或变形,也无法使用。对比上述三种常规方法,本法采用了一种基于富勒张拉整体结构理论下的工装,缩小了起吊机械吊钩与吊物的垂直距离,并设置多个传力吊点,使得吊物在起吊过程姿态平稳,吊物与吊钩的合体空间占用减小,降低作业人员要求,降低作业强度及危险性,提高吊装机械的利用率、减少了单次作业时间。可在今后类似工程借鉴使用,经济环保安全,具有技术推广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超低吊装空间内富勒结构的方法,包括利用车间内单台行车、配合吊装工装将大型卧式炉壳吊装在工艺结构平台安装工位上的步骤,其中,吊装工装包括一根主吊梁①、两根次梁②、两根作用梁③、一件u型钢索环④、一件o型钢索环⑤、4-6件副吊耳⑥组合而成,各梁间连接部位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其特征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超低吊装空间内富勒结构的方法;配合吊装工装将大型卧式炉壳吊装在工艺结构平台安装工位上的步骤,其中,吊装工装包括一根主吊梁、两根次梁、两根作用梁、一件U型钢索环、一件o型钢索环、4‑6件副吊耳组合而成,各梁间连接部位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本法采用了一种基于富勒张拉整体结构理论下的工装,缩小了起吊机械吊钩与吊物的垂直距离,并设置多个传力吊点,使得吊物在起吊过程姿态平稳,吊物与吊钩的合体空间占用减小,降低作业人员要求,降低作业强度及危险性,提高吊装机械的利用率、减少了单次作业时间。可在今后类似工程借鉴使用,经济环保安全,具有技术推广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武世龙,赵斌,郭鹏宇,任嘉斌,曾安,张睦,罗先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