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1869发布日期:2023-09-23 18:4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超速保护,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已从原来只在商业大厦、宾馆使用,过渡到在办公楼、居民楼等场所使用,以垂直升降电梯最为普遍,这种垂直升降电梯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伴随而来的电梯事故也逐渐增多,人们也越来越开始关注垂直升降电梯的安全防护措施。

2、中国专利(cn207551625u)电梯超速保护装置,该专利通过双头气缸、第一摩擦块、第二摩擦块、固定块、安装板、控制器、速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在电梯发生超速时,第二摩擦块抵触在第一摩擦块上,使得电梯停止运行,且通过延时继电器、齿条、固定筒、弹簧、齿口、活动块、磁铁块、导向柱、线圈绕组和衔铁柱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电梯进行固定,防止电梯超速坠落。

3、但是该专利在超速刹停时需要通过电力进行控制,在没有备用电源的情况下,电梯可能无法使用刹停系统正常运行,即使电梯具备备用电源,其电力供应也是有限的,电梯可能只能提供有限次数的运行或只能维持一段有限时间的运行,如果停电时间超过备用电源的供电能力,电梯可能无法完全运行到安全位置,导致乘客被困在电梯内部,提高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优点在于:机械刹停组件能够在电梯停电的情况下,仍可以正常工作,确保电梯轿厢的安全停止,通过两个制动轮夹住滑轨的表面,制动轮会与滑轨产生足够的摩擦力,进而来减速电梯轿厢的上行速度,将电梯轿厢停止在一个安全的位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包括滑轨,滑轨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滑轨之间设有轿厢,轿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其中一个连接块的顶部设有机械刹停装置;

4、机械刹停装置,包括滑块,其中一个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部设有滑槽,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和梯形块,推杆位于梯形块的一侧,支撑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架,两个转动架相对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滚轮与梯形块的两侧呈滚动连接,两个连接杆远离滚轮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制动轮,两个制动轮位于其中一个滑轨的两侧。

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机械刹停组件能够在电梯停电的情况下,仍可以正常工作,确保电梯轿厢的安全停止,通过两个制动轮夹住滑轨的表面,制动轮会与滑轨产生足够的摩擦力,进而来减速电梯轿厢的上行速度,将电梯轿厢停止在一个安全的位置。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两个连接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架,每组支撑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每组支撑架的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一组滑轮,每组滑轮分别位于对应滑轨的两侧。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滑轮分别与对应滑轨呈滚动连接,其中一个滑轮的前侧设有圆盘,圆盘与其中一个滑轮内部的转轴固定连接。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圆盘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放置盒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滑块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块位于推杆的一侧。

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电梯正常上行时,滑轮转动速度带动圆盘内部的滑块在放置盒内部的滑槽内滑动,当电梯超速上行时,滑轮转动的速度会变快,当滑轮变快时带动圆盘快速转动,圆盘快速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制时,使滑块移动的轨迹超过放置盒的滑槽,此时圆盘将滑块甩出,当滑块一直处于位于滑槽外部接触到推杆时,会对推杆施加一个水平的推力。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推杆与梯形块的一端均呈倾斜设置,推杆与梯形块的倾斜端相匹配,且推杆与梯形块呈滑动连接,另一个连接块的顶部设有刹车系统。

1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推杆推动梯形块时,因为推杆的一端呈倾斜设置,而梯形块的一端与呈倾斜设置,当推杆的倾斜端碰到梯形块的非倾斜端时,会对梯形块施加一个向上的力。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滑轨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架,轿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曳引绳,轿厢的内部设有通风组件。

13、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曳引绳将驱动力传递到电梯轿厢上,当电梯轿厢上行时,曳引绳被电机(图中未画出)卷取,从而提供上升所需的牵引力。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通风组件包括进气口,进气口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进气口位于轿厢的底端,两个进气口的顶端均连通设置有通风管道,两个通风管道的一端贯穿延伸至轿厢的内部后连通设置有均连通设置有出气口。

1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轿厢的顶部设有两个集风罩,两个集风罩的一端也连通设置有通风管道,两个通风管道的一端贯穿延伸至轿厢的内部后连通设置有出风口,轿厢的两侧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风组件可以有效地循环空气,防止电梯轿厢内部空气变得闷热和不流通。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发明通过机械刹停组件的设置,能够在电梯停电的情况下,仍可以正常工作,确保电梯轿厢的安全停止,具体是当电梯超速上行时,滑轮转动的速度会变快,当滑轮变快时带动圆盘快速转动,圆盘快速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制时,使滑块移动的轨迹超过放置盒的滑槽,此时圆盘将滑块甩出,当滑块一直处于位于滑槽外部接触到推杆时,会对推杆施加一个水平的推力,推杆便会对梯形块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当梯形块在支撑块的滑槽中向前滑动时,梯形块的两侧向上顶动连接杆的,因为支撑块与连接杆是转动连接,当梯形块向上时,连接杆的顶端因为底端受力而向内移动,此时两个制动轮夹住滑轨的表面,制动轮会与滑轨产生足够的摩擦力,进而来减速电梯轿厢的上行速度,将电梯轿厢停止在一个安全的位置。

19、2、本发明通过刹车系统的设置,确保电梯在每层楼停下时的安全性,它能够将电梯轿厢安全地停在预定楼层,并防止电梯轿厢继续下坠或失控,通过曳引绳的设置,将驱动力传递到电梯轿厢上,当电梯轿厢上行时,曳引绳被电机(图中未画出)卷取,从而提供上升所需的牵引力。同样,当电梯轿厢下行时,曳引绳被释放,控制电梯轿厢的速度和下降。

20、3、本发明通过通风组件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循环空气,防止电梯轿厢内部空气变得闷热和不流通,具体是当电梯下行时,由于较快的下降速度和加速度,空气会在电梯轿厢底部形成较大的压力区域,使电梯轿厢底部的气流向上流动,随后通过轿厢底部的进气口进入,通过通风管道输送至出气口中,吹向乘客的头部,提供凉爽,提高乘客的舒适度,随后气流通过通风孔排出,当电梯轿厢上行时,由于电梯轿厢上行过程中产生的风流动力学效应,空气会从底部向上移动,从电梯轿厢顶部的集风罩进入,通过通风管道输送到电梯轿厢内部的出风口,使顶部区域的空气变得相对凉爽,让乘客感受到凉气。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块(5)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架(6),每组所述支撑架(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每组所述支撑架(6)的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一组滑轮(7),每组所述滑轮(7)分别位于对应滑轨(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所述滑轮(7)分别与对应滑轨(1)呈滚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滑轮(7)的前侧设有圆盘(8),所述圆盘(8)与其中一个所述滑轮(7)内部的转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放置盒(9),所述放置盒(9)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滑块(11)与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1)位于推杆(1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2)与梯形块(13)的一端均呈倾斜设置,所述推杆(12)与梯形块(13)的倾斜端相匹配,且推杆(12)与梯形块(13)呈滑动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块(5)的顶部设有刹车系统(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轨(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架(2),所述轿厢(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曳引绳(4),所述轿厢(3)的内部设有通风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进气口(20),所述进气口(2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进气口(20)位于轿厢(3)的底端,两个所述进气口(20)的顶端均连通设置有通风管道(22),两个所述通风管道(22)的一端贯穿延伸至轿厢(3)的内部后连通设置有均连通设置有出气口(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3)的顶部设有两个集风罩,两个所述集风罩的一端也连通设置有通风管道(22),两个所述通风管道(22)的一端贯穿延伸至轿厢(3)的内部后连通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轿厢(3)的两侧开设有多个通风孔(2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涉及电梯超速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之间设有轿厢,所述轿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有机械刹停装置;机械刹停装置,包括滑块,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杆和梯形块,所述推杆位于梯形块的一侧。本发明通过机械刹停组件的设置,能够在电梯停电的情况下,仍可以正常工作,确保电梯轿厢的安全停止,通过两个制动轮夹住滑轨的表面,制动轮会与滑轨产生足够的摩擦力,进而来减速电梯轿厢的上行速度,将电梯轿厢停止在一个安全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明,柯韬,龚徐科,卓哲民,杨森,邬伯奇,俞磊,俞思宏,杨金辉,王峰年,王艺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