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模板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1934发布日期:2023-07-24 01:4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梁模板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预制梁施工,特别是一种预制梁模板吊具。


背景技术:

1、预制梁具有施工标准化程度高、质量及工期易于控制的优点,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预制梁施工模板周转频繁,需要通用性好、轻便、操作方便的模板吊具,提升模板吊装效率。目前常用的模板吊具多为双挂点框架式构造,结构复杂、重量大,操作不便;或在模板特定位置设置立柱、采用钩挂立柱的专用吊具,对于不同的模板组合方式通用性不好。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模板吊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预制梁模板吊具,该吊具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能够便捷地吊运多种类型的预制梁模板,通用性好。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梁模板吊具,该吊具包括一根设置在模板一侧的立杆,在所述立杆上端固接有一根沿模板宽度方向延伸的吊杆,在所述吊杆上固接有沿其长度延伸的吊板,在所述吊板上设有沿其纵轴线方向均匀布置的多个吊孔,在所述立杆下端固接有一根沿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挡杆,在所述立杆中部固接有承托臂,在所述承托臂上设置与模板横联杆吻合的卡口,起吊时,所述承托臂卡在模板横联杆上,所述挡杆悬空并抵住模板立柱的下部,所述吊杆横悬在模板上方。

3、所述吊杆倾斜设置,上仰8-12度。

4、所述立杆和所述吊杆都采用方管形结构。

5、所述吊杆的长度等于模板的宽度。

6、所述挡杆的长度等于模板立柱间距的1.5~2倍。

7、起吊时,所述挡杆距离地面30-50cm。

8、在所述立杆和所述吊杆的连接处两侧均设有补强板。

9、所述承托臂设有两块侧板,两块所述侧板分别焊接在所述立杆的中部左右两侧,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焊接有加劲板,所述加劲板将两块所述侧板连接成一体。

1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吊具钩挂在模板既有结构上,无需在模板上额外设置吊点结构;且该吊具钩挂位置调整简便,可适用于各类模板及模板组拼单元,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同时该吊具结构简单、使用材料少、重量轻,加工及使用均十分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梁模板吊具,其特征在于,该吊具包括一根设置在模板一侧的立杆,在所述立杆上端固接有一根沿模板宽度方向延伸的吊杆,在所述吊杆上固接有沿其长度延伸的吊板,在所述吊板上设有沿其纵轴线方向均匀布置的多个吊孔,在所述立杆下端固接有一根沿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挡杆,在所述立杆中部固接有承托臂,在所述承托臂上设置与模板横联杆吻合的卡口,起吊时,所述承托臂卡在模板横联杆上,所述挡杆悬空并抵住模板立柱的下部,所述吊杆横悬在模板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模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倾斜设置,上仰8-12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模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和所述吊杆都采用方管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模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的长度等于模板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模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的长度等于模板立柱间距的1.5~2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模板吊具,其特征在于,起吊时,所述挡杆距离地面30-5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模板吊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杆和所述吊杆的连接处两侧均设有补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模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臂设有两块侧板,两块所述侧板分别焊接在所述立杆的中部左右两侧,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焊接有加劲板,所述加劲板将两块所述侧板连接成一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梁模板吊具,该吊具包括一根设置在模板一侧的立杆,在所述立杆上端固接有一根沿模板宽度方向延伸的吊杆,在所述吊杆上固接有沿其长度延伸的吊板,在所述吊板上设有沿其纵轴线方向均匀布置的多个吊孔,在所述立杆下端固接有一根沿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挡杆,在所述立杆中部固接有承托臂,在所述承托臂上设置与模板横联杆吻合的卡口,起吊时,所述承托臂卡在模板横联杆上,所述挡杆悬空并抵住模板立柱的下部,所述吊杆横悬在模板上方。本技术钩挂在模板既有结构上,无需在模板上额外设置吊点;且钩挂位置调整简便,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同时该吊具结构简单、使用材料少、重量轻,加工及使用均十分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王佑铭,刘峰,张奎,张全振,刘少鹏,任富芝,郑久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