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1527发布日期:2024-03-28 18:5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1、轴承生产过程中,多将内圈与外圈一一配对后再进行压装工序,由于内圈生产流程与外圈生产流程相比,生产效率更快,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两者生产节拍不一致的情况,进而在压装工序时,会出现需要等待外圈生产的情况,导致生产效率受到影响,有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能改善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节拍不同,进而导致压装工序出现效率受影响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轴承压装工序时,容易因内圈与外圈生产节拍不一致,导致压装效率受影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包括出口设置在传输履带上方的内圈转运单元、与所述内圈转运单元平行设置的外圈转运单元、用以填补压装工作节拍的外圈存放结构以及安置在所述外圈转运单元上的传感设备,所述外圈存放结构相对所述内圈转运单元设置在传输履带的另一侧,所述传感设备以红外感应的方式监测所述外圈转运单元上的外圈生产节拍,以控制所述外圈存放结构的周期性送料,所述外圈转运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内圈转运单元的出口沿传输履带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

3、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言,设置所述内圈转运单元,所述内圈转运单元用以转运生产好的内圈,所述外圈转运单元用以转运生产完成的外圈,因所述内圈转运单元与所述外圈转运单元并非本申请的保护要点,因此本申请说明书中并未详细记载该部分技术特征,所述外圈存放结构用以存放提前生产的外圈,在生产过程中,因外圈加工效率不足,导致无法实现轴承内圈与外圈的及时装配时,所述外圈存放结构将提前生产的外圈放出,以填补生产节拍,进而满足生产效率需求,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增设所述传感设备,利用所述传感设备发出红外线,以红外感应的方式来获知所述外圈转运单元上外圈的运输节拍,在发现运输出现断档时,由所述外圈存放结构进行填补,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4、其中,所述外圈存放结构包括外圈存放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圈存放架底部的出料盘,所述出料盘外边缘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外圈直径适配,以让所述外圈存放架上的外圈经所述通孔进入所述外圈转运单元,且所述通孔下方设置控制所述通孔启闭的开关阀,所述开关阀与所述传感设备电性连接。

5、所述外圈存放架用以存放轴承外圈,而设置在所述外圈存放架底部的所述出料盘设置所述通孔,在所述传感设备检测到所述外圈转运单元上无法及时输出外圈时,需要另外的外圈来填补压装空隙时,将所述开关阀开启,使得提前生产好的外圈可通过所述通孔进入传输履带,从而沿传输履带的运输方向实现后续的压装。

6、其中,所述外圈存放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料盘中部的主轴杆,所述主轴杆的顶部设有盘架,所述盘架的下侧设有用以叠放外圈的安置杆。

7、所述主轴杆用以支撑所述盘架,所述盘架被所述主轴杆撑起后,于下方设置所述安置杆,再在所述安置杆外套设叠放外圈,所述主轴杆与所述出料盘之间转动配合,在需要外圈填补压装节拍时,旋转所述主轴杆,使得所述安置杆对齐所述通孔,再通过所述开关阀间歇式将所述通孔打开,使得所述安置杆末端的外圈可在重力作用下运至传输履带上,进而便于后续的压装工序。

8、其中,所述出料盘还设有连接传输履带的输送架,所述输送架设置在所述通孔下方,且所述输送架的输出端朝向传输履带设置。

9、所述输送架用以将外圈送至传输履带上,进而满足压装时,在轴承外圈生产不及时时,不影响正常压装效率。

10、其中,所述传感设备包括调节支架以及红外传感器,所述调节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圈转运单元的末端,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调节支架上,且所述红外传感器朝向所述外圈转运单元设置。

11、所述调节支架设置在所述外圈转运单元上,利用所述调节支架来调整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位置,使得所述红外传感器可以调节与所述外圈转运单元输送的外圈的间距,以满足不同大小的外圈的使用需求。

12、其中,所述调节支架包括滑轨以及滑块,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外圈转运单元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内,且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且所述滑块的上方安置所述红外传感器。

13、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内,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之间滑动配合,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从而使得安置在所述滑轨上的所述红外传感器能进行位置调节。

14、本发明的一种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针对轴承外圈生产效率较轴承内圈较慢,导致在压装工序时,无法及时满足一一装配,进而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增设用以存储提前生产完成的外圈的所述外圈存放结构以及传感设备,在外圈无法及时供应时,可经所述外圈存放结构将外圈进行供应。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内外圈转运系统;包括出口设置在传输履带上方的内圈转运单元、与内圈转运单元平行设置的外圈转运单元、用以填补压装工作节拍的外圈存放结构以及安置在外圈转运单元上的传感设备,外圈转运单元的出口与内圈转运单元的出口沿传输履带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针对轴承外圈生产效率较轴承内圈较慢,导致在压装工序时,无法及时满足一一装配,进而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增设用以存储提前生产完成的外圈的外圈存放结构以及传感设备,在外圈无法及时供应时,可经外圈存放结构将外圈进行供应。

技术研发人员:邹亚霜,杨兵,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新超力轴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