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氧组件及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1601发布日期:2023-07-28 02:3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供氧组件及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具体而言,涉及供氧组件及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1、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居住条件的不断提升和改善,电梯的使用量迅速上升,人们对电梯的使用感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电梯轿厢中通常未配备应急供氧设备,难以适用于需要对电梯轿厢进行应急供氧的各种紧急情况,在发生火灾时,由于电梯轿厢是一个独立且相对封闭的空间,氧气容量有限,乘客长时间处于电梯轿厢中导致缺氧的情况,乘客突发疾病导致缺氧的情况,或者,电梯轿厢在高原低氧环境中持续运行,造成乘客缺氧不适,引发高原反应的情况等。

2、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2121633035.0)所公开的“一种应急供氧箱”,其说明书公开:包括箱体、供氧组件、气压表、电控气阀和控制面板,供氧组件包括氧气瓶、氧气输送管和吸氧工具;箱体嵌入式地设置于电梯轿厢的侧壁,供氧组件、气压表和电控气阀设置于箱体的内部;吸氧工具被配置为由用户手动通过盖板的第二区域取出并与氧气输送管连接进行吸氧;气压表被配置为检测氧气瓶的气压;电控气阀被配置为控制氧气输送管的氧气流速;控制面板被配置为显示气压和氧气流速、在气压小于气压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以及根据用户的操作控制氧气流速,可以在不占用电梯轿厢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实现应急供氧功能,并且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知并自主控制电梯轿厢内的供氧情况;上述专利可以佐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供氧组件及电梯轿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电梯轿厢中通常未配备应急供氧设备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供氧组件,以改善上述问题。

4、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5、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转动设有防火门,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前端设有位于外壳顶部的防护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供氧机构;

6、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于外壳顶部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前端设有位于防护机构内部的氧气罩;

7、所述供氧机构包括安装于外壳内部的氧气瓶。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内部的中部通过卷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绕设有位于安装架内部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氧气罩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通过出气接头与氧气瓶连通。

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的前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滑动设有套设于导气管上的滑块。

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槽内部的顶端以及内部的底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固定设有位于两个滑槽内部的圆杆。

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氧气罩的前端固定设有橡胶带。

1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架前端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前端转动设有防护门。

13、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氧机构阀门的顶部固定设有方形柱。

1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底端穿过安装架且开设有与方形柱匹配的方形槽。

1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火门靠近外壳的一侧固定嵌设有磁铁,所述外壳的前端也嵌设有与防火门后端磁铁对应的磁铁。

16、电梯轿厢,包括轿厢主体,所述轿厢主体的两侧固定嵌设有若干个外壳。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9、1.通过设置的安装机构以及供养机构,当发生火灾或者在高原低氧环境中持续运行时,打开防护机构中的防护门,可以将安装机构中的氧气罩拉出,然后将其带上,可以使用氧气罩通过导气管呼吸氧气瓶内的氧气,打开防护门可以将使用过后的氧气瓶进行更换,实现了防止乘客缺氧不适引发高原反应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中通常未配备应急供氧设备的问题;

20、2.通过设置的安装机构及供氧机构,当使用安装机构中的氧气罩时,打开防护机构中的防护门,通拉动氧气罩使导气管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时可以带动供养机构中的方向柱转动,从而打开氧气瓶的阀门,时乘坐人员可以及时吸氧,当不用使用时,转轴内的卷簧会带动转轴复位,从而关闭氧气瓶的阀门,避免氧气流失。



技术特征:

1.供氧组件,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端转动设有防火门(2),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有安装机构(3),所述安装机构(3)的前端设有位于外壳(1)顶部的防护机构(4),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有供氧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01)内部的中部通过卷簧转动连接有转轴(302),所述转轴(302)上绕设有位于安装架(301)内部的导气管(305),所述导气管(305)的一端与氧气罩(307)连通,所述导气管(305)的另一端通过出气接头(503)与氧气瓶(50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01)的前端开设有活动槽(303),所述活动槽(303)的内部滑动设有套设于导气管(305)上的滑块(3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303)内部的顶端以及内部的底端均开设有滑槽(304),所述滑块(306)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固定设有位于两个滑槽(304)内部的圆杆(3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罩(307)的前端固定设有橡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安装于安装架(301)前端的防护罩(401),所述防护罩(401)的前端转动设有防护门(4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机构(5)阀门的顶部固定设有方形柱(5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2)的底端穿过安装架(301)且开设有与方形柱(502)匹配的方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2)靠近外壳(1)的一侧固定嵌设有磁铁,所述外壳(1)的前端也嵌设有与防火门(2)后端磁铁对应的磁铁。

10.一种电梯轿厢,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主体(6),所述轿厢主体(6)的两侧固定嵌设有若干个外壳(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供氧组件及电梯轿厢,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转动设有防火门,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前端设有位于外壳顶部的防护机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供氧机构,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安装机构以及供养机构,当发生火灾或者在高原低氧环境中持续运行时,打开防护机构中的防护门,可以将安装机构中的氧气罩拉出,然后将其带上,可以使用氧气罩通过导气管呼吸氧气瓶内的氧气,实现了防止乘客缺氧不适引发高原反应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中通常未配备应急供氧设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剑锋,郑永安,周金龙,汤萍妹,张巧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法斯特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