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矿厂矿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4101发布日期:2023-09-13 21:1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选矿厂矿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矿山开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选矿厂矿仓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1、当前地下开采矿山所对应地表选矿厂当采用常规破碎流程、高压辊磨机新工艺破碎流程时,按照地下开采需要,通常粗碎设置于井下,矿石经过井下粗破碎后,控制产品粒度≤300mm,然后经箕斗提升或胶带运输至地表,其中箕斗提升为主要方式。通常为了保证箕斗提升设备维护和维修的需要,在箕斗提升矿石的井口设置缓冲矿仓。然后矿石经带式输送机或车辆运输至中碎前缓冲矿仓进行中碎作业。当前配置是在提升矿井和中碎前均设置了缓冲矿仓,这对调节采选的作业有一点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两个缓冲矿仓导致建设成本增加;(2)两个缓冲矿仓内还需要给料设备、带式输送机,增加设备投资和生产管理环节,导致运行成本相对较高;(3)特别在寒冷地区,由于提升矿井井口的缓冲矿仓四面均与外界接触,在建筑保温设施配套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该缓冲矿仓结冰,形成堵塞,影响选矿厂供矿;(4)粗碎的矿石较大,使得带式输送机的倾角受限,需充分考虑地形高差或增大两个建筑之间的距离来保证矿石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的井下开采矿石与选矿厂常规破碎或高压辊磨新工艺流程之间的衔接问题,本申请将提升矿井缓冲矿仓取消,只保留选矿厂缓冲矿仓,一方面减少矿仓数量,减少场地使用面积,减少矿石转运流程;另一方面在寒冷地区的选矿厂缓冲矿仓,其对外面减少,通过中细碎厂房采暖能够更好的提供保温,解决矿仓结冰和堵塞问题。该实用新型的实施能够更便于生产,节省投资,降低成本。

2、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选矿厂矿仓布置结构,包括:

4、提升矿井,其底端设置在粗碎破碎机的输出端,在所述提升矿井内设置有提升系统,

5、选矿厂缓冲矿仓,与提升矿井贴建,

6、卸料溜槽,所述卸料溜槽连接于提升矿井内的设定高度处与选矿厂缓冲矿仓之间,且所述设定高度处比所述选矿厂缓冲矿仓的高度高,

7、所述提升系统将粗碎矿石提升至设定高度处,然后由卸料溜槽将粗碎矿石卸至选矿厂缓冲矿仓内。

8、可选地,所述提升系统是提升箕斗。

9、可选地,所述选矿厂缓冲矿仓是中碎厂房缓冲矿仓。

10、可选地,在选矿厂缓冲矿仓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运输皮带,以将从选矿厂缓冲矿仓出来的矿石运输到破碎厂房内。

11、可选地,所述贴建是指选矿厂缓冲矿仓与提升矿井之间有一个结构缝的宽度。

12、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将提升矿井缓冲矿仓取消,将选矿厂与提升矿井贴建,只保留选矿厂缓冲矿仓,可以减少缓冲矿仓基建作业,节省场地,同时节省了缓冲矿仓的附属设备,例如:保温、除尘、矿仓清理等设备。

14、(2)仅采用选矿厂缓冲矿仓,利用卸料溜槽,可以直接将矿石通过提升箕斗提升至高于选矿厂缓冲矿仓进行卸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以往的两个缓冲矿仓高差的限制,也就避免了以往的缓冲矿仓之间的矿石输送流程的复杂程度。

15、(3)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设置在井口的缓冲矿仓出现矿石结冰(寒冷地区)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选矿厂矿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厂矿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系统是提升箕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厂矿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矿厂缓冲矿仓是中碎厂房缓冲矿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厂矿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选矿厂缓冲矿仓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运输皮带,以将从选矿厂缓冲矿仓出来的矿石运输到破碎厂房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厂矿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建是指选矿厂缓冲矿仓与提升矿井之间有一个结构缝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选矿厂矿仓布置结构,包括:提升矿井,其底端设置在粗碎破碎机的输出端,在所述提升矿井内设置有提升系统,选矿厂缓冲矿仓,与提升矿井贴建,卸料溜槽,所述卸料溜槽连接于提升矿井内的设定高度处与选矿厂缓冲矿仓之间,且所述设定高度处比所述选矿厂缓冲矿仓的高度高,所述提升系统将粗碎矿石提升至设定高度处,然后由卸料溜槽将粗碎矿石卸至选矿厂缓冲矿仓内。本申请将提升矿井缓冲矿仓取消,将选矿厂与提升矿井贴建,只保留选矿厂缓冲矿仓,减少了以往的两个缓冲矿仓高差的限制,也就避免了以往的缓冲矿仓之间的矿石输送流程的复杂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昆,何荣权,梅志,陈名洁,罗良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