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8444发布日期:2023-08-24 18:4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居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


背景技术:

1、茶水桶主要用于盛放泡茶过程中产生的废茶水和茶渣,茶水桶作为泡茶过程中的辅助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市面上常见的垃圾桶主要为翻盖式结构,在中国专利局公开的cn201186801y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翻盖式垃圾桶,其桶盖的一端通过铰接件铰接在桶体上端的开口处,通过上下翻转桶盖即可实现桶盖开合,当翻转打开桶盖时,桶盖置于桶体的上方,然而通常茶水桶是放置于茶几下方或附近,空间相对较为狭小,翻盖式结构不便于开合桶盖,将桶盖翻至桶体上比较占用空间,并且桶盖置于桶体的开口处,容易干涉到使用者投放或取出垃圾,故需对现有技术做出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解决背景技术中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设计的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包括桶体、桶盖、连接臂,所述桶体与所述桶盖通过连接臂可滑动连接,所述桶体两侧设置有卯钉,所述连接臂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臂的一端通过所述卯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铰接于所述桶体上,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设有铰接轴,所述桶盖与所述铰接轴相对应处设有铰接座,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铰接座配合铰接于所述桶盖上。

3、其中,还包括框盖,所述框盖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桶体上,所述框盖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臂置于所述滑槽中。

4、其中,所述滑槽的底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卯钉设于所述延伸部靠内的一侧上。

5、其中,所述连接臂包括长连接臂、短连接臂、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一端连接所述长连接臂,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短连接臂。

6、其中,所述滑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部、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倾斜的角度与所述短连接臂倾斜的角度相匹配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部倾斜的角度与所述长连接臂倾斜的角度相匹配设置。

7、其中,所述连接臂的长度大于所述卯钉到所述第一倾斜部的距离,所述连接臂抵接在所述框盖上。

8、其中,所述滑槽与所述连接臂之间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9、其中,所述框盖上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设于所述连接臂上安装孔的相对向处。

10、其中,所述凹部的两侧设置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设于所述凹部与所述滑槽的连接处。

11、其中,所述桶体上设置有滤水篮,所述滤水篮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排水管的通孔,所述滤水篮置于所述桶体上。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桶盖上设置卯钉,桶体上设置铰接座,连接臂一端通过安装孔与卯钉配合铰接在桶体上,连接臂另一端设置铰接轴与桶盖上的铰接座铰接,使得桶盖能够更贴近桶体的开口向后滑开,并由于桶盖与连接臂为铰接,打开后的桶盖为垂挂在桶体的后侧且桶盖的高度只是略高于桶体,有利于减少占用空间,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够正常开合桶盖,采用滑盖式结构使桶盖置于桶体后方,可减少出现桶盖干涉使用者投放或取出垃圾。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包括桶体(1)、桶盖(2)、连接臂(3),所述桶体(1)与所述桶盖(2)通过连接臂(3)可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两侧设置有卯钉(101),所述连接臂(3)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301),所述连接臂(3)的一端通过所述卯钉(101)与所述安装孔(301)配合铰接于所述桶体(1)上,所述连接臂(3)的另一端设有铰接轴(302),所述桶盖(2)与所述铰接轴(302)相对应处设有铰接座(201),所述连接臂(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铰接轴(302)与所述铰接座(201)配合铰接于所述桶盖(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盖(102),所述框盖(102)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桶体(1)上,所述框盖(102)的两侧设置有滑槽(103),所述连接臂(3)置于所述滑槽(10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3)的底端设置有延伸部(104),所述卯钉(101)设于所述延伸部(104)靠内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3)包括长连接臂(303)、短连接臂(304)、弯折部(305),所述弯折部(305)一端连接所述长连接臂(303),所述弯折部(30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短连接臂(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部(105)、第二倾斜部(106),所述第一倾斜部(105)倾斜的角度与所述短连接臂(304)倾斜的角度相匹配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部(106)倾斜的角度与所述长连接臂(303)倾斜的角度相匹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3)的长度大于所述卯钉(101)到所述第一倾斜部的距离,所述连接臂抵接在所述框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3)与所述连接臂(3)之间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盖(102)上设置有凹部(107),所述凹部(107)设于所述连接臂(3)上安装孔(301)的相对向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107)的两侧设置有圆弧面(108),所述圆弧面(108)设于所述凹部(107)与所述滑槽(103)的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上设置有滤水篮(4),所述滤水篮(4)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排水管的通孔(401),所述滤水篮(4)置于所述桶体(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居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垃圾桶体结构,包括桶体、桶盖、连接臂,桶体与桶盖通过连接臂可滑动连接,桶体两侧设置有卯钉,连接臂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连接臂的一端通过卯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铰接于所述桶体上,连接臂的另一端设有铰接轴,桶盖与所述铰接轴相对应处设有铰接座,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铰接座配合铰接于所述桶盖上,使得桶盖能够更贴近桶体的开口向后滑开,并由于桶盖与连接臂为铰接,打开后的桶盖为垂挂在桶体的后侧且桶盖的高度只是略高于桶体,有利于减少占用空间,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够正常开合桶盖,采用滑盖式结构使桶盖置于桶体后方,可减少出现桶盖干涉使用者投放或取出垃圾。

技术研发人员:林沛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沛佳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