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使用的拱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0889发布日期:2023-06-18 00:4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可重复使用的拱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饮料杯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拱盖。


背景技术:

1、针对饮料杯盖的设计有多种,最常见的在杯盖上设有插管孔,然后将吸管插入杯体内,即可饮用,或者在杯盖上形成有可闭合和打开的饮用口,饮用时,直接打开饮用口,即可饮用。

2、目前,现有的饮用口能够闭合和打开的饮品拱盖,其主要包括具有饮用口的下盖、设置在饮用口处的上盖,其中上盖一般采用可拆卸式或者翻转式,也就是说,用户可通过拆装或者翻转上盖以打开或闭合饮用口,从而满足间歇式饮用需要。

3、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翻转式的上盖,其在打开以后一般通过卡扣的模式定位在下盖上,操作时需要用户施加较大的力才能确保上盖准确扣合,操作费力,且容易造成拱盖的形变和损坏;同时由于现有翻转式的上盖不能进行拆洗,一次使用后只能抛弃,不利于环保理念的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可重复使用的拱盖。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包括开设有饮用口的拱形下盖、翻转设置在下盖上的上盖,其中上盖包括盖面板、设置在盖面板上且能够将饮用口闭合的盖塞,下盖上形成有第一凹槽、自第一凹槽的槽底向下凹陷的第二凹槽;盖面板上设有翻转轴,其中翻转轴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凹槽内且能够转动设置,且翻转轴的外周形成有凸起部,闭合饮用口时,凸起部位于第二凹槽的上方,盖塞插入饮用口内并自周向与饮用口相扣合连接;打开饮用口时,随着翻转轴的转动,盖塞脱离饮用口,凸起部同步插入第二凹槽内,并与第二凹槽的槽底逐渐形成过盈配合以限制上盖和下盖相对运动。

4、优选地,下盖自顶部向下凹陷并形成饮口槽,饮用口位于饮口槽内且靠近下盖边缘的一侧,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位于饮口槽内远离饮用口的一侧,且闭合饮用口时,盖面板位于饮口槽内。这样设置,饮用口闭合时,盖面板能够隐藏于饮口槽内,避免外界碰撞导致损坏的同时,提升拱盖的外观美感。

5、具体的,饮口槽的槽底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面板、自第一面板的一侧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面板,其中第一面板上设有翻转座,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于翻转座上,饮用口形成于第二面板上。方便嘴唇与盖的接触,提高饮感,同时采用斜面配合耸起,更有利于畅饮,而且减少积液。

6、优选地,盖面板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其中翻转轴设置在第一盖体远离第二盖体的一侧,盖塞设置在第二盖体上,且闭合饮用口时,第一盖体自底面贴合在第一面板上,第二盖体自底面贴合在第二面板上。

7、进一步的,第二盖体上形成有操作部,闭合饮用口时,操作部自第二盖体上远离第一盖体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并冒出饮口槽。这样设置,方便用户单手施力顶推上盖以打开饮用口。

8、优选地,第一凹槽沿着翻转轴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凹槽的槽底两端部分别设有支撑模块,翻转轴插装在第一凹槽内并支撑于支撑模块上。这样设置,确保翻转轴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以提升拱盖的使用质感。

9、具体的,每个支撑模块的截面呈自上而下凹陷且与翻转轴相匹配的圆弧状。这样设置,减少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10、进一步的,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形成有延伸部,其中两个延伸部之间形成空隙,且两个延伸部和两个支撑模块之间形成翻转轴的定位区,翻转轴在上下运动中穿过空隙以插入或脱离定位区。这样设置,拱盖通常采用注塑工艺制成,因此利用材质的弹性,翻转轴能够压进或脱离定位区,十分方便上盖的拆卸和安装。

11、优选地,凸起部有两个,且沿着翻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第二凹槽有两个且与两个凸起部一一对应;两个第二凹槽位于两个支撑模块之间。

12、优选地,第二凹槽的槽底的截面包括向下拱起的第一弧形段、自第一弧形段靠近饮用口的一侧向饮用口方向延伸且向上拱起的第二弧形段。这样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13、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4、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翻转轴与下盖之间在翻转中形成过盈配合,这样一来,用户将上盖打开至一定角度后松手即可实现下盖和上盖之间的定位,操作省力、方便;另一方面通过上盖采用可拆卸设计,方便用户拆洗,实现拱盖可重复使用,符合环保理念。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包括开设有饮用口的拱形下盖、翻转设置在所述下盖上的上盖,其中所述上盖包括盖面板、设置在所述盖面板上且能够将所述饮用口闭合的盖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上形成有第一凹槽、自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向下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盖面板上设有翻转轴,其中所述翻转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且能够转动设置,且所述翻转轴的外周形成有凸起部,闭合所述饮用口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方,所述盖塞插入所述饮用口内并自周向与所述饮用口相扣合连接;打开所述饮用口时,随着所述翻转轴的转动,所述盖塞脱离所述饮用口,所述凸起部同步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逐渐形成过盈配合以限制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自顶部向下凹陷并形成饮口槽,所述饮用口位于所述饮口槽内且靠近下盖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饮口槽内远离所述饮用口的一侧,且闭合所述饮用口时,所述盖面板位于所述饮口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口槽的槽底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面板、自所述第一面板的一侧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翻转座,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于所述翻转座上,所述饮用口形成于所述第二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面板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其中所述翻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远离所述第二盖体的一侧,所述盖塞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上,且闭合所述饮用口时,所述第一盖体自底面贴合在所述第一面板上,所述第二盖体自底面贴合在所述第二面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上形成有操作部,闭合所述饮用口时,所述操作部自所述第二盖体上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斜向上延伸并冒出所述饮口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翻转轴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两端部分别设有支撑模块,所述翻转轴插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并支撑于所述支撑模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模块的截面呈自上而下凹陷且与所述翻转轴相匹配的圆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形成有延伸部,其中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空隙,且两个所述延伸部和两个所述支撑模块之间形成所述翻转轴的定位区,所述翻转轴在上下运动中穿过所述空隙以插入或脱离所述定位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有两个,且沿着所述翻转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凹槽有两个且与两个所述凸起部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模块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的截面包括向下拱起的第一弧形段、自所述第一弧形段靠近所述饮用口的一侧向所述饮用口方向延伸且向上拱起的第二弧形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可重复使用的拱盖,其包括开设有饮用口的拱形下盖、翻转设置在下盖上的上盖,其中上盖包括盖面板、设置在盖面板上且能够将饮用口闭合的盖塞,下盖上形成有第一凹槽、自第一凹槽的槽底向下凹陷的第二凹槽;盖面板上设有翻转轴,其中翻转轴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凹槽内且能够转动设置,且翻转轴的外周形成有凸起部。本技术一方面通过翻转轴与下盖之间在翻转中形成过盈配合,这样一来,用户将上盖打开至一定角度后松手即可实现下盖和上盖之间的定位,操作省力、方便;另一方面通过上盖采用可拆卸设计,方便用户拆洗,实现拱盖可重复使用,符合环保理念。

技术研发人员:洪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来纳塑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