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7993发布日期:2023-11-17 13:3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绕桩吊,具体为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海上风电产业迅猛发展,海上风电场也开始向深远海前进,10mw及以上的单机容量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增加,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吊机起重能力需求更高,从起重能力800~1200吨,现已发展至2000吨并逐步提升。绕桩吊机作为海上风电平台的主要起重设备,随着吊重能力的提升,对吊机基座的结构形式也有更高的要求。

2、随着风电安装平台作业的区域不断往深海前进,桩腿直径也在不断加大,现有的绕桩塔式海工吊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平台的空间,往往风电机组、管桩等布置紧凑,靠近吊机,这样使得吊机的最小工作幅度尽可能小,为了避免与桩腿干涉,这时,就不得不在臂架桁架设计上考虑避开桩腿,通常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3、1、缩短臂架长度,加高基座的高度,以达到满足吊机的最小工作幅度,这样会造成整机的重量偏重,重心偏高,不利于平台的稳性和有效载荷;

4、2、臂架第一档联系梁往臂架头部移动以避开与桩腿干涉,这样不利于臂架根部单只腿的稳定性,因此造成底盘结构的受力不均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包括两个转动脚,所述转动脚的外沿开设有转动轴承,一个所述转动脚的顶部固定装配有第一臂架,另一个所述转动脚的顶部固定装配有第二臂架,所述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的内壁处固定装配有第一桁架,所述第一桁架的两端顶部固定装配有连接杆一,所述第一桁架的两端底部固定装配有连接杆二,所述第一桁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桁架,所述第二桁架的顶部两端设置有固定连接零件。

3、优选的,所述第一桁架包括有主梁一,所述主梁一的两侧外沿皆固定装配有辅助杆一,所述主梁一的两侧外沿皆对称设置有支杆一和支杆二,所述主梁一的中部外沿固定装配有中固杆一,所述辅助杆一、支杆一、支杆二和中固杆一之间皆固定装配有三角杆一,所述三角杆一与辅助杆一和支杆一相皆处皆固定装配有连接件。

4、优选的,所述第二桁架包括有主梁二,所述主梁二的两侧外沿皆固定装配有辅助杆二,所述主梁二的两侧外沿皆对称设置有支杆三的中部外沿固定装配有中固杆二,所述辅助杆二、支杆三和中固杆二之间皆固定装配有三角杆二,所述中固杆二远离主梁二的一端固定装配有v形杆,所述三角杆二与辅助杆二、支杆三和中固杆二相接处皆固定装配有套接件。

5、优选的,所述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两端距离较远,且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两端之间皆设置有一段平段,平段上设置有较小的坡度。

6、优选的,所述v形杆和主梁一皆用于扩大臂架结构与桩腿之间间隙,所述主梁一和v形杆分别通过三角杆一和三角杆二实现固定装配,所述主梁一和v形杆设置有较小倾斜角度。

7、优选的,所述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两端之间皆设置有一段平段,且平段部分长度为600mm至1000mm之间,所述主梁一和v形杆的倾斜角度为10度至30度之间,且主梁一和v形杆分别向靠近中固杆一和中固杆二的一侧倾斜。

8、优选的,所述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两端之间皆设置有一段平段,平段上设置的坡度为1度至5度之间,所述的v形杆、主梁一与三角杆二和三角杆一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70度之间。

9、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零件包括有夹板一、夹板二,所述夹板一和夹板二的内腔皆套接有螺栓,所述夹板一和夹板二的内壁处皆固定装配有挡板一、挡板二和挡板三,所述固定连接零件还包括有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且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分别固定装配于第二桁架的顶部外壁。

10、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通过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的两端采用一段平段的结构能够将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两端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增加平段的长度和采用较小的坡度过渡,上下截面对称的设计,使得力能够更加顺畅地传递,从而减小了整机的重量偏重、重心偏高的问题,采用主梁一、v形杆与较小倾斜角度的三角杆一、三角杆二相结合的结构,可以扩大第一桁架、第二桁架与桩腿之间的间隙,同时提高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解决了空间干涉问题,从而提高了绕桩吊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12、2、该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通过通过螺栓将夹板一和夹板二固定于第二桁架与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的两侧,使第二桁架实现固定装配,同时通过将和分别固定装配于第二桁架的顶部外壁,利用挡板三和挡板二将和进行覆盖,使第二桁架与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之间进一步实现固定,使得第二桁架不能实现上下移动,而通过将挡板一设置于第一臂架或第二臂架皆远离第二桁架的一侧外壁处,使得固定连接零件可通过挡板一和挡板三、挡板二实现对第二桁架的进一步固定



技术特征:

1.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5)包括有主梁一(501),所述主梁一(501)的两侧外沿皆固定装配有辅助杆一(502),所述主梁一(501)的两侧外沿皆对称设置有支杆一(503)和支杆二(504),所述主梁一(501)的中部外沿固定装配有中固杆一(506),所述辅助杆一(502)、支杆一(503)、支杆二(504)和中固杆一(506)之间皆固定装配有三角杆一(505),所述三角杆一(505)与辅助杆一(502)和支杆一(503)相皆处皆固定装配有连接件(5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桁架(8)包括有主梁二(801),所述主梁二(801)的两侧外沿皆固定装配有辅助杆二(802),所述主梁二(801)的两侧外沿皆对称设置有支杆三(803),所述主梁二(801)的中部外沿固定装配有中固杆二(805),所述辅助杆二(802)、支杆三(803)和中固杆二(805)之间皆固定装配有三角杆二(804),所述中固杆二(805)远离主梁二(801)的一端固定装配有v形杆(806),所述三角杆二(804)与辅助杆二(802)、支杆三(803)和中固杆二(805)相接处皆固定装配有套接件(8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5)和第二桁架(8)两端距离较远,且第一桁架(5)和第二桁架(8)两端之间皆设置有一段平段,平段上设置有较小的坡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杆(806)和主梁一(501)皆用于扩大臂架结构与桩腿之间间隙,所述主梁一(501)和v形杆(806)分别通过三角杆一(505)和三角杆二(804)实现固定装配,所述主梁一(501)和v形杆(806)设置有较小倾斜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5)和第二桁架(8)两端之间皆设置有一段平段,且平段部分长度为600mm至1000mm之间,所述主梁一(501)和v形杆(806)的倾斜角度为10度至30度之间,且主梁一(501)和v形杆(806)分别向靠近中固杆一(506)和中固杆二(805)的一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5)和第二桁架(8)两端之间皆设置有一段平段,平段上设置的坡度为1度至5度之间,所述的v形杆(806)、主梁一(501)与三角杆二(804)和三角杆一(505)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70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零件(9)包括有夹板一(901)、夹板二(902),所述夹板一(901)和夹板二(902)的内腔皆套接有螺栓(906),所述夹板一(901)和夹板二(902)的内壁处皆固定装配有挡板一(903)、挡板二(904)和挡板三(905),所述固定连接零件(9)还包括有第一卡板(907)和第二卡板(908),且第一卡板(907)和第二卡板(908)分别固定装配于第二桁架(8)的顶部外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绕桩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包括两个转动脚,所述转动脚的外沿开设有转动轴承,一个所述转动脚的顶部固定装配有第一臂架,另一个所述转动脚的顶部固定装配有第二臂架,所述第一臂架和第二臂架的内壁处固定装配有第一桁架,所述第一桁架的两端顶部固定装配有连接杆一。该应用于绕桩吊大角度变幅的V型结构,通过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的两端采用一段平段的结构能够将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两端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增加平段的长度和采用较小的坡度过渡,上下截面对称的设计,使得力能够更加顺畅地传递,从而减小了整机的重量偏重、重心偏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滕贻健,陈祖强,刘振海,陈华兵,王鹏,张明松,孙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天时海洋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