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2396发布日期:2023-11-17 16:1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抓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料抓取,提别是涉及一种抓斗。


背景技术:

1、电厂桥机以接卸电煤为主兼顾转驳装船,转驳范围为:铁矿石、黄沙、石子等矿物质。在接卸非电煤物种时依据其它物种的比重需选择更换小型抓斗使用,起到防止设备超载作用,接卸电煤时小抓斗就需更换为标配抓斗。

2、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反复更换抓斗,这样即浪费钢丝绳的长度(每次更换抓斗时开闭钢丝绳都需切头),又费时、费力和降低了船舶接卸效率。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抓斗,以使在船舶接卸时由于物料不同不必频繁更换抓斗,从而提高船舶接卸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船舶接卸时由于物料不同需要频繁更换抓斗,从而降低了船舶接卸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抓斗。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一种抓斗,包括:斗体;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斗体;承重部,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承重部的一端;限位部,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斗体,用于限制所述斗体的开合动作。

3、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分别设于所述斗体的两侧。

4、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为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分别设于所述斗体的两侧。

5、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重部有两个,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的另一端共接于第一承重部的一端。

6、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抓斗的顶端连接第二承重部。

7、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承重部为第一承梁和第二承梁。

8、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斗体的顶端开合连接处;第二限位块,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进一步限制所述第一限位块对所述斗体限制的开合动作。

9、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斗体的顶端开合连接处;限位钢丝绳,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之间且位于所述斗体的开合处。

10、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起重部,设于所述第一承重部的另一端,用于使所述斗体起落。

11、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起重部包括:平衡架,设于所述第一承重部的另一端;起重链,所述起重链的一端连接所述平衡架的中心;楔套,设于所述起重链的另一端。

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抓斗,包括斗体;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斗体;承重部,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承重部的一端;限位部,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斗体,用于限制所述斗体的开合动作。通过上述抓斗,在船舶接卸时由于物料不同不必频繁更换抓斗,从而提高船舶接卸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抓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分别设于所述斗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分别设于所述斗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有两个,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的另一端共接于第一承重部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的顶端连接第二承重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部为第一承梁和第二承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部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抓斗,包括斗体;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斗体;承重部,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承重部的一端;限位部,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斗体,用于限制所述斗体的开合动作。通过上述抓斗,在船舶接卸时由于物料不同不必频繁更换抓斗,从而提高船舶接卸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袁键,陈蔡辉,薛晓丹,陈兵,徐敏,黄君,杨健,潘宸,殷云峰,杨斌,陈浩亮,戴俊,王鹏,高路,张嘉铖,朱天啸,汤镭,倪丰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