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饮用水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4370发布日期:2023-06-17 23:1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救生饮用水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装袋,尤其涉及一种救生饮用水袋。


背景技术:

1、饮用水作为生命的源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现有技术中的饮用水都是瓶装或者桶装的,体积形状比较固定,携带十分不方便;而饮用水袋的使用,却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8746606u,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饮用水袋,包括柔性水袋本体,所述柔性水袋本体为带有内腔的薄膜袋体结构,且在柔性水袋本体的侧边四周形成热压成型的水袋包边;在位于柔性水袋本体上端的部位设置有提手;在所述柔性水袋本体的前侧一体成型设置有水袋管口,且所述水袋管口与柔性水袋本体的内腔相连通,在水袋管口内固定塞设有柱塞头。

3、上述专利技术方案解决了便携性及注水便利性的问题,但是对于户外救生工作来说,一般缺乏合适的水源,同时户外环境复杂,也对水袋强度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救生饮用水袋,内置饮用水,饮用水独立包装,并置于水袋内的独立腔室中,便于压迫使得内置的饮用水包装破裂放水。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救生饮用水袋,包括袋体,袋体周测复合形成粘合部密封,袋体内腔通过粘合部将袋体分隔形成吸入区和存水区,存水区内放置存放有饮用水的存水袋,存水袋袋体材料选择薄塑料薄膜材质,吸入区和存水区间连通,吸入区设置有吸水部件。

4、进一步的,在袋体端侧熔接有与吸入区连通的水口,便于后续吸水,水口可选择螺纹帽口,保证水口的卫生性及密封性。

5、进一步的,袋体端侧熔接有与存水区连通的第一止气阀膜。

6、进一步的,袋体分隔形成手握充气区。

7、进一步的,袋体端侧熔接有与手握充气区连通的第二止气阀膜。

8、进一步的,袋体的薄膜包括内层和复合在内层外侧的保护层。

9、进一步的,内层薄膜材料选择市售常规盛放液体的薄膜材料。

10、进一步的,保护层选择无纺布。

11、进一步的,保护层上间隔的开设有膨胀间隙。

12、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设置相对分隔的吸入区和存水区,并在存水区内设置独立存水袋,可挤压袋体破坏内部的存水袋释放出饮用水,同时可实现对内部饮用水的多层保护;在存水区设置第一止气阀膜,可将存水区、吸入区中冲入气体,使得袋体对应区域鼓起,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保护其中的存水袋;在手握充气区设置第二止气阀膜,用于充气后在袋体形成鼓起部,便于手握抓持,同时,也容易使得袋体在水中漂浮,以适应部分洪流灾害的救援。



技术特征:

1.一种救生饮用水袋,包括袋体,袋体周测复合形成粘合部密封,其特征在于:袋体内腔通过粘合部将袋体分隔形成吸入区和存水区,存水区内放置存放有饮用水的存水袋,存水袋袋体材料选择薄塑料薄膜材质,吸入区和存水区间连通,吸入区设置有吸水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饮用水袋,其特征在于:在袋体端侧熔接有与吸入区连通的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饮用水袋,其特征在于:袋体端侧熔接有与存水区连通的第一止气阀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救生饮用水袋,其特征在于:袋体分隔形成手握充气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救生饮用水袋,其特征在于:袋体端侧熔接有与手握充气区连通的第二止气阀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救生饮用水袋,其特征在于:袋体的薄膜包括内层和复合在内层外侧的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生饮用水袋,其特征在于:内层薄膜材料选择pet/cpp薄膜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救生饮用水袋,其特征在于:保护层选择无纺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救生饮用水袋,其特征在于:保护层上间隔的开设有膨胀间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救生饮用水袋,包括袋体,袋体周测复合形成粘合部密封,袋体内腔通过粘合部将袋体分隔形成吸入区和存水区,存水区内放置存放有饮用水的存水袋,存水袋袋体材料选择薄塑料薄膜材质,吸入区和存水区间连通,吸入区设置有吸水部件。本技术的救生饮用水袋,设置相对分隔的吸入区和存水区,并在存水区内设置独立存水袋,可挤压袋体破坏内部的存水袋释放出饮用水;在存水区设置第一止气阀膜,使得袋体对应区域鼓起,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保护其中的存水袋;在手握充气区设置第二止气阀膜,用于充气后在袋体形成鼓起部,便于手握抓持,同时,也容易使得袋体在水中漂浮,以适应部分洪流灾害的救援。

技术研发人员:王琴娟,朱钱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宁市长诚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