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2964发布日期:2024-01-26 16:1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结构。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外壳箱体及基座箱体的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1、包装包材可用于装载、保护及运输各种预定物件。承上所述,包装包材的设计需同时考虑装卸预定物件的方便度、对预定物件的支撑性、以及封装及搬运包装包材的便利性。例如,自包装包材中装卸预定物件时,可能会由于预定物件本身的尺寸或形状与包装包材的装卸开口不合而难以装载、排列或取出。然而,若配合预定物件本身的尺寸或形状开设开口,又可能会非预期地降低或破坏包装包材本身的稳固性及封装性,且可能需要进一步配置其他搭配的包装包材及/或定位件,从而提高了包装的繁琐性、困难度及资源成本。因此,需要针对预期装载、保护或运输的预定物件,设计方便装卸,且具有足够稳固性、封装性及操作性的包装包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配置以容置预定物件的包装结构,其包含:外壳箱体,其具有围板及分别连接于围板的顶缘对向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的第一摇盖及第二摇盖,其中,围板于顶缘界定顶部开口;以及基座箱体,其具有底板部、自底板部的周缘竖立而抵靠于围板的内侧面的侧墙部、及错开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背向底板部伸出顶部开口的第一折盖及第二折盖。其中,侧墙部至少包含分别连接第一折盖及第二折盖的第一高侧墙及第二高侧墙。在包装结构的组装状态,第一摇盖及第二摇盖可折叠以覆盖顶部开口,且第一折盖及第二折盖可折叠以覆盖第一摇盖及第二摇盖。

2、依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结构,可在减少或避免其他定位件的使用下,使用外壳箱体及基座箱体本身的结构互相卡合牵制,从而实现包装结构本身的封装完整性及负载稳固性。承上,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结构,可更方便的装卸大尺寸的预定物件例如显示面板,且可维持或改善最后封装的包装结构的可靠性及完整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置以容置预定物件的包装结构,其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该围板于底缘界定底部开口,且该底板部对应覆盖该底部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该侧墙部包含对应于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设置的第一低侧墙及第二低侧墙,且该第一低侧墙及该第二低侧墙自该底板部竖立的墙高低于该第一高侧墙及该第二高侧墙自该底板部竖立的墙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该第一低侧墙及该第二低侧墙自该底板部竖立的墙高为该第一高侧墙及该第二高侧墙自该底板部竖立的墙高的1/5至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在该包装结构的该组装状态,自该底板部至该围板与该第一摇盖及该第二摇盖的连接折线的高度为第一预定高度,且该第一高侧墙及该第二高侧墙自该底板部竖立的墙高大于该第一预定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该外壳箱体进一步具有分别连接于该围板的顶缘对向的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的第三摇盖及第四摇盖,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在该包装结构的该组装状态,该第一折盖夹设于该第一摇盖及该第二摇盖与该第三摇盖之间,且该第二折盖夹设于该第一摇盖及该第二摇盖与该第四摇盖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在该包装结构的该组装状态,自该底板部至该围板与该第一摇盖及该第二摇盖的连接折线的高度为第一预定高度,且自该底板部至该围板与该第三摇盖及该第四摇盖的连接折线的高度为第二预定高度,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该第二预定高度大于该第一高侧墙及该第二高侧墙自该底板部竖立的墙高。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在该包装结构的该组装状态,该第三摇盖与该第四摇盖之间的闭合交界线通过胶带至少部分地覆盖或封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在该包装结构的该组装状态,该第一折盖与该第二折盖之间的闭合交界线、该第一摇盖与该第二摇盖之间的闭合交界线、或其组合通过胶带至少部分地覆盖或封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在该包装结构的该组装状态,该第一折盖与该第二折盖之间的闭合交界线通过胶带至少部分地覆盖或封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在该包装结构的该组装状态,该第一摇盖与该第二摇盖之间的闭合交界线通过胶带至少部分地覆盖或封合。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该围板分别对应抵靠该第一高侧墙及该第二高侧墙的部分为第一承靠区段及第二承靠区段,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该第一高侧墙开设有第一开孔对应该第一手孔,且该第二高侧墙开设有第二开孔对应该第二手孔。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缓冲定位件设置于该底板部上,且配置以支承该预定物件,且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该侧墙部包含对应于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设置的第一低侧墙及第二低侧墙,且该第一低侧墙及该第二低侧墙自该底板部竖立的墙高低于该第一高侧墙及该第二高侧墙自该底板部竖立的墙高,且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该侧墙部包含对应于该第一侧边及该第二侧边设置的第一低侧墙及第二低侧墙,且该第一低侧墙及该第二低侧墙自该底板部竖立的墙高低于该第一高侧墙及该第二高侧墙自该底板部竖立的墙高,且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中,该预定物件为平板状物件,且该平板状物件具有对向的一对长边,且该对长边配置以分别直接或间接地倚靠该第一高侧墙及该第二高侧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以容置预定物件的包装结构,其包含:外壳箱体,其具有围板及分别连接于围板的顶缘对向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的第一摇盖及第二摇盖,其中,围板于顶缘界定顶部开口;以及基座箱体,其具有底板部、自底板部的周缘竖立而抵靠于围板的内侧面的侧墙部、及错开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背向底板部伸出顶部开口的第一折盖及第二折盖。侧墙部至少包含分别连接第一折盖及第二折盖的第一高侧墙及第二高侧墙。在包装结构的组装状态,第一摇盖及第二摇盖折叠以覆盖顶部开口,且第一折盖及第二折盖折叠以覆盖第一摇盖及第二摇盖。

技术研发人员:叶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