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5342发布日期:2023-11-17 11:0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生产,具体为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1、转子指由轴承支撑的旋转体。光盘等自身没有旋转轴的物体,当它采用刚性连接或附加轴时,可视为一个转子。根据iso标准,由轴承支撑的旋转体称为转子。转子多为动力机械和工作机械中的主要旋转部件。电机或某些旋转式机器如涡轮机的旋转部分。电机的转子一般由绕有线圈的铁芯、滑环、风叶等组成。电动机、发电机、燃气轮机和透平压缩机等动力机械或工作机械中高速旋转的主要部件。

2、现有的转子下料装置在使用时,通常都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下料,这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且当转子尺寸较大时,仅靠人工还无法对其完成下料,从而降低了转子下料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箱、支撑腿,所述下料箱内部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有连接杆、挡板、安装板、滚轮一、导向板一,所述连接杆一端与下料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一另一端与挡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内壁与滚轮一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料箱一侧与导向板一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一顶部转动连接有滚轮二,所述下料箱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板二,所述导向板二顶部转动连接有滚轮三;

3、所述下料箱内部设置有转移机构。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移机构包括有缓冲箱、缓冲板、缓冲杆、放置板、阻尼器,所述缓冲箱底部与下料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箱内壁与缓冲板两端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板顶部与缓冲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顶部与放置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底部与阻尼器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料箱两侧设置有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有支撑杆一、传送带一、支撑杆二、传送带二,所述支撑杆一一侧与传送带一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二一侧与传送带二一端转动连接。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料箱内部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有固定板、电动伸缩杆、连接板、推动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与下料箱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顶部与电动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与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侧与推动板一侧固定连接。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对称分布在挡板一侧,所述挡板的形状为t形,所述安装板底部与放置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形状为u形,通过设置挡板能够有效的防止转运箱冲出放置板。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板底部与缓冲箱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对称分布在缓冲板底部,所述阻尼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阻尼器分别对称分布在放置板底部,从而能够在转运箱装载完转子后移动到下料箱底部。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一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杆一依次分布在传送带一两侧,所述支撑杆二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杆二依次分布在传动带二两侧,从而能够将转运箱进行运输,无需人工手动下料。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推动板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推动板一侧开设有推动槽,所述推动槽的直径大小大于转运箱的直径大小,通过设置推动板能够更好的将转运箱推出下料箱内部。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料箱底部与支撑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箱一侧开设有进料通槽,所述下料箱另一侧开设有出料通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中:该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通过安装在下料箱内部的传送机构实现了能够更好的将转运箱进出下料箱,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下料,解决了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下料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转子下料装置的工作效率;

14、(2)本发明中:该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通过安装在下料箱内部的转移机构实现了能够将转运箱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转子下料装置的下料速度;

15、(3)本发明中:该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通过安装在下料箱两侧的运输机构实现了能够自动进行运输,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运输,从而能够提高运输速度,更加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使用;

16、(4)本发明中:该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通过安装在下料箱内部的推出机构实现了能够自动将转运箱从下料箱中推出,从而能够提高转子下料装置的生产速度,提高了转子下料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箱(1)、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1)内部设置有传送机构(3),所述传送机构(3)包括有连接杆(301)、挡板(302)、安装板(303)、滚轮一(304)、导向板一(305),所述连接杆(301)一端与下料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01)另一端与挡板(30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03)内壁与滚轮一(304)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料箱(1)一侧与导向板一(30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一(305)顶部转动连接有滚轮二(306),所述下料箱(1)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板二(307),所述导向板二(307)顶部转动连接有滚轮三(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4)包括有缓冲箱(401)、缓冲板(402)、缓冲杆(403)、放置板(404)、阻尼器(405),所述缓冲箱(401)底部与下料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箱(401)内壁与缓冲板(402)两端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板(402)顶部与缓冲杆(40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403)顶部与放置板(40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404)底部与阻尼器(405)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1)两侧设置有运输机构(5),所述运输机构(5)包括有支撑杆一(501)、传送带一(502)、支撑杆二(503)、传送带二(504),所述支撑杆一(501)一侧与传送带一(502)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二(503)一侧与传送带二(504)一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1)内部设置有推动机构(6),所述推动机构(6)包括有固定板(601)、电动伸缩杆(602)、连接板(603)、推动板(604),所述固定板(601)一端与下料箱(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601)顶部与电动伸缩杆(60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602)一端与连接板(60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603)另一侧与推动板(604)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杆(301)分别对称分布在挡板(302)一侧,所述挡板(302)的形状为t形,所述安装板(303)底部与放置板(40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03)的形状为u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402)底部与缓冲箱(401)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对称分布在缓冲板(402)底部,所述阻尼器(40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阻尼器(405)分别对称分布在放置板(404)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50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杆一(501)依次分布在传送带一(502)两侧,所述支撑杆二(50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杆二(503)依次分布在传动带二(504)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604)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推动板(604)一侧开设有推动槽,所述推动槽的直径大小大于转运箱的直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箱(1)底部与支撑腿(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箱(1)一侧开设有进料通槽,所述下料箱(1)另一侧开设有出料通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机生产线上的转子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箱、支撑腿,所述下料箱内部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有连接杆、挡板、安装板、滚轮一、导向板一,所述连接杆一端与下料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一另一端与挡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内壁与滚轮一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料箱一侧与导向板一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一顶部转动连接有滚轮二,所述下料箱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板二,所述导向板二顶部转动连接有滚轮三,实现了能够更好的将转运箱进出下料箱,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下料,解决了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下料的问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转子下料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莱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