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6150发布日期:2023-09-21 03:2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的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1、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

2、中国授权的公开号为cn214499239u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保护装置,通过通风槽的作用便于发动机机体的散热,通过二号弹簧的作用可控制手柄和插杆的移动,通过插杆和插槽的配合,可对密封盖起到支撑作用,但是在运输发动机的过程中会出现运输车发生急刹的情况,这时发动机会收惯性向前运动,从而导致该专利的移动块与壳体相撞,进而发出噪音,甚至导致壳体被撞坏,同时该专利在安装密封盖时,需要先将手柄向外拉动,并要时刻保持住,从而导致安装密封盖时较为费时费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中国授权的公开号为cn214499239u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保护装置,在运输发动机的过程中会出现运输车发生急刹的情况,这时发动机会收惯性向前运动,从而导致该专利的移动块与壳体相撞,进而发出噪音,甚至导致壳体被撞坏的问题,同时该专利在安装密封盖时,需要先将手柄向外拉动,并要时刻保持住,从而导致安装密封盖时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包括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的表面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与软垫位置相对,所述缓冲柱与壳体的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卡接固定有发动机本体,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设置有方块,所述方块的一侧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的表面设置有环形滑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环形滑块与滑柱滑动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顶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均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活动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一侧开设有插孔。

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位于壳体的侧壁内。

7、进一步地,所述圆筒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圆筒的内部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与插孔插接。

8、进一步地,所述插柱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插柱的一端设置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与圆筒活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柱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滑块,所述转动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柱的一端设置有扭动件,所述扭动件与按压柱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板的一侧设置软垫、第四弹簧,以及在与弹簧相对位置的壳体内壁设置有缓冲柱,当运输车辆发生急刹时,壳体内部的发动机本体会因惯性向前移动,这时与发动机卡接的移动板也会向前移动,进而会撞击壳体,但通过第四弹簧对其降低了冲击力,又通过缓冲柱与软垫的撞击避免了移动板与壳体相撞。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扭动件将插柱插入箱盖两侧的插孔内,然后转动扭动件,时转动滑块卡在滑槽的一侧,进而放置了插柱会弹出,通过使用固定结构来固定箱盖,方便了箱盖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该专利的实用性。

14、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板(25),所述移动板(25)的一侧设置有软垫(22),所述软垫(22)的表面设置有第四弹簧(20),所述第四弹簧(20)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柱(21),所述缓冲柱(21)与软垫(22)位置相对,所述缓冲柱(21)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5)的顶部卡接固定有发动机本体(5),所述移动板(2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0)和第二固定件(23),所述第二弹簧(10)的底部设置有方块(6),所述方块(6)的一侧设置有滑柱(7),所述滑柱(7)的表面设置有环形滑块(8)和第一弹簧(9),所述环形滑块(8)与滑柱(7)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块(8)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11),所述第一固定件(11)的顶部设置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均与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23)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开设有通风孔(3),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箱盖(2),所述箱盖(2)的一侧开设有插孔(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结构(4),所述固定结构(4)设置有圆筒(17),所述圆筒(17)位于壳体(1)的侧壁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7)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8),所述圆筒(17)的内部设置有插柱(15),所述插柱(15)与插孔(24)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15)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弹簧(16),所述插柱(15)的一端设置有按压柱(14),所述按压柱(14)与圆筒(17)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柱(14)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滑块(19),所述转动滑块(19)与滑槽(18)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柱(14)的一端设置有扭动件(13),所述扭动件(13)与按压柱(14)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组的保护机构,涉及汽车发动机的保护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壳体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软垫,软垫的表面设置设置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缓冲柱,缓冲柱与软垫位置相对。本技术通过在移动板的一侧设置软垫、第四弹簧,以及在与弹簧相对位置的壳体内壁设置有缓冲柱,当运输车辆发生急刹时,壳体内部的发动机本体会因惯性向前移动,这时与发动机卡接的移动板也会向前移动,进而会撞击壳体,但通过第四弹簧对其降低了冲击力,又通过缓冲柱与软垫的撞击避免了移动板与壳体相撞。

技术研发人员:锁东强,刘青,锁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云柴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