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1885发布日期:2023-09-07 22:2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码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机械化作业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现有的食用菌生产线也大都采用机械化作业。食用菌框通过输送带传输到特定位置,由机械手抓取输送带上的食用菌框进行码垛,但托盘的转运仍需要人工进行装卸及堆栈码放,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往往跟不上自动化连续式生产的需要。

2、目前,市面上的是专利号为cn103625934a的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包括机架(1)、基架(2)、用于抓取菌框的机械手(4)、能够带动所述基架(2)升降于所述机架(1)的升降机构连轴、设于所述基架(2)能够带动所述机械手(4)横向移动的伸缩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5)包括固定于所述基架(2)的定架(51)、滑动连接于所述定架(51)的第一动架(5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动架(52)且设有所述机械手(4)的第二动架(53)、带动所述第一动架(52)和/或第二动架(53)滑动的横向驱动机构连轴;所述横向驱动机构连轴包括设于所述定架(51)的横向驱动电机(541)、设于所述定架(51)且沿所述第一动架(52)的其中一个滑动方向依次分布并分别位于所述横向驱动电机(541)两侧的第一定轮(542)和第二定轮(543)、传动连接于所述横向驱动电机(541)及两个定轮且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动架(52)的一端而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动架(52)另一端的第一传动链(544)、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动架(52)两端且沿第一定轮(542)至第二定轮(543)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动轮(545)和第二动轮(546)、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动架(53)一端且另一端经所述第一动轮(545)固定于所述定架(51)的第二传动链(547)、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动架(53)另一端且另一端经所述第二动轮(546)固定于所述定架(51)的第三传动链(548);所述第三传动链(548)与所述第二动架(53)的连接处至所述第二传动链(547)与所述第二动架(53)的连接处的方向同向于所述第一定轮(542)至所述第二定轮(543)的方向;所述第二传动链(547)与所述定架(51)的连接处靠近所述第二定轮(543);所述第三传动链(548)与所述定架(51)的连接处靠近所述第一定轮(542);所述第一传动链(544)的两端交叉设置。

3、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能够有效实现对食用菌框的码垛操作;且由于伸缩机构的独特设置,更有利于实现食用菌框的高效码垛操作。

4、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在码垛过程中,食用菌的保鲜得不到保证。2、该方案码垛完成后,后续运输过程时,需要再次保鲜时只能一个一个卸下来打开进行保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方案提供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用以解决码垛过程中食用菌的保鲜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方案提供一种食用菌码垛装置,包括气泵、工业机器人、密封盖、食用菌框、食用菌盖和传送带,所述工业机器人与传送带相配合,所述食用菌盖设有第一中心孔,所述食用菌框设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同轴心设置,所述工业机器人的夹具口与第一中心孔相匹配,所述气泵与夹具口连通;还包括自锁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预紧杆,所述食用菌盖设有横向孔,所述横向孔与通孔连通,所述食用菌框设有横向槽,横向槽和横向孔大小一致,所述预紧杆位于横向孔中,且预紧杆与横向孔相匹配,所述预紧杆与横向孔之间开有槽,槽内设有复位弹簧和挡板,所述弹簧两端连接有挡板,所述复位弹簧和挡板与槽相匹配;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电磁铁和铁磁性物质,所述电磁铁与夹具固定连接,所述铁磁性物质与第一中心孔同轴心固定设置,所述电磁铁与铁磁性物质相配合。

3、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工业机器人通过夹具抓取放置在一旁的食用菌盖,夹具上的电磁铁通电,吸附住铁磁性物质,完成抓取。

4、工业机器人将食用菌盖放置在食用菌框上,同时使得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对齐。然后气泵开始运作,开始通入低温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产生的气流将位于横向孔内的预紧杆向外部推出,预紧杆移动到横向槽内部,弹簧和挡板被压缩,形成食用菌盖和食用菌框卡死。工业机器人通过食用菌盖将整体移到需要码垛的地方,然后停止通气,预紧杆在弹簧和挡板的作用下回缩,密封第一中心孔。当下一个食用菌框放置在上一个上方时,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连通,二氧化碳气体在内部发挥作用,起到一个整体降温降低氧气含量的作用。

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装置在码垛时通入干冰,降低了温度和氧气含量,使得食用菌在码垛时也能维持保鲜状态。2、在码垛的同时将食用菌框进行封盖密封,使得食用菌在运输过程中不会被阳光暴晒失去鲜活。

6、进一步,所述食用菌框底部设置有底座插排,所述食用菌框顶部设置有插槽,且底座插排与插槽相匹配,所述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与底座插排高度相同。插槽的大小要大于底座插排,插槽和底座插排的设计使得食用菌框在运输过程中不易掉落,同时由于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连通配合,使得一列的食用菌框处于连通密闭环境,当运输中遇到炎热天气时,不需要卸货进行降温处理。只需要在最上层加入低温二氧化碳气体即可。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会自动自上而下进行降温和降低氧气占比。

7、进一步,所述预紧杆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铁磁性物质;所述底座插排为磁铁,所述卡槽与底座插排相配合。当第一中心孔通气时,预紧杆会被风力吹开,预紧杆向横向槽内移动,卡槽移动到横向槽内到达到插槽,此时插槽还留有空间,刚好为底座插排的大小,下一个箱子的底座插排插入插槽,由于底座插排为磁铁,卡槽为磁铁,之前收缩回去的预紧杆因磁力再次打开,使得上下两个箱子通过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连通,依次累积,这一竖排的箱子都相互连通,且顶部箱盖由于没有底座插排插入自动密封,这样的好处是当运输过程中食用菌箱内温度过高或者氧气含量过高时,可以直接在最上层的食用菌箱通入低温二氧化碳,不需要一个一个箱体搬运开通入气体,方便又稳定。

8、进一步,所述横向孔和横向槽设有4个,所述自锁机构和延时机构设有4个,且都以第一中心孔圆周分布。这样可以使得食用菌盖和食用菌框的密封更加稳定。

9、进一步,所述卡块设有摩擦片。卡块设有摩擦片能有效的卡住预紧块,防止磨损。

10、进一步,还包括阻拦板,所述阻拦板位于传送带下方,所述阻拦板与传送带相配合。阻拦板的作用是将传送带移动的食用菌框停下来,方便工业机器人进行抓夹。

11、进一步,所述阻拦板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扫描仪,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工业机器人电性连接,所述扫描仪与工业机器人电性连接。通过阻拦板的压力传感器来判断是否有货物需要夹取,减少了人工操作,同时设有扫描仪,降低了夹错的可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包括气泵、工业机器人、密封盖、食用菌框、食用菌盖和传送带,所述工业机器人与传送带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盖设有第一中心孔,所述食用菌框设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同轴心设置,所述工业机器人的夹具口与第一中心孔相匹配,所述气泵与夹具口连通;还包括自锁机构和夹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框底部设置有底座插排,所述食用菌框顶部设置有插槽,且底座插排与插槽相匹配,所述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与底座插排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杆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铁磁性物质;所述底座插排为磁铁,所述卡槽与底座插排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孔和横向槽设有4个,所述自锁机构设有4个,且都以第一中心孔圆周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设有摩擦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拦板,所述阻拦板与传送带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板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扫描仪,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工业机器人电性连接,所述扫描仪与工业机器人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码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框码垛装置,还包括自锁机构和夹紧机构;食用菌盖设有第一中心孔,食用菌框设有第二中心孔,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同轴心设置,工业机器人的夹具口与第一中心孔相匹配,气泵与夹具口连通;自锁机构包括预紧杆,食用菌盖设有横向孔,横向孔与通孔连通,食用菌框设有横向槽,横向槽和横向孔大小一致,预紧杆位于横向孔中,预紧杆与横向孔相匹配,预紧杆与横向孔之间开有槽,槽内设有复位弹簧和挡板,弹簧两端连接挡板,复位弹簧和挡板与槽相匹配;夹紧机构包括电磁铁和铁磁性物质,电磁铁与夹具固定连接,铁磁性物质与第一中心孔同轴心固定设置,该方案能解决码垛时食用菌保鲜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坤,胡曦月,许良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城口县松坤菌草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