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7861发布日期:2023-06-10 02:5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电工程,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机电工程实为机械和电气工程两个专业的统称,但有时也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简称,机电工程包括电气工程技术、自动控制与仪表、给排水、机械设备安装、容器的安装、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设备及管道防腐蚀与绝热技术等,在机电工程中对机电工程设备进行安装时,需要利用到辅助装置辅助使用人员进行机电工程设备安装。

2、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机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一些自重较重的设备进行搬运和安装,主要通过吊车进行搬运移动,费时费力,需要较大的空间移动,移动便捷性不高,不便于使用。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以解决现在的机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一些自重较重的设备进行搬运和安装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一侧内部为空腔,所述空腔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空腔内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所述空腔的一侧开设两个限位槽,所述螺纹滑块的一端穿过限位槽,所述螺纹滑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滑块穿过限位槽的一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均设有夹持柱。

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电机的设置,实现为夹持机构提供动力来源,通过连接块的设置,实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同步转动,通过限位槽的设置,便于限制螺纹滑块的运动轨迹,使螺纹滑块只能沿着限位槽滑动,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实现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同步转动使螺纹滑块朝相反的方向滑动,通过安装座的设置,实现螺纹滑块的滑动带动夹持柱移动,便于夹持柱对物体进行夹持。

5、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柱外侧套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护套。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夹持柱外侧套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护套,增加了夹持柱的摩擦力,便于夹持柱稳固的夹持物体。

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内部穿插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底部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内部设有驱动电机。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轴的设置,便于内部穿插设有的把手控制主动轮的方向,通过主动轮内部设有驱动电机,使主动轮可以带动装置移动,便于工作人员轻便的移动装置。

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另一侧的两端设有轮座,所述轮座底部设有从动轮。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轮座的设置,使装置的支撑面积更大,更为稳固,夹持较重物体时不易倾斜。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安装框架,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顶部设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与升降平台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顶部与安装框架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两端穿插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与安装框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底部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机的设置,实现为升降机构提供动力来源,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实现第一电机的动力传递给第三螺纹杆,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与升降平台螺纹连接,从而使第三螺纹杆的转动带动升降平台沿着导向杆上升或者下降。

13、进一步的,所述把手顶部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驱动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装置与驱动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便于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工作,实现控制移动机构的移动、夹持机构的夹持和升降机构的升降。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通过第二电机的设置,实现为夹持机构提供动力来源,通过连接块的设置,实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同步转动,通过限位槽的设置,便于限制螺纹滑块的运动轨迹,使螺纹滑块只能沿着限位槽滑动,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实现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同步转动使螺纹滑块朝相反的方向滑动,通过安装座的设置,实现螺纹滑块的滑动带动夹持柱移动,便于夹持柱对物体进行夹持,通过夹持柱外侧套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护套,增加了夹持柱的摩擦力,便于夹持柱稳固的夹持物体,通过主动轮内部设有驱动电机,使主动轮可以带动装置移动,便于工作人员轻便的移动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的设置,实现为升降机构提供动力来源,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实现第一电机的动力传递给第三螺纹杆,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与升降平台螺纹连接,从而使第三螺纹杆的转动带动升降平台沿着导向杆上升或者下降。



技术特征:

1.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101)、升降机构(102)和夹持机构(103),所述升降机构(102)包括升降平台(10207),所述升降平台(10207)的一侧内部为空腔,所述空腔底部设有第二电机(10301),所述第二电机(10301)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螺纹杆(10302),所述第一螺纹杆(103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0303),所述连接块(1030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0304),所述第二螺纹杆(10304)的另一端与空腔内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0302)与第二螺纹杆(10304)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杆(10302)与第二螺纹杆(10304)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10305),所述空腔的一侧开设两个限位槽(10308),所述螺纹滑块(10305)的一端穿过限位槽(10308),所述螺纹滑块(10305)与限位槽(10308)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滑块(10305)穿过限位槽(10308)的一端设有安装座(10306),所述安装座(10306)的两端均设有夹持柱(1030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柱(10307)外侧套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护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01)包括底座(10101),所述底座(10101)的一侧设有转动轴(10104),所述转动轴(10104)内部穿插设有把手(10105),所述把手(10105)底部设有主动轮(10106),所述主动轮(10106)内部设有驱动电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01)另一侧的两端设有轮座(10102),所述轮座(10102)底部设有从动轮(1010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01)顶部设有安装框架(10201),所述底座(10101)内部设有第一电机(10202),所述第一电机(10202)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020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203)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0204),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204)顶部设有第三螺纹杆(10205),所述第三螺纹杆(10205)与升降平台(10207)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10205)顶部与安装框架(10201)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升降平台(10207)两端穿插设有导向杆(10206),所述导向杆(10206)的顶部与安装框架(1020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10206)的底部与底座(10101)顶部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0105)顶部设有控制装置(10107),所述控制装置(10107)与驱动电机、第一电机(10202)和第二电机(10301)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机电工程安装用辅助装置,涉及机电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的机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一些自重较重的设备进行搬运和安装的问题,包括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平台,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所述空腔的一侧开设两个限位槽,所述螺纹滑块穿过限位槽的一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均设有夹持柱。本装置通过第二电机的设置,实现为夹持机构提供动力来源,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实现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的同步转动使螺纹滑块朝相反的方向滑动,通过安装座的设置,实现螺纹滑块的滑动带动夹持柱移动,便于夹持柱对物体进行夹持。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令,王玉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