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2961发布日期:2023-10-06 12:2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物料分料,具体地,涉及一种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1、选煤厂作为煤炭清洁利用的第一个加工场所,主要作用是排出煤流中的矸石等低价值的物料,通常采用的工艺主要是湿法工艺,即重介质分选工艺和跳汰分选工艺,重介质分选工艺为了保证悬浮液的稳定性和重介泵的出料压力稳定,从而保证分选设备的入料压力的稳定,需要不断调整悬浮液桶的液位和密度。包括跳汰分选机分选工艺在内的湿法分选还会用到大量的煤泥桶,这部分物料通过煤泥泵以一定的压力输送至分级旋流器进行分级浓缩,由于分选旋流器要求入料压力和流量稳定,所以对应煤泥桶的液位需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综上所述选煤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分料装置进行桶位和密度调整。

2、针对现有技术的分料装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分料的物料为保证避免溢流现象,一般采用敞口容器,即出料管道设计流量大于入料管道,导致出料管道内的物料不是满管流动,这不利于装置分料结构对物料进行分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料装置,该分料装置有利于提升对物料的分料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分料装置,包括入料箱、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分料盘以及接料箱;

3、所述入料箱的底部为漏斗结构;

4、所述接料箱位于所述入料箱的下方,所述接料箱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接料箱包括独立布置的第一接料腔和第二接料腔;

5、所述第一支管的上端与所述漏斗结构的收口处连通,所述第一支管的下端与所述分料盘连通,所述分料盘的底端布置在所述开口内,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支管的物料分配至第一接料腔和/或第二接料腔;

6、所述第二支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入料箱的侧壁,并与所述入料箱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支管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接料箱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一接料腔或所述第二接料腔连通。

7、可选地,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支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入料箱的侧壁,并与所述入料箱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三支管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接料箱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二接料腔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一接料腔连通。

8、可选地,所述分料盘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入料箱的出料口连通的第一入口,所述分料盘具有分别与第一入口连通的第一分配室和第二分配室,所述第一分配室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接料腔连通,所述第二分配室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接料腔连通。

9、可选地,所述分料盘包括两个挡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隔板;

10、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在所述两个挡板之间,所述两个挡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限定出空腔;

11、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空腔内,以分隔出所述第一分配室和所述第二分配室;

12、所述第一入口包括与所述第一分配室连通的第一子入口和与所述第二分配室连通第二子入口,所述第一子入口和所述第二子入口被所述隔板隔开。

13、可选地,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段、第二隔板段和第三隔板段,所述第二隔板段和所述第三隔板段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段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隔板段的下端间隔,以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呈角度布置;

14、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隔板段的下端之间具有间隙,以构造出第一分配室的出料口;

15、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隔板段的下端之间具有间隙,以构造出第二分配室的出料口。

16、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板段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方;

17、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两个挡板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挡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供所述第一支管插入。

18、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为弧形板,所述两个挡板为圆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侧与所述圆形板的边缘贴合。

19、可选地,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料箱上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分料盘相对于所述接料箱的活动,以调节从所述第一入口进入所述第一分配室和第二分配室的物料比例。

20、可选地,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分料盘相对于所述接料箱转动的角度或平移的距离。

21、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件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连接于所述接料箱,所述驱动件布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22、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穿设于所述分料盘,并且,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接料箱;

23、所述驱动件的转轴与所述支撑轴的一端传动连接。

24、上述技术方案,入料箱底部通过第一支管与分料盘连通,分料盘将第一支管内的物料按需求分配至第一接料腔和第二接料腔,其中为了使得第一支管处于满管状态从而便于分料,将入料箱底部设置为漏斗结构,同时考虑到入料箱上端的入料口大于入料箱下端的出料口,为避免出现入料箱内的物料从入料箱上端的入料口溢出的情况,因此在入料箱的侧壁上设置第二支管,并与第一接料腔或第二接料腔连通,使得入料箱内的物料从第二支管溢流出,通过上述设置,既实现了第一支管满管的目的,又避免出现物料从入料箱的入料口溢流出的情况。

2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箱、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分料盘以及接料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盘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入料箱的出料口连通的第一入口,所述分料盘具有分别与第一入口连通的第一分配室和第二分配室,所述第一分配室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接料腔连通,所述第二分配室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接料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盘包括两个挡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段、第二隔板段和第三隔板段,所述第二隔板段和所述第三隔板段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段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二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隔板段的下端间隔,以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呈角度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段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为弧形板,所述两个挡板为圆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侧与所述圆形板的边缘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料箱上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分料盘相对于所述接料箱的活动,以调节从所述第一入口进入所述第一分配室和第二分配室的物料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分料盘相对于所述接料箱转动的角度或平移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件和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连接于所述接料箱,所述驱动件布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分料装置,包括入料箱、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分料盘以及接料箱,入料箱的底部为漏斗结构,接料箱位于入料箱的下方,接料箱的上端具有开口,接料箱包括独立布置的第一接料腔和第二接料腔,第一支管的上端与漏斗结构的收口处连通,第一支管的下端与分料盘连通,分料盘的底端布置在开口内,用于将来自第一支管的物料分配至第一接料腔和/或第二接料腔,第二支管的上端连接于入料箱的侧壁,并与入料箱的内部连通,第二支管的下端连接于接料箱的侧壁,并与第一接料腔或第二接料腔连通。该分料装置可以实现对物料的有效分料,提升物料的分料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海,宋万军,张云峰,蒋涵元,白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