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末端引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81177发布日期:2023-10-21 16:5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末端引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滑轨,具体涉及一种末端引导结构。


背景技术:

1、吊挂系统中的下行滑轨通过搭载的驱动臂限制载具的下滑,滑轨设置凹槽,驱动臂则对应凹槽设置推动杆,推动杆在凹槽内运行,逐个推动搭挂在滑轨上的弯钩下行,对连续下行的载具形成分隔效果。

2、但在生产线的运行过程中,载具下行时,载具的弯钩会挂载至滑轨的凹槽内,最后停滞于滑轨的末端,阻挡后续的载具下行,造成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在滑轨凹槽的末端开设引导缺口,使挂载至凹槽内的弯钩可以继续下滑,与正常运行的载具无异。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应用于下行的滑轨,所述滑轨沿走向开设有凹槽,包括开设于所述滑轨的下行末端的所述凹槽内侧的引导缺口,所述引导缺口将所述凹槽与所述滑轨内侧的滑行空间连通,使得挂载至所述凹槽内的弯钩在下行至所述滑轨的下行末端时,能够沿所述引导缺口滑出所述凹槽并继续下行。

3、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内侧设置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与所述滑轨之间预留有所述滑行空间,以供载具的弯钩滑行。

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臂包括驱动链、护板,所述护板呈半包围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滑轨的内侧,所述护板与所述滑轨之间预留有所述滑行空间,所述护板的上部悬置于所述滑轨的正上方用以固定安装所述驱动链。

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链上搭载有循环运行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前端能够插入所述凹槽内沿所述滑轨运行,将下滑至所述滑轨上的所述载具分隔限位。

6、进一步的,所述引导缺口顺着所述滑轨的下行方向倾斜开设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所述引导缺口的深度至少与所述凹槽的深度平齐,使得所述弯钩能够顺利滑出所述凹槽。

7、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在所述引导缺口处开设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由外侧朝向所述凹槽内倾斜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下行末端设置有对接部与对接轨对接,所述对接部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对接轨的上表面。

9、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的内侧与所述对接轨的内侧之间存在落差或平滑对接,使得所述滑轨上的载具能够顺利下滑。

10、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不开设所述凹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引导缺口开设于所述对接部前方并形成倾斜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的末尾处光滑处理。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在滑轨的末端开设引导缺口,将封闭的凹槽与滑轨内侧的滑行空间连通,引导缺口的开设方向为顺位倾斜,沿下行的方向倾斜,可使挂载至凹槽内的载具继续下行,无需人工操作即可避免卡死现象。

14、同时,引导缺口的存在还可对正常下行的载具起到缓冲作用,降低载具下行时的冲击力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应用于下行的滑轨(1),所述滑轨(1)沿走向开设有凹槽(11),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所述滑轨(1)的下行末端的所述凹槽(11)内侧的引导缺口(2),所述引导缺口(2)将所述凹槽(11)与所述滑轨(1)内侧的滑行空间连通,使得挂载至所述凹槽(11)内的弯钩在下行至所述滑轨(1)的下行末端时,能够沿所述引导缺口(2)滑出所述凹槽(11)并继续下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的内侧设置有驱动臂(5),所述驱动臂(5)与所述滑轨(1)之间预留有所述滑行空间,以供载具(4)的弯钩滑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5)包括驱动链(6)、护板(7),所述护板(7)呈半包围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滑轨(1)的内侧,所述护板(7)与所述滑轨(1)之间预留有所述滑行空间,所述护板(7)的上部悬置于所述滑轨(1)的正上方用以固定安装所述驱动链(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链(6)上搭载有循环运行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前端能够插入所述凹槽(11)内沿所述滑轨(1)运行,将下滑至所述滑轨(1)上的所述载具(4)分隔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缺口(2)顺着所述滑轨(1)的下行方向倾斜开设于所述凹槽(11)的内侧壁;所述引导缺口(2)的深度至少与所述凹槽(11)的深度平齐,使得所述弯钩能够顺利滑出所述凹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内侧壁在所述引导缺口(2)处开设有引导斜面(21),所述引导斜面(21)由外侧朝向所述凹槽(11)内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的下行末端设置有对接部(13)与对接轨(3)对接,所述对接部(13)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对接轨(3)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13)的内侧与所述对接轨(3)的内侧之间存在落差或平滑对接,使得所述滑轨(1)上的载具(4)能够顺利下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13)不开设所述凹槽(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末端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缺口(2)开设于所述对接部(13)前方并形成倾斜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的末尾处光滑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引导结构,应用于下行的滑轨,所述滑轨沿走向开设有凹槽,包括开设于所述滑轨的下行末端的所述凹槽内侧的引导缺口,所述引导缺口将所述凹槽与所述滑轨内侧的滑行空间连通,使得挂载至所述凹槽内的弯钩在下行至所述滑轨的下行末端时,能够沿所述引导缺口滑出所述凹槽并继续下行。

技术研发人员:翁端文,褚如昶,吕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衣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