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架卷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7310发布日期:2023-06-04 09:5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晾衣架卷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晾衣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晾衣架卷线器。


背景技术:

1、统晾衣架悬挂在天花板上,在晾衣时需要使用晾衣杆将衣服支到晾衣架上,使用及其不便。因此,需要一种可自动上下移动的电动晾衣架,以便人们使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近年来,安装在阳台内的电动升降晾衣架以其方便性及实用性的优点广泛被人们接受,电动晾衣机工作时主要通过利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进行绳索的收放。晾衣架卷线器一般包括两个用于卷线的卷筒,两个卷筒通过齿轮啮合,其中一个卷筒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卷筒的转动卷放绳索,电动卷放需要设置对应的上限位和下限位,否则可能会导致晾衣架上升过高后者下降过低。

2、中国专利cn209227252u公开了一种电动晾衣架的卷线器,其包括有两个调节齿轮,两个调节齿轮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块配合的第一行程开关以及与第二调节块配合的第二行程开关,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分别与电机相配合,第一行程开关用以控制下移行程,第二行程开关用以控制上移行程,当电机通过转子带动蜗轮转动进行放线或收线时,蜗轮会通过齿轮组分别带动两个调节齿轮转动,调节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一调节块和第二调节块转动,当晾衣杆下移至设定的最低点时,第一调节块转动至与第一行程开关相抵,从而触发第一行程开关,使得电机停止运行,当晾衣杆上移至设定的最高点时,第二调节块转动至与第二行程开关相抵,从而触发第二行程开关,使得电机停止运行。然而其需要将两个调节块布置在同一个平面上,需要占据较大的表面空间,对于部分晾衣架来说需要采用隐藏式设计,因此对卷线器的结构的平面结构占用空间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晾衣架卷线器,其上限位结构占用的平面空间较少。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晾衣架卷线器,包括卷线器本体,所述卷线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卷收绳索的卷筒,所述卷线器本体上设置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轴芯与卷筒轴芯平行,所述转轴上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转盘和第二调节转盘,所述第一调节转盘和第二调节转盘中的一个用于控制晾衣架的上行程位置,另一个用于控制晾衣架的下行程位置,所述卷筒的转轴一端与第一调节转盘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转盘和第二调节转盘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转盘上设置有第一感应位,所述第一感应位的转动路径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感应位感应断电的第一接近开关,所述第二调节转盘上设置有第二感应位,所述第二感应位的转动路径下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感应位感应断电的第二接近开关。

4、上述方案中,当卷筒开始转动收放绳索时会带动第一调节转盘和第二调节转盘进行同步转动,当第一感应位运动至与第一接近开关接触时电机断电,防止晾衣架上升过高,当第二感应位运动至与第二接近开关接触时电机断电,防止晾衣架下降过低。由于第一调节转盘和第二调节转盘一般为平面盘状结构,若是将两者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则会占用大量的平面空间,由于平面盘状结构一般厚度较薄,将第一调节转盘和第二调节转盘同轴叠加布置,可以节省出一个行程调节转盘面积的平面空间,仅增加了一个行程调节转盘的厚度空间,这样构成的行程调节转盘体积更小更有利于进行隐藏式布置。另外减少少了三个零件和装配的工时,节省了成本。在晾衣机调试的时候可以不借助其他工具可以直接调整上下行程的高度,提高了调试的效率。

5、作为优选,所述卷筒的转轴端部与第一调节转盘之间设置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同轴转动连接在转轴上,卷筒的转轴端部同轴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盘靠近卷筒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传动齿轮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圈,所述传动盘与第一调节转盘之间通过棘轮棘爪结构传动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盘的外周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一棘爪,所述第一调节转盘靠近传动盘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传动盘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棘爪啮合的第二齿圈。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节转盘与第一调节转盘之间通过棘轮棘爪结构传动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转盘靠近第二调节转盘的一侧盘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沿第一调节转盘的轴心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第二调节转盘靠近第一调节转盘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棘爪的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第二棘爪啮合的第三齿圈。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棘爪与第二棘爪的止转方向相反。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沿卷筒的轴向叠合布置。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感应位为凸起结构并设置在第一调节转盘的外周,所述第二感应位为凸起结构并设置在第二调节转盘的外周。



技术特征:

1.一种晾衣架卷线器,包括卷线器本体(10),所述卷线器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卷收绳索的卷筒(11),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器本体(10)上设置有一个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轴芯与卷筒(11)轴芯平行,所述转轴(12)上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转盘(20)和第二调节转盘(30),所述第一调节转盘(20)和第二调节转盘(30)中的一个用于控制晾衣架的上行程位置,另一个用于控制晾衣架的下行程位置,所述卷筒(11)的转轴一端与第一调节转盘(2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转盘(20)和第二调节转盘(30)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转盘(20)上设置有第一感应位(21),所述第一感应位(21)的转动路径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感应位(21)感应断电的第一接近开关(22),所述第二调节转盘(30)上设置有第二感应位(31),所述第二感应位(31)的转动路径下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感应位(31)感应断电的第二接近开关(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架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11)的转轴端部与第一调节转盘(20)之间设置有传动盘(40),所述传动盘(40)同轴转动连接在转轴(12)上,卷筒(11)的转轴端部同轴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13),所述传动盘(40)靠近卷筒(11)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传动齿轮(13)的第一环形槽(41),所述第一环形槽(41)的槽壁上设置有与传动齿轮(13)啮合的第一齿圈(42),所述传动盘(40)与第一调节转盘(20)之间通过棘轮棘爪结构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盘(40)的外周沿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一棘爪(43),所述第一调节转盘(20)靠近传动盘(40)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传动盘(40)的第二环形槽(23),所述第二环形槽(23)的槽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棘爪(43)啮合的第二齿圈(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晾衣架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转盘(30)与第一调节转盘(20)之间通过棘轮棘爪结构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晾衣架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转盘(20)靠近第二调节转盘(30)的一侧盘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棘爪(25),所述第二棘爪(25)沿第一调节转盘(20)的轴心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第二调节转盘(30)靠近第一调节转盘(20)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棘爪(25)的第三环形槽(33),所述第三环形槽(33)的槽壁上设置有与第二棘爪(25)啮合的第三齿圈(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晾衣架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爪(43)与第二棘爪(25)的止转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晾衣架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近开关(22)与第二接近开关(32)沿卷筒(11)的轴向叠合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晾衣架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位(21)为凸起结构并设置在第一调节转盘(20)的外周,所述第二感应位(31)为凸起结构并设置在第二调节转盘(30)的外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晾衣架卷线器,包括卷线器本体,所述卷线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卷收绳索的卷筒,所述卷线器本体上设置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轴芯与卷筒轴芯平行,所述转轴上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转盘和第二调节转盘,所述第一调节转盘和第二调节转盘中的一个用于控制晾衣架的上行程位置,另一个用于控制晾衣架的下行程位置,所述卷筒的转轴一端与第一调节转盘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转盘和第二调节转盘之间传动连接。由于平面盘状结构一般厚度较薄,将第一调节转盘和第二调节转盘同轴叠加布置,可以节省出一个行程调节转盘面积的平面空间,仅增加了一个行程调节转盘的厚度空间,这样构成的行程调节转盘体积更小更有利于进行隐藏式布置。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跃,孙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捷纳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