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5531发布日期:2023-08-24 17:1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卷扬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在地下桩基、地下连续墙等地下结构工程水下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多采用导管法进行施工,即混凝土依靠自重从料仓通过导管流向浇筑部位,由于水压力以及浇筑深度等作业环境原因,使得作业时需不停的上提下放才能保证浇筑质量。目前,一般采用电机直接带动卷扬机进行料仓的提放作业,通过电机的正、反转,制动等运行状态切换,实现料斗上提下放及驻车操作。这种方式需要频繁切换电路,对电机使用寿命不利,且机构正、反转速相对固定,无法实现无级调速,机构整体转向动作不平顺,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利用齿轮差速原理,实现在不改变电动机转速和转向的前提下,自由切换卷扬机的转速和转向,达到卷扬机无级调速、换向、驻车的功能。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包括基座、驱动机构、卷扬机构和换向机构,所述卷扬机构和所述换向机构都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卷扬机构和所述换向机构,所述卷扬机构通过钢丝绳连接料斗。

3、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支柱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右端,所述第二底板高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端面两端各连接一个轴承支架,所述第一底板上端面两端各连接一个操纵杆支座,两个所述操纵杆支座的圆弧斜面各连接一根制动钢带,两个所述操纵杆支座的上端各开设有凹槽,并各自通过销轴连接有一根操纵杆,所述制动钢带远离所述操纵杆支座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操纵杆上;所述第一底板的侧边连接两根支腿,两根所述支腿的上端活动连接定滑轮。

4、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输出端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连接三根次轴,三根次轴的外端各活动连接一个第三齿轮;所述驱动轴的两端活动连接在两个轴承支架上。

5、优选的,所述卷扬机构包括制动轮和卷筒,所述制动轮连接在所述卷筒的右端;第一传动轴位于所述卷筒内部,所述第一传动轴左端外侧壁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右端外侧壁与所述制动轮的内部支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套接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三个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6、优选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轮,所述换向轮内侧支架连接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右端外侧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套接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三个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7、优选的,所述制动轮和所述换向轮的外侧都开设有制动槽,所述制动槽与所述制动钢带相匹配。

8、优选的,所述钢丝绳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上,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后连接所述料斗。

9、优选的,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基座、驱动机构、卷扬机构和换向机构,其中采用齿轮差速原理,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卷扬机正、反转,及制动等工况,无需进行电机电路换向,或通、断电操作,避免频繁操作电机致使其磨损、电路设备老化。采用齿轮差速原理,通过操作杆手动调节换向轮阻力,实现卷扬机无级调速,操作简便,满足不同速度提升、下放负载的工况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驱动机构(2)、卷扬机构(3)和换向机构(4),所述卷扬机构(3)和所述换向机构(4)都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所述卷扬机构(3)和所述换向机构(4),所述卷扬机构(3)通过钢丝绳(5)连接料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第一底板(1-1)和第二底板(1-2),所述第二底板(1-2)通过支柱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板(1-1)右端,所述第二底板(1-2)高于所述第一底板(1-1);所述第一底板(1-1)上端面两端各连接一个轴承支架(1-3),所述第一底板(1-1)上端面两端各连接一个操纵杆支座(1-4),两个所述操纵杆支座(1-4)的圆弧斜面各连接一根制动钢带(1-5),两个所述操纵杆支座(1-4)的上端各开设有凹槽,并各自通过销轴连接有一根操纵杆(1-6),所述制动钢带(1-5)远离所述操纵杆支座(1-4)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操纵杆(1-6)上;所述第一底板(1-1)的侧边连接两根支腿(1-7),两根所述支腿(1-7)的上端活动连接定滑轮(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和减速机(2-2),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机(2-2),所述减速机(2-2)输出端连接驱动轴(2-3),所述驱动轴(2-3)上连接三根次轴,三根次轴的外端各活动连接一个第三齿轮(2-4);所述驱动轴(2-3)的两端活动连接在两个轴承支架(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构(3)包括制动轮(3-1)和卷筒(3-4),所述制动轮(3-1)连接在所述卷筒(3-4)的右端;第一传动轴(3-2)位于所述卷筒(3-4)内部,所述第一传动轴(3-2)左端外侧壁连接第一齿轮(3-3),所述第一传动轴(3-2)右端外侧壁与所述制动轮(3-1)的内部支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3-2)套接在所述驱动轴(2-3)上,所述第一齿轮(3-3)与三个所述第三齿轮(2-4)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4)包括换向轮(4-1),所述换向轮(4-1)内侧支架连接第二传动轴(4-2),所述第二传动轴(4-2)右端外侧连接第二齿轮(4-3),所述第二传动轴(4-2)套接在所述驱动轴(2-3)上,所述第二齿轮(4-3)与三个所述第三齿轮(2-4)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轮(3-1)和所述换向轮(4-1)的外侧都开设有制动槽,所述制动槽与所述制动钢带(1-5)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5)一端缠绕在所述卷筒(3-4)上,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1-8)后连接所述料斗(6)。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1)和所述减速机(2-2)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1-2)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卷扬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包括基座、驱动机构、卷扬机构和换向机构,所述卷扬机构和所述换向机构都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卷扬机构和所述换向机构,所述卷扬机构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料斗。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差速式卷扬机换向及驻车机构,利用齿轮差速原理,实现在不改变电动机转速和转向的前提下,自由切换卷扬机的转速和转向,达到卷扬机无级调速、换向、驻车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罗长春,罗秀梅,朱骏,梅思远,潘秀华,刘绩,张勇,高婷,赵益,黄学德,杨维,汤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思立博(上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