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卷机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9714发布日期:2023-04-30 02:0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卷机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复卷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卷机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1、用于制作商标制带的布料,宽度一般1-2米,在复卷机的出料端卷绕在一根滚轴上,卷完一定长度后,由工人抬出,在复卷机上换上新的滚轴,即可进行下一轮的卷绕作业。目前而言,一根滚轴上卷绕的布料长度一般在300米左右,制约卷绕长度的主要因素是,当布料卷绕过长后,重量过大,难以从复卷机上抬出,即使卷绕长度限定为300米,布料卷仍然重量很大,仍然会有工人在抬出布料的过程中发生腰部扭伤的事件,安全性较差。此外,通常而言,布料卷绕的长度是越长越大,很多客户就希望能卷绕到1000米,因为长度越长,在后续生产中更换上料的周期就越长,减少停机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生产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复卷机出料机构,用于提高布料卷从复卷机移出时的安全性以及增加滚轴上可卷绕的布料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卷机出料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提高布料卷从复卷机移出时安全性和可增加滚轴上可卷绕布料长度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卷机出料机构,包括倾斜的机架,机架位于复卷机的出料端,机架的上端设有两个钩子,钩子的开口向上,机架的下端与地面铰接,机架的下侧设有气缸,气缸的伸缩端与机架的中部铰接,气缸的缸体端与地面铰接。

3、前述的复卷机出料机构中,所述机架包括左右两根侧梁,侧梁的上端设有钩子,两根侧梁之间设有横杆;所述气缸有两根,两根气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两根侧梁的中部。

4、前述的复卷机出料机构中,所述侧梁的下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与地面固定;所述气缸的缸体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地面固定;所述侧梁的中部设有第三支架,第三支架通过第三转轴连接对应气缸的伸缩端。

5、前述的复卷机出料机构中,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有与地面固定的连杆。

6、前述的复卷机出料机构中,所述钩子为半圆形。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推动机架旋转,在机架上设置钩子,当机架旋转的时候,钩子勾住滚轴,带动滚轴以及滚轴上的布料卷向前移动而离开复卷机,并在钩子上升至一定高度后自动掉落到提前移动到复卷机一侧的运输车辆上,整个过程不需要工人付出巨大劳力,不会发生腰部扭伤等事故,安全性提高。此外,气缸能够提供远远超出人力的驱动力,可以驱动更重的布料卷离开复卷机,滚轴上的布料卷绕长度就可以更长,满足客户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具体需求而研发的,看起来结构比较简单,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也已经投入到实际生产作业中,效果也得以验证。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提高布料卷从复卷机移出时安全性和可增加滚轴上可卷绕布料长度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卷机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的机架(1),机架(1)位于复卷机的出料端,机架(1)的上端设有两个钩子(2),钩子(2)的开口向上,机架(1)的下端与地面铰接,机架(1)的下侧设有气缸(3),气缸(3)的伸缩端与机架(1)的中部铰接,气缸(3)的缸体端与地面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左右两根侧梁(4),侧梁(4)的上端设有钩子(2),两根侧梁(4)之间设有横杆(5);所述气缸(3)有两根,两根气缸(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两根侧梁(4)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卷机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4)的下端通过第一转轴(6)连接第一支架(7),第一支架(7)与地面固定;所述气缸(3)的缸体端通过第二转轴(8)连接第二支架(9),第二支架(9)与地面固定;所述侧梁(4)的中部设有第三支架(10),第三支架(10)通过第三转轴(11)连接对应气缸(3)的伸缩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卷机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7)与第二支架(9)之间设有与地面固定的连杆(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卷机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子(2)为半圆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卷机出料机构,包括倾斜的机架(1),机架(1)位于复卷机的出料端,机架(1)的上端设有两个钩子(2),钩子(2)的开口向上,机架(1)的下端与地面铰接,机架(1)的下侧设有气缸(3),气缸(3)的伸缩端与机架(1)的中部铰接,气缸(3)的缸体端与地面铰接;所述机架(1)包括左右两根侧梁(4),侧梁(4)的上端设有钩子(2),两根侧梁(4)之间设有横杆(5);所述气缸(3)有两根,两根气缸(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两根侧梁(4)的中部。本技术具有可以提高布料卷从复卷机移出时安全性和可增加滚轴上可卷绕布料长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新,沈昌锋,邱耀伟,沈志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恒新商标制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