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91885发布日期:2023-12-26 23:3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装备,尤其是涉及一种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


背景技术:

1、rgv小车,又叫有轨穿梭小车,rgv小车可用于各类高密度储存方式的仓库,小车通道可设计任意长,可提高整个仓库储存量,并且在操作时无需叉车驶入巷道,使其安全性会更高。

2、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普通rgv小车使用的轨道大多为直排式,直排式的轨道使用多个小车会造成互相干扰,效率不能提高,同时货物只能够在平行于轨道的方向上运输,无法在现有轨道的基础上在垂直于轨道的方向上形成有效运输,使用空间受到较大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rgv小车使用直排式轨道,效率较低,并且无法在垂直于轨道方向上形成有效运输,使用空间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包括车体、环形轨道组合和对接单元,若干个所述车体能够在所述环形轨道组合上移动,所述环形轨道组合包括直线轨道组合和圆弧轨道组合,所述直线轨道组合和所述圆弧轨道组合依次交替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直线轨道组合平行设置,所述对接单元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直线轨道组合之间,所述车体移动至所述对接单元的相对位置时能够将货物输送至所述对接单元上,所述对接单元能够将货物输送至任意一侧的所述车体上。

4、优选地,所述直线轨道组合包括两个直线轨道本体,所述圆弧轨道组合包括两个圆弧轨道本体,两个直线轨道本体分别与两个圆弧轨道本体对应连接,所述车体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轮并且两侧的所述驱动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直线轨道本体或两个所述圆弧轨道本体滑动连接。

5、优选地,所述车体还包括车身、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输送机构,驱动轮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链轮并且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链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链轮通过链条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传动轴在每一个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一个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送带传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对接单元包括架体、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架体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车体移动至所述对接单元的对应位置时,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位置相对应。

8、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四链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五链轮并且所述第五链轮与所述第四链轮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五链轮与对应的所述第四链轮通过链条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输送带,所述车体移动至所述对接单元的对应位置时,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传动轴在每一个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一个第六链轮,所述第六链轮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顶面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顶面位于同一高度。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传统的直排式轨道,环形轨道组合能够大幅提高效率,所有在轨道上运转的rgv小车可以实现同方向运转,在出入货量较大时可以选择增加rgv小车的数量,既提高效率也做到了输送有序;

11、对接单元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直线轨道组合之间,车体移动至对接单元的相对位置时能够选择将货物输送至对接单元上,使对接单元具有了临时存放的功能,从而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对接单元的设置实现缓存量的增加;

12、同时,由于对接单元的存在,在对接单元的两侧均停靠有车体时,对接单元能够将货物输送至任意一侧的车体上,其中一侧的车体上的货物能够先输送至对接单元上,再由对接单元将货物直接输送至另外一侧的车体上,由此可实现直接的点对点输送,也意味着在垂直于直线轨道组合的方向上也能够形成有效运输,使用空间由此得到充分利用,不再受限;

13、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增加车体的数量,从而保证效率,也可以选择休眠部分车体,从而节省成本,或者还可以利用相邻轨道之间的对接单元进行中转,实现直接快速的出入库,做到灵活多变。



技术特征:

1.一种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环形轨道组合(2)和对接单元(3),若干个所述车体(1)能够在所述环形轨道组合(2)上移动,所述环形轨道组合(2)包括直线轨道组合(21)和圆弧轨道组合(22),所述直线轨道组合(21)和所述圆弧轨道组合(22)依次交替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直线轨道组合(21)平行设置,所述对接单元(3)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直线轨道组合(21)之间,所述车体(1)移动至所述对接单元(3)的相对位置时能够将货物输送至所述对接单元(3)上,所述对接单元(3)能够将货物输送至任意一侧的所述车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组合(21)包括两个直线轨道本体,所述圆弧轨道组合(22)包括两个圆弧轨道本体,两个直线轨道本体分别与两个圆弧轨道本体对应连接,所述车体(1)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轮(11)并且两侧的所述驱动轮(11)分别与两个所述直线轨道本体或两个所述圆弧轨道本体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还包括车身(12)、第一驱动机构(13)和第一输送机构(14),驱动轮(11)设置在所述车身(12)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设置在所述车身(12)上,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4)设置在所述车身(12)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31)和第一传动轴(13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133),所述第一传动轴(132)上设置有第二链轮(134)并且所述第二链轮(134)与所述第一链轮(133)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链轮(134)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链轮(133)通过链条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4)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带(141),所述第一传动轴(132)在每一个所述第一输送带(141)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一个第三链轮(135),所述第三链轮(135)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送带(141)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单元(3)包括架体(31)、第二驱动机构(32)和第二输送机构(3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设置在所述架体(31)上,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3)设置在所述架体(31)的顶部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驱动连接,所述车体(1)移动至所述对接单元(3)的对应位置时,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3)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4)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21)和第二传动轴(32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2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四链轮(323),所述第二传动轴(322)上设置有第五链轮(324)并且所述第五链轮(324)与所述第四链轮(323)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五链轮(324)与对应的所述第四链轮(323)通过链条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机构(33)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输送带(331),所述车体(1)移动至所述对接单元(3)的对应位置时,所述第二输送带(331)与所述第一输送带(14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传动轴(322)在每一个所述第二输送带(331)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一个第六链轮(325),所述第六链轮(325)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输送带(331)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331)的顶面与所述第一输送带(141)的顶面位于同一高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GV小车与环形轨道的组合系统,涉及车辆装备技术领域。它包括车体、环形轨道组合和对接单元,若干个车体能够在环形轨道组合上移动,环形轨道组合包括依次交替连接的直线轨道组合和圆弧轨道组合,两个相邻的直线轨道组合平行设置,环形轨道组合能够大幅提高效率,车体可以实现同方向运转,对接单元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直线轨道组合之间,车体移动至对接单元的相对位置时能够将货物输送至对接单元上,使对接单元具有了临时存放的功能,实现缓存量的增加,对接单元能够将货物输送至任意一侧的车体上,由此可实现直接的点对点输送,也意味着在垂直于直线轨道组合的方向上也能够形成有效运输,使用空间由此得到充分利用,不再受限。

技术研发人员:柯泽勇,汪博韬,汪胜志,吴建,吴正刚,陈鹏,唐艳军,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科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