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槽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8834发布日期:2024-01-06 23:1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溜槽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溜槽降噪,具体地涉及一种溜槽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1、溜槽是通常在地面上的从高处向低处运物料的槽,内面光滑,物料能自动溜下。溜槽是选煤厂中的主要设备之一,起着分配、集中、等分、调节工艺流程等作用。溜槽噪声是洗选车间的主要噪声源之一,生产运行噪声值可达114db(a),远超国家规定的85db(a)。噪声的频谱特性为宽频带,200-500hz的中低频和1000-4000hz的中高频都较突出,噪声治理难度大。

2、溜槽噪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煤块或矸石冲击溜槽入口底部钢板所产生的撞击声;二是煤块或矸石相互冲撞以及与溜槽壁冲撞产生的噪声;三是溜槽受冲击后所产生的振动噪声。

3、作业人员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将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听力,甚至失去听觉。噪声对作业人员心理、活动能力均产生有害的影响,使人感到厌烦和暴躁,也容易疲劳,且间断的噪声比连续的噪声对人体影响更大,由于物料对溜槽撞击产生的噪声大部分是间断性的,因此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十分明显。

4、目前,对于溜槽噪声缺乏有效的治理技术,通常采用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一是在溜槽内粘贴高阻尼耐磨、抗冲击材料(主要材料有橡胶板和超高分子聚乙烯板),但该措施存在的问题是橡胶板易导致溜槽堵塞,而超高分子聚乙烯板成本较大;二是在溜槽外表面粘贴高内阻材料(常用的高内阻材料有石棉绒、矿渣棉等),并采用沥青、环氧树脂等粘合剂粘贴,但该措施抑制溜槽振动有限,降噪效果不佳,且不利于溜槽维修更换;三是溜槽采用耐磨橡胶板制作,但该措施不能有效降低煤块或矸石相互冲撞的噪声,另外成本较高,且使用寿命短,易老化和损坏,因此该种措施很少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对溜槽装置的降噪效果不理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溜槽降噪装置,该溜槽降噪装置为设置在溜槽本体外部且与所述溜槽本体同轴的降噪机构,其中,所述降噪机构包括在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所述溜槽本体上的多个减振模块和与所述减振模块连接的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吸隔声模块。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溜槽本体上的减振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减振支架上的减振器。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支架包括垂直于所述溜槽本体的侧壁的第一减振支架和平行于所述溜槽本体的侧壁的第二减振支架,所述第一减振支架与所述第二减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器与所述第二减振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隔声模块包括第一吸声板、第二隔声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声板与所述第二隔声板之间的吸声棉。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声板靠近所述减振模块,所述第一吸声板与所述减振支架之间通过吸声支架支撑并通过所述螺栓连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溜槽本体具有四边形截面,所述吸隔声模块包括对应于所述溜槽本体的4个角的4个角部,所述吸隔声模块的4个角部首尾相接以围绕所述溜槽本体,并且所述吸隔声模块的4个角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减振模块上。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隔声模块的4个角部设置有连接件,相邻的两个所述角部通过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螺栓连接。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角部之间设置有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密封条。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溜槽本体与所述第二减振支架之间的区域设置为第一空气腔,所述第二减振支架与所述第一吸声板之间的区域设置为第二空气腔。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声板为孔板。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溜槽本体的外部设置降噪机构,并将降噪机构设置为与溜槽本体连接的多个减振模块和与减振模块连接的吸隔声模块两部分,使得该降噪机构从抑制振动和吸隔噪声两个方面同时降低噪声,可以极大地提高溜槽装置的降噪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溜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降噪装置为设置在溜槽本体(100)外部且与所述溜槽本体(100)同轴的降噪机构(200),其中,所述降噪机构(200)包括在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所述溜槽本体(100)上的多个减振模块(300)和与所述减振模块(300)连接的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吸隔声模块(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模块(300)包括设置在所述溜槽本体(100)上的减振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减振支架上的减振器(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溜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支架包括垂直于所述溜槽本体(100)的侧壁的第一减振支架(301)和平行于所述溜槽本体(100)的侧壁的第二减振支架(302),所述第一减振支架(301)与所述第二减振支架(302)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器(303)与所述第二减振支架(302)通过螺栓(5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溜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声模块(400)包括第一吸声板(402)、第二隔声板(404)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声板(402)与所述第二隔声板(404)之间的吸声棉(4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溜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声板(202)靠近所述减振模块(300),所述第一吸声板(202)与所述减振支架之间通过吸声支架(401)支撑并通过所述螺栓(5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溜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体(100)具有四边形截面,所述吸隔声模块(400)包括对应于所述溜槽本体(100)的4个角的4个角部,所述吸隔声模块(400)的4个角部首尾相接以围绕所述溜槽本体(100),并且所述吸隔声模块(400)的4个角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减振模块(3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溜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声模块(400)的4个角部设置有连接件(406),相邻的两个所述角部通过所述连接件(406)和所述螺栓(50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溜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角部之间设置有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的密封条(40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溜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体(100)与所述第二减振支架(302)之间的区域设置为第一空气腔,所述第二减振支架(302)与所述第一吸声板(402)之间的区域设置为第二空气腔。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溜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声板(402)为孔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溜槽降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溜槽降噪装置,该溜槽降噪装置为设置在溜槽本体外部且与溜槽本体同轴的降噪机构,其中,降噪机构包括在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溜槽本体上的多个减振模块和与减振模块连接的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吸隔声模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溜槽本体的外部设置降噪机构,并将降噪机构设置为与溜槽本体连接的多个减振模块和与减振模块连接的吸隔声模块两部分,使得该降噪机构从抑制振动和吸隔声两个方面同时降低噪声,可以极大地提高溜槽装置的降噪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谷书磊,赵文华,富喜,王凯央,夏辉,缪应虎,李泽,梁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