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8208发布日期:2023-12-14 11:4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具体为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将电梯安装到各种特别环境,像山区景点,无法做到电梯穿梭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电梯井道中,井道一旦敞开,电梯有些部件需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大风,大雨,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还有室外局部封闭的观光电梯也有此类情况。

2、目前这类电梯,为保证电梯在正常环境下运行,在电梯上安装有风速、风压测试仪器,当风速、风压电梯运行在中途,轿厢晃动,抖动使乘客惊慌。造成以上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悬挂在电梯轿厢的随行电缆,受风速和风压影响,产生大浮动的晃动,直接传递到轿厢。由于这困难,导致电梯使用效率降低,受天气影响极大,经常停用,极大的浪费资源,而且不能让随行电缆始终处于垂直的状态,随行电缆在升降过程中容易出现缠绕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以解决因风速、风压的影响产生晃动造成电梯无法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包括电梯安装井,所述电梯安装井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防风槽,所述电梯安装井的内部还安装有电梯车厢,所述电梯车厢的底部通过支撑板连接有随行电缆悬挂架,所述随行电缆悬挂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随行电缆,所述随行电缆的弯曲部安装有配重悬挂机构。

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配重悬挂机构包括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底端通过弹簧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安装壳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通过滚珠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通过固定轴连接有导轮,在所述套环的上方设置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的内部设置有注油斗,所述导油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壳外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载架,所述载架的中间处通过电磁阀连接有储油瓶和导油管,所述储油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梯车厢底部的一侧,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随行电缆悬挂架的一端。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随行电缆悬挂架的一端位于所述防风槽的内部,并且与其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随行电缆位于所述防风槽的内部。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壳的底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配重块的一端。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套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壳的内壁,所述滚珠设置有多个,并且安装在所述套环和安装环之间,所述安装环通过滚珠与所述套环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环的内壁,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导轮的一侧,所述导轮的1/2部位与所述安装壳的内部。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注油斗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导油槽的内壁,所述注油斗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套环的顶端,并且与其内部相通。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磁阀固定连接在所述载架顶端的中间处,所述导油管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电磁阀的一端,所述导油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安装壳的顶端,并且与所述导油槽的内部相通,所述储油瓶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导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储油瓶的内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发明通过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的应用,安装简单,成本低,完全解决随行电缆受到风吹晃动的影响,无须监测反馈,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14、2、本发明通过在随性电缆上增加配重悬挂机构,当随行电缆进行在防风槽内升降的时候,配重悬挂机构上的导轮会在随行电缆上进行滚动,同时导轮的两端会通过固定轴带动安装环通过滚珠在套环的内部进行转动,以至于让随行电缆始终处于垂直的状态,避免了随行电缆在升降过程中出现缠绕的现象。

15、3、本发明通过导油槽、注油斗、电磁阀、储油瓶、导油管、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的结合,当导液槽内的液位低于第一液位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时,plc控制器会控制电磁阀打开,这时储油瓶内的液体润滑油会直接通过导油管流入到导液槽的内部,以至于实现了自动对导液槽内添加润滑油,从而避免了套环、滚珠和安装环长时间使用而导致磨损晃动的现象,当储油瓶内的液位达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时,plc控制器会将信息传达到电脑终端,以至于让操作人员及时对储油瓶添加液体润滑油。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包括电梯安装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安装井(1)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防风槽(11),所述电梯安装井(1)的内部还安装有电梯车厢(12),所述电梯车厢(12)的底部通过支撑板(13)连接有随行电缆悬挂架(14),所述随行电缆悬挂架(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随行电缆(15),所述随行电缆(15)的弯曲部安装有配重悬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悬挂机构包括有安装壳(2),所述安装壳(2)的底端通过弹簧(21)连接有配重块(22),所述安装壳(2)内部的两侧设置有套环(23),所述套环(23)通过滚珠(24)连接有安装环(25),所述安装环(25)通过固定轴(26)连接有导轮(27),在所述套环(23)的上方设置有导油槽(28),所述导油槽(28)的内部设置有注油斗(29),所述导油槽(28)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2)外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载架(3),所述载架(3)的中间处通过电磁阀(31)连接有储油瓶(32)和导油管(33),所述储油瓶(3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梯车厢(12)底部的一侧,所述支撑板(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随行电缆悬挂架(14)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行电缆悬挂架(14)的一端位于所述防风槽(11)的内部,并且与其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随行电缆(15)位于所述防风槽(1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壳(2)的底端,所述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配重块(22)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壳(2)的内壁,所述滚珠(24)设置有多个,并且安装在所述套环(23)和安装环(25)之间,所述安装环(25)通过滚珠(24)与所述套环(2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2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环(25)的内壁,所述固定轴(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导轮(27)的一侧,所述导轮(27)的1/2部位与所述安装壳(2)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斗(29)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导油槽(28)的内壁,所述注油斗(29)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套环(23)的顶端,并且与其内部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31)固定连接在所述载架(3)顶端的中间处,所述导油管(33)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电磁阀(31)的一端,所述导油管(33)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安装壳(2)的顶端,并且与所述导油槽(28)的内部相通,所述储油瓶(32)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电磁阀(31)的另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4)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导油槽(28)的内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5)的检测端位于所述储油瓶(32)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旨在解决因风速、风压的影响产生晃动造成电梯无法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其结构包括电梯安装井,所述电梯安装井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防风槽,所述电梯安装井的内部还安装有电梯车厢,所述电梯车厢的底部通过支撑板连接有随行电缆悬挂架,所述随行电缆悬挂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随行电缆,所述随行电缆的弯曲部安装有配重悬挂机构。本发明通过防风压随行电缆系统的应用,安装简单,成本低,完全解决随行电缆受到风吹晃动的影响,无须监测反馈,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盛,张细良,陈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德力通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