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49623发布日期:2024-03-18 18:2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翅片叠装,特别涉及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


背景技术:

1、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是指在热交换器的换热翅片组件中,通过一定的设计措施,使得组件中的翅片能够在拼装时自动对位,从而提高了拼装的效率和准确性。

2、在换热翅片自动对位过程中,由于换热翅片需要左右调整才能完成对位,但是换热翅片通常为较薄的片状设计,一旦用力过猛,换热翅片的整体形状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换热翅片的定位叠装结构出现变形,影响到换热翅片之间的叠装,使其无法良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在对翅片本体叠装过程中,支撑壳一侧所滑动的支撑条,能够通过支撑壳对翅片本体进行支撑,减少与翅片本体的接触,防止出现对翅片本体用力过大造成翅片本体变形的现象。

2、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的目的与功效,具体包括:叠装底座,所述叠装底座设置为长方形座结构;所述叠装底座顶部滑动设置有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一侧安装设置有支撑壳;所述叠装底座还包括有:定位柱a,定位柱a设置为圆形柱结构,且定位柱a顶部设置为锥形结构;定位柱a设置为六组,定位柱a呈对称状固定设置于叠装底座顶部;定位柱b,定位柱b设置为圆形柱结构,且定位柱b顶部设置为锥形结构,定位柱b设置为四组,定位柱b呈对称状固定设置于叠装底座顶部两侧;定位柱b的直径比定位柱a的直径小;限位壳,限位壳设置为长条形壳结构,且限位壳设置为四组,限位壳呈对称状安装设置于叠装底座顶部两侧;如翅片本体完成堆叠不需要下一步操作时,则可以通过将支撑壳一侧定位块所开设的定位插孔对准定位柱b、翅片本体所开设的定位孔对准定位柱a并将其插入,使其支撑壳能够与翅片本体的定位孔配合进行叠装存放,再通过对支撑壳左右交错的方式进行放置,进而有效提高翅片本体与支撑壳之间的配合实用性,方便后续的拿取。

3、进一步的,所述叠装底座还包括有:限制滑块,限制滑块设置为长方形块结构,且限制滑块滑动设置于限位壳一侧;限位壳与限制滑块之间安装设置有弹簧;传动块,传动块设置为t形块结构,且传动块一体式设置于限制滑块一侧;限位块,限位块设置为方形块结构,且限位块设置为两组,限位块呈对称状一体式设置于传动块两侧中间。

4、进一步的,所述叠装底座还包括有:配合壳,配合壳设置为长方形壳结构,且配合壳设置为四组,配合壳呈对称状安装设置于叠装底座顶部中间;配合滑块,配合滑块设置为长条形块结构,去诶配合滑块滑动设置于配合壳一侧;拨动块,拨动块设置为方形块结构,且拨动块一体式设置于配合滑块一侧中间;连接滑块,连接滑块设置为t形块结构,且连接滑块设置为两组,连接滑块呈对称状一体式设置于配合滑块后端;连接滑块与配合壳之间安装设置有弹簧。

5、进一步地,所述翅片本体还包括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设置为圆形孔结构,且连接通孔的数量为三十六个,每三个连接通孔为一组呈对称状开设于翅片本体顶部;定位孔,定位孔设置为圆形孔结构,且定位孔设置为六组,定位孔呈对称状开设于翅片本体顶部;定位孔与定位柱a之间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翅片本体还包括有:连接侧块,连接侧块设置为圆形块结构,且连接侧块一体式设置于定位孔顶部;定位底孔,定位底孔设置为圆形孔结构,且定位底孔开设于定位孔底部;定位底孔的直径比连接侧块的直径大。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壳还包括有:支撑条,支撑条设置为l形块结构,且支撑条一侧开设有弧形槽,支撑条设置为六组,支撑条呈对称状滑动设置于支撑壳一侧;支撑条的弧形槽与定位孔的侧边相吻合;可以通过拿取支撑壳,支撑条会对翅片本体进行支撑,进而在对翅片本体进行叠装时,能够通过支撑壳对翅片本体进行支撑,减少与翅片本体的接触,防止出现对翅片本体用力过大造成翅片本体变形的现象,而且支撑条呈对称状设计,支撑条对翅片本体施加的支撑力保持平均,防止支撑壳所施加的支撑力有所偏差造成翅片本体变形,进而确保支撑壳对翅片本体支撑时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壳还包括有:传动条,传动条一体式设置于支撑条后端,且每三组支撑条后端设置有一组传动条;配合拨块,配合拨块设置为方形块结构,且配合拨块一体式设置于传动条一端;定位块,定位块设置为方形块结构,且定位块设置为两组,定位块呈对称状一体式设置于支撑壳一侧。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壳还包括有:定位插孔,定位插孔设置为圆形孔结构,且定位插孔开设于定位块顶部中间;定位插孔与定位柱b之间滑动连接;配合槽,配合槽设置为方形槽结构,且配合槽开设于定位块一侧。

10、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在对翅片本体叠装过程中,支撑壳一侧所滑动的支撑条,可以通过拿取支撑壳,支撑条会对翅片本体进行支撑,进而在对翅片本体进行叠装时,能够通过支撑壳对翅片本体进行支撑,减少与翅片本体的接触,防止出现对翅片本体用力过大造成翅片本体变形的现象,而且支撑条呈对称状设计,支撑条对翅片本体施加的支撑力保持平均,防止支撑壳所施加的支撑力有所偏差造成翅片本体变形,进而确保支撑壳对翅片本体支撑时的稳定性。

12、2.当翅片本体之间完成叠装时,可以通过拉动配合拨块,配合拨块会带动传动条移动,使其传动条带动支撑条移动,支撑壳一侧的支撑条一端均会与翅片本体相脱离,进而解除对翅片本体限制,从而无需过多操作步骤即可完成对翅片本体的支撑和支撑操作的解除,使其支撑壳能够良好配合翅片本体进行定位叠装。

13、3.如翅片本体完成堆叠不需要下一步操作时,则可以通过将支撑壳一侧定位块所开设的定位插孔对准定位柱b、翅片本体所开设的定位孔对准定位柱a并将其插入,使其支撑壳能够与翅片本体的定位孔配合进行叠装存放,再通过对支撑壳左右交错的方式进行放置,进而有效提高翅片本体与支撑壳之间的配合实用性,方便后续的拿取。

14、4.在完成支撑壳和翅片本体的放置后,限制滑块会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一侧移动,限制滑块一侧会与定位块一侧配合槽相接触,对其支撑壳的滑动造成限制,进而确保支撑壳放置后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包括:叠装底座(1),所述叠装底座(1)设置为长方形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装底座(1)顶部滑动设置有翅片本体(2);所述翅片本体(2)一侧安装设置有支撑壳(3);所述叠装底座(1)还包括有:定位柱a(101),定位柱a(101)设置为圆形柱结构,且定位柱a(101)顶部设置为锥形结构;定位柱a(101)设置为六组,定位柱a(101)呈对称状固定设置于叠装底座(1)顶部;定位柱b(102),定位柱b(102)设置为圆形柱结构,且定位柱b(102)顶部设置为锥形结构,定位柱b(102)设置为四组,定位柱b(102)呈对称状固定设置于叠装底座(1)顶部两侧;定位柱b(102)的直径比定位柱a(101)的直径小;限位壳(103),限位壳(103)设置为长条形壳结构,且限位壳(103)设置为四组,限位壳(103)呈对称状安装设置于叠装底座(1)顶部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装底座(1)还包括有:限制滑块(104),限制滑块(104)设置为长方形块结构,且限制滑块(104)滑动设置于限位壳(103)一侧;限位壳(103)与限制滑块(104)之间安装设置有弹簧;传动块(105),传动块(105)设置为t形块结构,且传动块(105)一体式设置于限制滑块(104)一侧;限位块(106),限位块(106)设置为方形块结构,且限位块(106)设置为两组,限位块(106)呈对称状一体式设置于传动块(105)两侧中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装底座(1)还包括有:配合壳(107),配合壳(107)设置为长方形壳结构,且配合壳(107)设置为四组,配合壳(107)呈对称状安装设置于叠装底座(1)顶部中间;配合滑块(108),配合滑块(108)设置为长条形块结构,去诶配合滑块(108)滑动设置于配合壳(107)一侧;拨动块(109),拨动块(109)设置为方形块结构,且拨动块(109)一体式设置于配合滑块(108)一侧中间;连接滑块(110),连接滑块(110)设置为t形块结构,且连接滑块(110)设置为两组,连接滑块(110)呈对称状一体式设置于配合滑块(108)后端;连接滑块(110)与配合壳(107)之间安装设置有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本体(2)还包括有:连接通孔(201),连接通孔(201)设置为圆形孔结构,且连接通孔(201)的数量为三十六个,每三个连接通孔(201)为一组呈对称状开设于翅片本体(2)顶部;定位孔(202),定位孔(202)设置为圆形孔结构,且定位孔(202)设置为六组,定位孔(202)呈对称状开设于翅片本体(2)顶部;定位孔(202)与定位柱a(101)之间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本体(2)还包括有:连接侧块(203),连接侧块(203)设置为圆形块结构,且连接侧块(203)一体式设置于定位孔(202)顶部;定位底孔(204),定位底孔(204)设置为圆形孔结构,且定位底孔(204)开设于定位孔(202)底部;定位底孔(204)的直径比连接侧块(203)的直径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3)还包括有:支撑条(301),支撑条(301)设置为l形块结构,且支撑条(301)一侧开设有弧形槽,支撑条(301)设置为六组,支撑条(301)呈对称状滑动设置于支撑壳(3)一侧;支撑条(301)的弧形槽与定位孔(202)的侧边相吻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3)还包括有:传动条(302),传动条(302)一体式设置于支撑条(301)后端,且每三组支撑条(301)后端设置有一组传动条(302);配合拨块(303),配合拨块(303)设置为方形块结构,且配合拨块(303)一体式设置于传动条(302)一端;定位块(304),定位块(304)设置为方形块结构,且定位块(304)设置为两组,定位块(304)呈对称状一体式设置于支撑壳(3)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3)还包括有:定位插孔(305),定位插孔(305)设置为圆形孔结构,且定位插孔(305)开设于定位块(304)顶部中间;定位插孔(305)与定位柱b(102)之间滑动连接;配合槽(306),配合槽(306)设置为方形槽结构,且配合槽(306)开设于定位块(304)一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涉及换热翅片叠装领域,所述叠装底座顶部滑动设置有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一侧安装设置有支撑壳;在对翅片本体叠装过程中,支撑壳一侧所滑动的支撑条,能够通过支撑壳对翅片本体进行支撑,减少与翅片本体的接触,防止出现对翅片本体用力过大造成翅片本体变形的现象,解决换热翅片通常为较薄的片状设计,一旦用力过猛,换热翅片的整体形状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换热翅片的定位叠装结构出现变形,影响到换热翅片之间的叠装,使其无法良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从华,宋传志,唐维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科力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