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3859发布日期:2023-08-06 00:3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船舶建造,尤其涉及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1、球扁钢是一种主要应用于造船和造桥领域的中型材,其中船用球扁钢是造船用辅助中型材,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球扁钢是使用最多的零件。近年来随着造船业的迅猛发展,船用球扁钢需求旺盛。一般较大的船只和正规的船舶在设计时主船体大多选用船用球扁钢,采用与相连板材相同厚度与材质的球扁钢作骨材(也称筋骨或龙骨);在邮轮甲板上常具有球扁钢。但是球扁钢吊运至其大致位置时一般都是倒下状态,靠人工将其扶正并且准确定位,费时费力,且对操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它包括撬板和撬杆,所述撬板与球扁钢卡接,所述撬杆与撬板插接;所述撬板上设有扁钢卡口,用于卡固球扁钢,所述球扁钢的顶部设有球头,所述扁钢卡口包括仿球头状上部和长条状下部,所述扁钢卡口的仿球头状上部设置在撬板的中部,所述仿球头状上部与球头形状匹配;所述撬板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插接口,插接口的下方设有相应的连接孔;所述撬杆包括长条状杆体,所述杆体的底端设有卡槽,用于与撬板插接,所述卡槽的外壁设有螺栓孔,卡槽插入插接口,通过螺栓孔对准连接孔后拧入螺栓固定。

4、进一步地,所述撬板的顶端设有三个均布的第一插接口、第二插接口和第三插接口,所述第二插接口设置在撬板顶端的中心,所述第一插接口和第三插接口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插接口的左右两侧。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之间的角度为30~70°。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口的下方设有相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插接口的下方设有相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插接口的下方设有相应的第三连接孔。

7、进一步地,所述撬板的正面或背面设有一个攻丝固定块,所述攻丝固定块设置在扁钢卡口的一侧,通过拧入螺栓夹紧球扁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能扶正和移动球扁钢,推、拉、提等动作都能轻松完成,节省人力的同时增强了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船舶装配施工周期,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撬板(1)和撬杆(2),所述撬板(1)与球扁钢(3)卡接,所述撬杆(2)与撬板(1)插接;所述撬板(1)上设有扁钢卡口(11),用于卡固球扁钢(3),所述球扁钢(3)的顶部设有球头(31),所述扁钢卡口(11)包括仿球头状上部和长条状下部,所述扁钢卡口(11)的仿球头状上部设置在撬板(1)的中部,所述仿球头状上部与球头(31)形状匹配;所述撬板(1)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插接口,插接口的下方设有相应的连接孔;所述撬杆(2)包括长条状杆体,所述杆体的底端设有卡槽(21),用于与撬板(1)插接,所述卡槽(21)的外壁设有螺栓孔(22),卡槽(21)插入插接口,通过螺栓孔(22)对准连接孔后拧入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撬板(1)的顶端设有三个均布的第一插接口(12)、第二插接口(14)和第三插接口(16),所述第二插接口(14)设置在撬板(1)顶端的中心,所述第一插接口(12)和第三插接口(16)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插接口(14)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口(12)和第二插接口(14)之间的角度为30~7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口(12)的下方设有相应的第一连接孔(13),所述第二插接口(14)的下方设有相应的第二连接孔(15),所述第三插接口(16)的下方设有相应的第三连接孔(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撬板(1)的正面或背面设有一个攻丝固定块(4),所述攻丝固定块(4)设置在扁钢卡口(11)的一侧,通过拧入螺栓夹紧球扁钢(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球扁钢撬动扶正装置,它包括撬板和撬杆,所述撬板与球扁钢卡接,所述撬杆与撬板插接;所述撬板上设有扁钢卡口,用于卡固球扁钢,所述球扁钢的顶部设有球头,所述扁钢卡口包括仿球头状上部和长条状下部,所述扁钢卡口的仿球头状上部设置在撬板的中部,所述仿球头状上部与球头形状匹配;所述撬板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插接口,插接口的下方设有相应的连接孔;所述撬杆包括长条状杆体,所述杆体的底端设有卡槽,用于与撬板插接。本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范守雷,顾震,潘燕华,张金钢,李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