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9086发布日期:2023-09-04 07:3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倍速输送线领域,具体涉及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


背景技术:

1、目前,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经常使用倍速输送线传送物料,有时需要将输送线上的物料旋转一定的角度。传统的顶升回转单元采用电机减速机和皮带传动或者链传动的形式,再配合气缸等实现对物料的旋转;或是采用多个气缸配合的形式。相对结构都比较复杂,安装和维护难度较大,整体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传统顶升回转单元结构复杂,安装和维护难度较大的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安装在两倍速输送线体底面的顶升气缸安装板,顶升气缸安装板中央穿设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上方安装旋转气缸安装板,第一气缸控制旋转气缸安装板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旋转气缸安装板上方通过旋转气缸连接旋转托板,旋转托板用于承托装有物料的托盘,旋转气缸工作时带动旋转托板转动,进而带动托盘转动。

3、所述旋转托板上安装定位插销,能够精确定位托盘,且在旋转托盘时使其不会发生滑动。

4、所述顶升气缸安装板两端安装端部带法兰的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底面与地面接触,可保证顶升时的稳定性。

5、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顶升气缸安装板上,第一气缸的伸缩杆顶面固定连接旋转气缸安装板,实现第一气缸的牢固连接。

6、所述顶升气缸安装板为钣金冲压件,采用钣金冲压件作为该结构的承载主体,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极大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

7、所述旋转托板的宽度小于两个倍速输送线体的间距,为旋转托板的运动提供空间。

8、所述直线轴承端部的法兰与旋转气缸安装板接触,对旋转气缸安装板进行支撑。

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通过两种气缸相互配合完成顶升和旋转的动作,可根据要求调整旋转气缸的预设旋转角度;采用钣金冲压件作为该结构的承载主体,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极大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两倍速输送线体(4)底面的顶升气缸安装板(5),顶升气缸安装板(5)中央穿设第一气缸(7),第一气缸(7)上方安装旋转气缸安装板(8),第一气缸(7)控制旋转气缸安装板(8)进行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托板(1)上安装定位插销(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气缸安装板(5)两端安装端部带法兰的直线轴承(6),直线轴承(6)底面与地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7)的缸体固定安装在顶升气缸安装板(5)上,第一气缸(7)的伸缩杆顶面固定连接旋转气缸安装板(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气缸安装板(5)为钣金冲压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托板(1)的宽度小于两个倍速输送线体(4)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轴承(6)端部的法兰与旋转气缸安装板(8)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倍速输送线用顶升回转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两倍速输送线体底面的顶升气缸安装板,顶升气缸安装板中央穿设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上方安装旋转气缸安装板,第一气缸控制旋转气缸安装板进行升降运动;所述旋转气缸安装板上方通过旋转气缸连接旋转托板,旋转托板用于承托装有物料的托盘,旋转气缸工作时带动旋转托板转动,进而带动托盘转动。本方案能够解决传统顶升回转单元结构复杂、安装和维护难度较大,且整体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宇,石洪,贾文轩,郑志锋,张保印,赵森,程大伟,王帅,杨庆军,汪松泉,乔雄文,杜祥雨,王素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南瑞捷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