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箱整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7306发布日期:2023-08-20 10:5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箱整箱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分箱整箱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分箱的常规的实现方式为操作人员将料箱一个一个方到传送带上,待第一个料箱离开上料区域后,才能再次搬运第二个料箱,大大占用了操作员的时间,且此种方式会加长整个传送线的长度,导致生产线面积过大,而整箱的常规实现方式正好相反,当满载料箱抵达卸料区后,操作员需要一直在卸料区域等待,将料箱一个一个搬运到周转车上,劳动强度大,占用时间长,且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可能还会导致操作员体力不支,造成料箱掉落,对操作员带来人身伤害。

2、分箱整箱机构是生产线上、下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上、下料箱的速度,是提升生产线效率的有效方式,采用人工上、下箱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往往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同时这种方式,会占用操作人员的大量时间,需要一直在上料区或下料区等待料箱输送到位,一旦操作人员离开此位置,生产线上料工位的缓存区会发生断料情况,而下料区域因为未及时取走满箱料箱,也会造成生产线停机等待。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箱整箱机构,从结构上进行改进,通过两侧的伺服电缸及气缸机构,将第一层料箱以上的部分,进行举升分离,待第一层料箱通过传送带离开分箱区域后,电缸会将剩余的多层料箱重新落下,再次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将所有多层料箱分离为单层料箱。

2、一种分箱整箱机构,包括:两个相同的举升机构,位于所述举升机构上方的两个相同的分离机构,位于两个所述举升机构之间的传送带;

3、所述举升机构包括驱动部,导向光轴,直线轴承,挡板,连接板;

4、所述导向光轴不少于两个,其轴向与所述驱动部的驱动方向同为竖直方向设置;

5、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导向光轴数量相同,固定在所述挡板上,与所述导向光轴同轴设置,所述导向光轴能够在直线轴承内往复运动;

6、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直线轴承的上方,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直线轴承垂直角度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板升降;

7、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滑块连接板,限位螺钉,浮动接头,气缸,支撑板,直线滑轨;

8、所述直线滑轨不少于两个,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方;

9、所述支撑板为l形,其与所述直线滑轨数量相同,其底部为工形结构,与直线滑轨的凹槽形状匹配,能够沿直线滑轨的凹槽滑动;

10、所述浮动接头的顶端直径大于后端直径,其后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一端连接,能够随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进行水平方向运动;

11、所述滑块连接板横跨在多个所述支撑板上方,其中部设有台阶凹槽,与所述浮动接头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浮动接头安装到所述滑块连接板的台阶凹槽内,带动其随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方向运动;

12、所述限位螺钉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方,位于所述支撑板l形边的内侧,所述支撑板运动到限位螺钉的位置时,会受到所述限位螺钉的阻挡而停止运动。

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为伺服电缸。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l形的短边与所述滑块连接板平行,所述支撑板l形的长边与所述滑块连接板垂直。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装料、卸料速度,解决操作员占用时间长,生产线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箱整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同的举升机构(100),位于所述举升机构(100)上方的两个相同的分离机构(200),位于两个所述举升机构(100)之间的传送带(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箱整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10)为伺服电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箱整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50)l形的短边与所述滑块连接板(210)平行,所述支撑板(250)l形的长边与所述滑块连接板(210)垂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箱整箱机构,包括:举升机构、分离机构、传送带;举升机构包括驱动部,导向光轴,直线轴承,挡板,连接板;分离机构包括滑块连接板,限位螺钉,浮动接头,气缸,支撑板,直线滑轨。本技术通过两侧的伺服电缸及气缸机构,将第一层料箱以上的部分,进行举升分离,待第一层料箱通过传送带离开分箱区域后,电缸会将剩余的多层料箱重新落下,再次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将所有多层料箱分离为单层料箱。本技术能够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装料、卸料速度,解决操作员占用时间长,生产线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杜亮,谭世江,管立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华域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