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2947发布日期:2023-10-25 20:2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纱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清纱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清纱机。


背景技术:

1、在纺织类生产厂家,一般会用到清纱机,以清除掉纱筒上残留的料尾根线。现有技术中,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55453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清纱机,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固定台(a);第一挡板(b),所述第一挡板(b)竖向设置在所述固定台(a)上,其上设有供纱筒(c)通过的通孔(d);第二挡板(e),所述第二挡板(e)竖向设置在所述固定台(a)上并与所述第一挡板(b)平行;所述第二挡板(e)与所述第一挡板(b)之间形成纱筒置放空间;所述第二挡板(e)上对应所述纱筒置放空间设有通孔;送料气缸(f),所述送料气缸(f)固定在所述固定台(a)上;送料架(g),所述送料架(g)的一端与所述送料气缸(f)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纱筒置放空间中作往复运动;所述送料架(m)上设有纱筒承托部,对应所述纱筒置放空间设置在所述固定台(a)上,用以将纱筒送入所述纱筒置放空间;冲筒(h)和冲筒气缸(k),所述冲筒气缸(k)设置在第二挡板(e)外侧的固定台(a)上,且其活塞杆端与所述冲筒(c)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固定台(a)上在纱筒置放空间内设有通过孔(n),通过孔(n)下方设有根线收集箱(p),固定台(a)靠近第一挡板(b)的外侧设有纱筒收集箱(z)。

2、现有技术中类似上述技术方案的清纱机,通过送料气缸和送料架将纱筒推入到纱筒置放空间,然后再通过冲筒气缸,将纱筒从第一通孔推到第一挡板外侧,纱筒在经过与其直径相等的第一通孔后,纱筒上残留的根线尾料会被第一挡板挡住从而从纱筒上脱落下来,以达到清除纱筒上根线尾料的目的。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因为送料架的承托部为平板,送料气缸在将纱筒推进纱筒置放空间的过程中,纱筒易在送料架的承托部上滚动或移动,另外本装置无其它定位校准装置,因此很难保证纱筒与第一挡板上的第一通孔完全同轴对准,而纱筒与第一通孔稍有偏差,则冲筒气缸即无法顺利将纱筒推进第一挡板上的第一通孔内,则无法完成正常的纱筒的清纱,影响工作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纱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清纱机因为送料架的承托部为平板,送料气缸在将纱筒推进纱筒置放空间的过程中,纱筒易在送料架的承托部上滚动或移动,另外本装置无其它定位校准装置,因此很难保证纱筒与第一挡板上的第一通孔完全同轴对准,而纱筒与第一通孔稍有偏差,则冲筒气缸即无法顺利将纱筒推进第一挡板上的第一通孔内,则无法完成正常的纱筒的清纱,影响工作进程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纱机,包括固定台,固定台上设有通过孔,通过孔的下方设有根线收集箱,固定台左侧设有纱筒收集箱,固定台上在通过孔的左右两侧平行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对应的设有通孔,第二挡板右侧设有与纱筒直径相同的冲筒和与冲筒连接的冲筒气缸,固定台后侧设有送料槽,送料槽的出口下方设有送料架,送料架与送料气缸连接;所述的送料架包括前端的凹弧板和后端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与送料气缸连接,所述的通孔的轴线与凹弧板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通孔内设有一圈橡胶环,所述的通孔的直径、凹弧板的内径、纱筒的外径和橡胶环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的送料槽为矩形筒槽,送料槽的底部出口与凹弧板内壁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纱筒的外径,送料槽内后侧设有一个能将位于其内最底部的纱筒夹住的支撑夹件。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夹件包括设置在送料槽后侧壁上的夹紧气缸和与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夹紧片。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夹紧片的截面形状为与纱筒外圆周相匹配的弧形。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送料槽由透明材料制作。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凹弧板的内径比纱筒的外径大2~5mm。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通孔的直径比凹弧板的内径大2~5mm。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纱筒的外径比橡胶环的内径大2~5mm。

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10、1.通过将送料架设置为凹弧板和连接板的结构,在送料时,凹弧板由送料气缸带动到送料槽内纱筒的正下方,送料槽内的支撑夹件松开然后再夹紧,从而向下送出一个纱筒,该纱筒正好落到送料槽内,然后凹弧板在送料气缸的带动下向前移动,直至凹弧板的轴线正好与通孔的轴线重合后停止,在此过程中,因为凹弧板的弧形结构,避免纱筒在凹弧板内移位,且此时,因为通孔的直径大于凹弧板的内径,且大于纱筒的外径,则在通孔的径向投影面上,纱筒的外圆周完全处于通孔内,避免因制作误差或纱筒的微量偏移造成的纱筒无法通过通孔的问题;然后冲筒气缸推动冲筒向左移动,直至将纱筒穿过第一挡板上的通孔推到纱筒收集箱内,在纱筒穿过通孔的过程中,纱筒上的残留根线被橡胶环挡住脱下到冲筒上,然后冲筒在冲筒气缸的带动下向右移动,并最终将其上的根线通过第二挡板上的橡胶环挡下,最终从冲筒上脱下的根线穿过通过孔并掉落到根线收集箱内,上述通过将送料槽设置为凹弧板的结构,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平板结构,其纱筒随意滚动移位,造成纱筒无法与通孔对准,从而无法从通孔通过的问题,另外,在通孔内设有一圈橡胶环,且所述的通孔的直径、凹弧板的内径、纱筒的外径和橡胶环的内径依次减小,与现有技术中的将通孔直径设置为与纱筒直径相等的结构相比,可以避免或弥补因为制作误差或纱筒的微量移位造成的纱筒无法从通孔通过的问题,保证了清纱工作的顺利进行。

11、2.通过将支撑夹件设置为夹紧气缸和夹紧片的结构,夹紧气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带动夹紧片前后移动,从而可以将纱筒夹紧或松开,结构简单,另外,夹紧片的弧形结构,能够更好的与纱筒贴合,提高夹紧程度。

12、3.通过将送料槽由透明材料制作,方便观察送料槽内纱筒的情况,便于及时补充纱筒。



技术特征:

1.一种清纱机,包括固定台,固定台上设有通过孔,通过孔的下方设有根线收集箱,固定台左侧设有纱筒收集箱,固定台上在通过孔的左右两侧平行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对应的设有通孔,第二挡板右侧设有与纱筒直径相同的冲筒和与冲筒连接的冲筒气缸,固定台后侧设有送料槽,送料槽的出口下方设有送料架,送料架与送料气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架包括前端的凹弧板和后端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与送料气缸连接,所述的通孔的轴线与凹弧板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通孔内设有一圈橡胶环,所述的通孔的直径、凹弧板的内径、纱筒的外径和橡胶环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的送料槽为矩形筒槽,送料槽的底部出口与凹弧板内壁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纱筒的外径,送料槽内后侧设有一个能将位于其内最底部的纱筒夹住的支撑夹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夹件包括设置在送料槽后侧壁上的夹紧气缸和与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夹紧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片的截面形状为与纱筒外圆周相匹配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槽由透明材料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弧板的内径比纱筒的外径大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的直径比凹弧板的内径大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筒的外径比橡胶环的内径大2~5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清纱机,包括固定台,固定台上设有通过孔和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孔下方设根线收集箱,固定台左侧设纱筒收集箱,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对应设通孔,通孔内设有一圈橡胶环,第二挡板右侧设冲筒和与冲筒连接的冲筒气缸,固定台后侧设有送料槽,送料槽的出口下方设与送料气缸连接的送料架;送料架包括前端的凹弧板和后端的连接板,通孔的直径、凹弧板的内径、纱筒的外径和橡胶环的内径依次减小;送料槽内后侧设有一个能将位于其内最底部的纱筒夹住的支撑夹件;通过设凹弧板,避免纱筒随意滚动移位,保证纱筒与通孔对准,在通孔内设橡胶环,可以避免因制作误差或纱筒的微量移位造成纱筒无法从通孔通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玉,徐殿芳,李召怀,罗佃岭,李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龙茂源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